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月第3期   作者:李斌玲
[导读] 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从自身的环境监测管理经验出发

         摘要: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从自身的环境监测管理经验出发,在分析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多角度探讨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对策,希望对于今后全方位保障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控制对策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环境监测则是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于开展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对有效提升环保工作、环境质量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也是维护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1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
1.1  监测人员
         对于广大环境监测人员来说,则应严格要求持证上岗,只有具备准许证件才能在具体监测项目中进行相应仪器设备的操作,并结合监测程序来开展作业活动,还应保障在一定时间内顺利完成监测报告。如果没有相应的许可证件,相应的环境监测数据及报告则为无效。
1.2  监测过程
         具体的环境监测中,监测过程则是对于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首先,工作人员则应从实际出发确定监测项目中的关键环节,并从而开展有效的质量监督活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样品处理等方面的影响,这就要求监测人员应该从整体掌握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其次,从实际出发来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具体来说,涉及到接收样品、检测、报送结果等内容。
1.3  仪器设备
         在开展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过程中,则应保障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整体质量,以保障能实现准确测量数据。在应用监测仪器设备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相关数据的对比以及校准工作。要求广大质量控制人员则应从质量管理体系出发,全方位监督环境监测仪器的有效性,能有效判断仪器设备校准后的修正情况,从而以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1.4  标准物质
         一般来说,环境监测结果还受到标准物质的影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则保障有证标准物质符合存储环境的要求,要求在有效期内使用,避免出现损坏标准物质的情况,以便符合实际的环境监测要求。
1.5  监测方法
         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则首先考虑满足的国家环境监测标准的监测方法,如果不属于则选择利用行业标准来实现。应明确相应的分析以及操作的规范性,结合监测项目实际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考虑到环境样品状态,合理化确定检测方式。如果出现分析方法的变更,则应要求工作人员及时更新监测方法。
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对策
2.1  重视实验室建设
         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中,环境监测站则应有效分析测试不同的环境样品,这也是基本的能力要求。实验室的人力资源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队伍,则会造成实验室难以有效开展必要的分析及测试工作。在开展实验室的分析测量环节,还应重视结合的监测任务要求来配置足够的仪器设备,以保障顺利完成分析测试的任务。同时,还应从各个方面重视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的配置,以保障提供更加准确的分析测试结果。


2.2  开展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
         计量认证则是能够给予社会出具相应的数据证明,则应保障能够依法办事,体现出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在进行计量法的相关规范要求下,要求计量认证的工作人则应重视相应的测量业务考核培训工作,要求监测分析工作必须持证上岗,以保障监测分析的准确有效性。另外,对于实验室所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分析,应保障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定期检验,确保能够进行专业化的校准工作,只有保障通过计量认证的器具方可以在实验室内使用。正是通过上述的有效措施,才能保障更加合理且规范来管理环境监测实验室人员及设备,以保障监测数据的精确性要求。
2.3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应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涉及到设备、人员等相关制度方面的内容,以便能有效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有效更好地推动质量控制各方面工作,实现质量控制的程序化、规范化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才有利于本单位的工作效率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实现更加规范的工作流程,更好地实现标准方法实施分析测试工作落实到位,从而保障更加可靠的环境监测工作。同时,针对测量结果存在错误的情况下,则应从质量体系出发,据此进行必要的改正,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2.4  开展全过程质量控制
         (1)监测采样。监测采样则是监测工作中的基础内容,只有保障准确化开展采样工作,才能有效提升分析测试的整体准确度。在具体的采样工作实践中,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以便有效预防此环节的错误问题:一是,采样前,结合监测项目的要求准备好相关的采样设备,重视相关的采样器具的准备、清洗以及校准等方面的工作;二是,采样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的环境因素、现场监测条件以及国家规定要求,合理化进行布设相应的监测点位,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样品信息,这样才能保障数据的代表性要求。
         (2)样品运输与交接。环境样品有着一定的保存条件以及时间方面的要求,在进行样品采集工作之后,则应马上进行送往相应的实验室,开展一系列的分析测试工作,避免超出样品的有效期,而造成测定结果的不准确。在进行具体的运输过程中,则应分离存放相关样品,避免出现交叉污染问题。另外,避免出现样品标识混淆的问题,杜绝样品的丢失,重视落实好样品交接的相关工作,并能注意进行核对相应的采样记录内容。
         (3)样品分析。结合不同的样品基质情况,则应充分考虑到相应不同标准方式以及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结合实际需求重视质量控制方法的逐步完善,以便能更好地满足样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对于质量控制措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可以增加人员对比、空白加标、实验室空白、全程序空白、样品平行以及不同方法对比等内容。环境监测工作则是在实验室中开展样品测试分析工作,因此,应该加强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以便有效实现环境监测的质量要求。
3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进行环境监测的实践工作中,环境监测站则应从监测项目整体出发,加强构建高水平的质量控制体系,重视人员的配置工作,以保障监测项目的可靠、稳定的运行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存在着监测环境质量的偏离情况,则应快速有效实现识别,并能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当发现监测项目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则应马上进行调整处理,明确不符合的因素内容,有效提供必要的改进对策。在整个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从细节出发,全方位突出环境监测管理中的精细化特点,方可有助于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慧琴. 大气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研究[J].  中国科技投资, 2019年34期.
[2] 凌雪峰.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探析[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1期.
[3] 刘冬云, 唐代洲. 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途径[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