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食品安全检测的中,诸多的食品检测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化学技术的进行检测的优势最为明显,并受到检测人员的青睐。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化学检测技术不断完善,在技术应用中,科研人员也加大了研发创新力度,检测范围明显拓宽,检测效率有所提高,检测更为准确。可以看出,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将会发挥出更加高水准的作用,为我国食品安全把关。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化学检测技术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升高,对于日常入口的食物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也逐年增多,近年来也食品安全问题也频频被媒体披露出来,兽药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农残超标等等,这也将长期以来食品检测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和滞后性等问题逐步凸显了出来。现如今,在我国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中,还有一种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食品中使用有潜在危害但国家又还未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使用要求的化学试剂的问题。
1 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1.1随意使用食品添加剂
在一定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对食物色香味的需求,又能够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且不会损害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量。但是总有不法商家为获取到更高的经济利益,罔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随意添加非法添加剂或超范围使用合法添加剂,导致这些添加剂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严重的损害,这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且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着实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1.2农药残留过多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有悠久的农耕文明,虽然土地面积较大,但人口也较多,农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农民为了防止农作物受到病虫害的影响,提高农作物产量,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农作物长期受到农药的影响,残留了较多的化学物质。虽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严格控制农药的应用,但农药在土壤中降解也需要时间,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期最长,可达数年至20~30年之久,所以对待对待农药残留问题依旧保持警惕。
1.3兽药残留
兽药中含有大量的抗生素,而抗生素摄入过量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通常情况下,食品中含有的抗生素成分相对较少,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威胁,但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堆积,则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并引发过敏、变态反应,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此外,不良现象的出现还受遗传、药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过敏及变态反应现象不断加剧,逐步破坏人体原有机能,目前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抗生素以青霉素为主。此外,链霉素、氯霉素等物质在人体中的过多堆积会导致贫血、耳聋等不良症状。处在妊娠期的女性,在过量抗生度堆积后,会使婴儿基因突变,增加出现畸形儿的概率,且抗生素的过多堆积也会对人体肠道产生破坏,使得肠道功能减退,机体失衡。
1.4微生物污染严重
微生物污染主要是指微生物和代谢产物对食物的污染。部分厂家卫生不满足食品生产的要求,食品在生产、加工、存储、销售的环节中会受到诸多微生物污染源的污染,当食物遭受到微生物污染后,食用者则可能出现呕吐等中毒症状,如患者症状十分严重,则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此,食品生产厂家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加大微生物污染防范力度。
2化学检测的技术的应用
2.1色谱检测法
色谱检测法可分为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其中在日常食品检测中气相法和液相法使用较多。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易挥发物质的物质,分析速度快。通常情况下,首先对需检测的食品进行前处理,将需要检测的物质提取到有机溶剂中(极少数为水溶剂),再将提取物吸取1~1.5mL到液相小瓶中,放置在检测的进样盘仪上,选择合适的检测器,检测方法,毛细色谱柱。
进样完毕后,根据样品的出峰情况对比标准物质的出峰情况来观察样品中是否含有我们怀疑的物质,对其进行定量。液体色谱法:适用性广,有着精密度高,样品易回收的优点。其操作流程气相检测十分相似,同样需要用色谱柱来分离不同的化学物质。但由于流动性是液体,进样后物质不需要被汽化,不会受到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特别适合于那些沸点高、极性强、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局限性更少。在食品检测方面,色谱检查多用于农药残留分析、香精香料分析、添加剂分析、脂肪酸甲酯分析等。但由于在检测过程中需用到专门的仪器以及标准物质,所以成本和操作要求都不低。
2.2光谱检测法
光谱检测法主要有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等。红外光谱法:各种物质的分子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的吸收是不同的,由此建立的红外吸收光谱适用性广泛,特征性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吸收紫外和可见光所产生的光谱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应用广泛,不仅可进行定量分析,还可利用进行定性分析和简单的结构分析,测定一些平衡常数、配合物配位比等;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分析中也能使用,对于常量、微量、多组分都可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选择性强,抗干扰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范围广,但不能同种元素同时进行分析。原子发射光谱法:检出限低,可同时检测一个样品内的多种元素,分析速度快且样品大多数不需要经过前处理即可进行分析检测。
2.3质谱检测法
质谱检测法是使样品中各组分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按质荷比的大小不同分开。不同于色谱法对定性分析的困难,质谱法可以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对于未知物质的检测十分有效,且准确都高,分析范围广,灵敏度高。按照质量分析器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四极杆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磁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和傅里叶变换质谱仪等。
3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分析化学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日常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为了确保化学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研究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国家标准选择检测方法。食品安全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且食品安全检测有较强的多样性,如果想迅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就需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对于相同的成分,检验方法不同时,最终的检测结果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检测工作中,工作人员务必根据实际选择最佳的检测方法,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提高检测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要重视检测前的准备工作,结合技术规范和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化学检测中,外部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检测人员务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外部因素对检测过程和结果的负面影响,检查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用到的器皿是否达到要求,检测时使用的仪器型号、仪器的精密度是否可满足检测要求。
在进行食品检测时除了注意检查检测方法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外,检测人员还应该利用网络,主动了解前沿的检测技术的应用,学习新的检测技术加以实践,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同时也可多参加比对实验,了解自身检测水平。
结束语
食品安全与国民的健康密不可分,在食品检测中发挥化学检测技术的作用,检查市场上的食品是否存在问题,确保民众购买的食品安全可靠是所有食品检测人员不断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冠群.食品安全检测中分析化学技术的应用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9(09):128.
[2]吕扬招,吴芳芳.浅析食品安全检测中分析化学技术的应用[J].现代食品,2019(05):185-186+191.
[3]康丽.食品安全检测中分析化学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食品,2019(05):8-10.
[4]王慧.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19(04):166-168.
[5]杨爽.分析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检验检疫学刊,2019,29(0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