上海杨浦置地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93
摘要: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行业发展,都给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施工中存在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问题,为了实现长久发展,行业要发展必须践行生态发展观,加快产业升级。为此,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明确要求在项目初步设计中纳入水土保持方案,工程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水土流失防治的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在项目投运或试行前按要求做好水土保持设施的竣工验收工作,从而实现绿色生态建设,大力推动城市绿色经济发展。本文新政策及新时代发展需要,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应用与监管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水土保持措施;应用与监管
引言:
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方面都在逐步完善,绿色环保理念与建设相结合,各种海绵城市建设、绿色建筑发展等生态理念不断融入建设领域中,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生活需求。这一改变,对项目的前期规划、施工监管、后期管理有了更加规范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建设领域从业人员,怎样将水土保持措施充分应用于建设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减少因项目开发而造成项目周边环境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现象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我们需研究的一道新课题。
1 建筑工程施工中水土保持措施应用的重要意义
1.1 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应用,能够降低对项目建设区域水土流失的面积,有效控制土壤的流失量,使周边植被能够得到进一步恢复,降低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能够预防施工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降低由于建筑施工产生的土壤流失,防止水土流失产生的更大的破坏作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1.2 提升生态效益
水土保持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并且对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重大意义。其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可改善地表径流,改善项目区和下游水环境,改善土壤内部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同时可一定程度的改善项目区地表温度和湿度,改善环岛效应带来的影响,并且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通过各类水土保持措施的运用,增强了各类开挖面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量,使下泄泥沙显著减少,降低水土问题对建筑物的影响,保护土地资源,避免对河道及其水质的不良影响,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3 加大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应用,针对责任范围内的水土问题能够起到良好的控制和防治效果,扰动的原地貌得以恢复,减少了对周围社区产生的施工扬尘影响,便于主体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被破坏的自然景观,并将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2 水土保持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 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可通过场地平整、回填土、排水工程建设、硬质场地透水铺装等措施应用于项目的排水工程、土石方工程、绿化工程中。
2.1.1 绿化工程
在实施项目绿化工程前,先进行场地平整,绿化区的场地平整可以使雨、污水处于可控状态,能有效的控制雨、污水对地面的冲刷程度,具有较好的保水保土效果。同时,做好项目场内绿化区域的表土回填。
2.1.2 排水工程
在建设项目道路广场及绿化范围内布置雨水排水管,将雨水口布置于内部道路上,并同雨水井相连,用以收集场内雨水,最终使雨水由雨水管排入项目周边的市政雨水管网,还要将雨水集中流入蓄水池,经过处理后可用于灌溉、养护等方面。现场产生大量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中,坚决不能随意排放到河流湖泊或周边空旷地区,以免对植被、河流等造成污染。因此,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排水工程,借助一系列的排水设施及排水措施,尽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借助集蓄净化各类设施,增强雨水回收利用,还可以防止对土壤产生的冲刷破坏作用。
2.1.3 硬质场地透水铺装
为符合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求,防治因大面积硬化导致土地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免受雨水冲蚀,在建设项目的道路广场区域可设置透水砖,既能保证雨天不积水,也能补充地下水、浇灌植被,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1]。
2.2 植物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可以通过在项目内建设共享绿化走廊、组团绿地等方式应用于项目施工中,绿化品种建议立足于本地区的品种,以便于后期栽种及日常养护。绿化工程的建设有利于场内植物的恢复,减轻水土流失,具有较好水土保持效果[2]。
2.3 临时措施
施工前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找准位置设置临时排水沟(见图1)、集水井及沉砂池(见图2),以减少现场施工范围内的积水和渗水情况,并采取截水沟的方式,以满足该区域周边道路雨水汇集时能有效排出,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杜绝发生汛期内涝和积水危害。此外,在前期施工期间,应在基坑边坡采取密目网覆盖裸露地表,以降低扬尘污染,造成水土流失。
图1 砖砌排水沟平面图(单位cm)
图2 砖砌沉砂池平面图(单位cm)
3 水土保持的施工要求
水土保持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要求实施作业,满足施工进度要求的同时,积极深入落实水土保持工作,坚决杜绝建筑施工用地范围内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加大对周边植被的保护。根据工程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车辆运输路线,避免对不必要的区域地表产生扰动,影响周围植被、农作物生长。与此同时,还要加大施工场地的排水建设,针对临时建设的排水设施及相关设备要及时维护,提高利用率,防止现场出现过多积水。运用植物措施阶段,要重点关注施工工序是否有误,如存在问题要及时整改。还要实施日常管养,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发挥其实际作用。在建筑施工过程经常要运输回填土、建筑材料等物资,要加强对运输过程的管控,尽量降低对土壤植被的影响。并在车辆上加盖覆盖物,防止扬尘污染。工程运土车严格按规范运输[3]。
4 水土保持的监测与管理
4.1 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
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主要是为了更进一步的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周边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和预防,通过实时监测可以发挥监测优势,有利于建筑施工中环境保护的落实,准确掌握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不断的调整和改进水土保持方案,降低由于工程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并通过监测,对重大隐患能够及时预警,以便发现和解决水土灾害,保护建筑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
4.2 水土保持的管理措施
水土保持管理是加大工程建设区域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遏制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水土保持在工程施工期间管理措施主要为: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保持畅通联系,确保水土保持设施的正常建设,最大限度降低由于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植被破坏。同时,要增加施工阶段检查次数,要掌握施工期间周边区域环境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防护处理。此外,还要加大对档案资料的整编和保存,为后续工程实施提供资料。
5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工作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和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方面工艺技术、管理水平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下,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导致建设周边区域植被破坏严重,从而产生水土流失问题,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解决和降低水土流失问题,在施工中必须加大对周边环境的监测,同时有效落实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强化水土保持施工管理,以降低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影响。还须充分利用平面、空间和时间,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减少一次性扰动地表的时间,通过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法,达到有效防治施工区域内水土流失现象。在施工中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应用,能够有效遏制住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保护自然环境,进一步为我国建筑事业生态文明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光宇.浅析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研究,2014.
[2]江文龙.浅谈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3]姜德文.开发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任务与要点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