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和提升,船舶运输行业由于自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人们的出行、航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船舶的稳定运输,扩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范围与形式,应当强化船舶设备的使用强度与时间,降低甚至杜绝船舶运输中的安全隐患,这便需要在船舶的日常检修和维护过程中加以重视,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比重。
关键词:船舶轮机;管理;措施
引言
在船舶中,轮机作为一种核心的构成部分,其会直接影响船舶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实际运行状态。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要确保轮机的各项参数均可以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以此保证船舶的正常运行,而这也就充分体现出船舶轮机管理与养护的重要意义,只有定期做好管理与养护工作,才可以保证船舶的使用期限,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及时做好维修与养护工作,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行。
1船舶动力装置的概念
1.1动力装置的组成
根据船舶动力装备的结构特点和系统作用,可以分为自动化设备、管路系统推进装置、防污设备以及甲板机械辅助装置,其中自动化设备又涵盖了自动调节设备、监视设备、遥控器材和打印机设备。推进装置主要由主机、传动设备推进器构成;管路系统主要构件涵盖过滤器,热交换器和阀件。辅助装置主要由船舶电站、液压泵、压缩空气辅助炉构成。
1.2船舶动力装置的性能
首先是可靠性,船舶的作用效率以及使用性能,会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寿命,所以说船舶动力可靠性装置是保证其运行的关键;其次是经济性,据有关统计显示,船舶中的动力装置费用会占到总费用的50%,因此为了提升船舶运营效率就需要确保动力装置的性能。通常来说,船舶动力装置的尺寸和重量大小与使用寿命存在反比例关系,出于提升船舶营运效益的考虑,通常会选择减少动力装置的尺寸和重量;再次是机动性,这主要体现在改变船舶自身运行的灵敏性,会直接影响到船舶航行的安全;最后是续航力,这一概念是指船舶在不补充燃油淡水等资源的前提下能够行使的最大航行距离和时间,而船舶动力装置是影响续航力的主要因素。
2加强船舶轮机管理有效措施
2.1使用“乔伊纳三角”的轮机管理模式
把轮机看作是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来进行管理,船舶轮机五部分相互独立但是又联系紧密,不能厚此薄彼。一旦出现故障,要立马准确定位到故障所在,利用整体管理来进行诊断和定位,并进一步保证船舶轮机的管理更加安全、合理、稳定、高效。同时要把机舱作为船舶轮机管理的核心,机舱是船舶用来放置动力系统的空间布置,机舱的合理与否决定着轮机管理的重要所在。另外,机舱的布置也决定着船舶造价成本的高低,但是,人作为管理机舱、管理轮机的主体,更需要小心谨慎,把安全、稳定、高效作为第一工作要义,保证高质量的完成本职工作。
2.2优化轮机管理与养护工作计划
对我国传统的船舶轮机管理与养护工作进行分析可知,当故障发生后进行维修,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而且事件的处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相关制度的科学性不足,很难落实与管理维修计划,存在比较大的随机性,无法正规化地完成管理与养护工作。所以,在社会与科技发展的今天,必须要对船舶轮机管理与养护工作计划进行优化,使其可以与现代化的船舶轮机技术相匹配。
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更加高效、先进的管理策略与管理手段,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与养护计划,将重点放在故障的预防方面,提高管理与养护工作的预见性,及时发现与预测潜在的问题,寻找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从而确保船舶运行的稳定性。
2.3建立现代管理模式
轮机管理模式应当与现代轮机整体情况相当,需要具有对整体、结构等多角度的制约功能。应当着眼于现代轮机系统,落实管理工作,通过解析轮机系统结构,探索适宜的管理方法。基于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的需要,应当对船舶轮机进行整体分析,并将各个部分纳入管理工作整体中,以此指导管理工作按部就班地落实,同时注重采集轮机系统各部分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获得有价值的结果,提升管理工作有效性,促进后续管理模式改良升级。此外,还应着眼于轮机大环境,例如,电站、自动化设备、主机等设备环境,并注重考量轮机工作的海洋环境,结合船舶企业系统整体情况打造适用于长期管理轮机的管理模式。应用系统工程法构建管理模式,系统工程具有目标涵盖范围广的特点,能够全面考量到船舶轮机的综合性、专业性、多元性等特点,在保障设备运行效益实现的同时满足ISM要求,全面考量员工安全性,一旦出现问题,在该管理模式下,可针对问题成因、情况、对策进行全面有效分析,具有防范突发事件发生以及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形成有效的应急方案的应用价值。例如,船舶航行期间遭遇恶劣天气,轮机设备压力不断提高,如不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则会阻碍设备正常运行,导致船舶难以完成航行。融合系统工程法的管理模式可以综合分析产生该事件的因素,给出最佳处理方案,有效提高船舶轮机管理水平。除了建立科学现代的管理模式外,还需要关注管理组织保障管理模式。船舶轮机具有复杂性,包含诸多装置,例如,辅助设备、自动化设备、防污系统等,管理组织需要统一对这些装置进行管理,因此,应构建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将任务具体化,落实到管理人员身上,以保障管理模式的良好运作。
2.4提升人员素质,推进行业发展
通过当下的船舶轮机管理现状能够看出,相关技术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失衡是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船舶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展工作的主要形式便是大量的劳动力摄入,与此同时这一行业中使用的劳动力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并不是十分理想,加之整体的工作流程较为复杂多变,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在宏观调控和工作的过程中难以有效的整合和把握。面对难度不断提升的工作环境,需要相关行业增强对于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增强船舶轮机管理和养护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不断吸引具有专业能力和现代化技术的工作人员加入船舶轮机管理工作中,使用“老带新”“强带弱”的协同工作模式,不断为行业内部增添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崭新的工作因素。按照阶段性举办相应的工作技能培训,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水平能够逐渐发展,而并非止步不前。使用先进的工作形式和管理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与此同时,在进行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当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将安全生产、高效生产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逐步渗透到工作人员的工作细节中,秉承着“习惯成自然”的教育理念,促进我国船舶轮机管理工作朝着更为稳健踏实的方向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做好船舶轮机管理,确保船舶正常运行,有必要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管理技术、立足管理实际,从各个角度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完善管理模式,为船舶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仁云.船舶轮机管理现状及有效管理对策[J].珠江水运,2019(19):32-33.
[2]赵延华.船舶轮机管理现状及有效管理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22):21-23.
[3]李书霖.船舶轮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以及有效管理措施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4):221+223.
[4]刘行军,刘星明.船舶轮机管系及其建造阶段的监督管理措施分析[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