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在持续创新和变革,并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对电力企业来讲,在实际运行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既能改善人们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推动社会发展。正因如此,电力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更好发展,就需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提升电力企业的价值。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士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力企业;应用策略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正处于信息化的重要阶段,因此就需要持续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企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的价值和作用,才能为电力企业提质增效,提高电力企业生产效率,以实现我国电力企业向信息化转型的目的。基于此,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企业中应用和发展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发展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条件,因此相关工作人士应当结合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途径。
一、人工智能技术的概述
(一)人工智能的简介
人工智能是指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出可以自主学习、感知、识别、交流等类似人的行为的机器,所以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机器人、识别或是专家系统等方面被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包含三个重要领域,数据和知识的处理、学习和充分挖掘以及人机交互功能。
(二)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发展的特点
通过合理利用大数据分析,电力企业的工作系统实现了自动检测和故障分析,并能够进行故障隔离以及系统自我恢复[1],实现用户和电网交互,并成为电网的重要组成之一,让用户的用电质量越来越高。除此之外,电力企业通过合理用电,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电力设备的投资以及电力维护成本。并通过分布式发电、集中发电等多种电源来满足大众对用电的多种需求,促使电力系统管理工作逐渐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以推动电力市场发展。
二、当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能源的不断转型升级,电力企业急切期待构建更清洁、智能、高效的电力价值体系。同时,随着数据基础、信息环境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变革,电力企业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大数据、群体性、跨地域以及人机交互的发展特征,并迎来了机组灵活性、电力资源配置、性能优化等多方面挑战。电力企业如何更合理地对电力资源进行配置,以及进一步优化运行状态和机组性能,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就成为了关键举措[2]。
当前人工智能在电力企业的诊断预警设备故障、负荷预测、优化控制、安全评价、维护计划、电力系统安全分析等多方面有极大的实用价值。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在建设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水平方面有了更大的进步,为应用人工智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上个世纪80年代,电力企业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和分散控制系统,使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有所提升,还在很大程度缩短了和其他发达国家在电力生产、运行维护和经营管理的差距。直到90年代,在分散控制系统的前提下,厂级监控信息系统随着电力自动化的进步有了更快速的发展[3]。在各个电力企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同时,为创建新型智能电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工智能对求解非线性问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求解非参数化方程有良好的适应性。电力系统做装备一般由运行辅机、发电机、输配电设备等各种复杂设备组成,在运行管理时具有非常繁杂的非线性动态的特点,与人工智能的优点不谋而合。近年来,支持向量回归、卷积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主元分析等多种理论算法在电力生产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中越来越多,并且形成了交叉融合使用补充算法缺陷的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实用和研究,以及多种智能技术相互结合的探索和研究,未来电力系统必将实现智慧化、人少化,在感知、计算、决策、执行以及学习方面也必定越来越先进。因此电力企业只有在日后工作中把人工智能构建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更经济[4]。
三、人工智能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一)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系统
UiBot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搭建的机器人,可通过用户使用界面,智能理解企业已有应用,将基于规则的常规操作自动化,如在电力企业的财务系统上的资金支付流程机器人自动起单、基层供电所中低压配电线路运维中缺陷数据实现在资产管理系统上机器人自动录入、印花税报表机器人自动统计、合同倒签机器人自动提醒、供应商合同清单机器人自动汇编成册,让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大量枯燥的、重复性的工作。RPA机器人能够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的投入,有效提高现有办公效率,准确、稳定、快捷地完成工作。
(二)智能调度系统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用电负荷激增,当前的供电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用电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在保证电力生产安全时,也要更加重视其运行的稳定性。风电、光伏电和水电在供电网络中占比较小,但也补充了我国能源结构,电力企业如果想合理有序管理,就需要合理调度电能转换和各个发电种类。比如,由于信息传输不及时就会很容易发生电力供需失调的状况,很大程度损坏相关设备,而智能调度系统就可以优化电力系统,智能调度系统在电力企业建设指挥体系中可以24h持续不断的对配网数据进行监视,以及特定工作的处理,做到配网调度信息无错判、漏判[5]。
(三)远程集抄服务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抄表方式效率越来越低,查询服务和后续服务工作都比较困难,迫使电力企业通过投入大量资金改造电能表,通过利用当前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远程集抄,采集电表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类整理电表信息,才能为创建智能化小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特别在电力行业,合理的利用,对发展安全电网有重要作用,比如优化电力生产方式与工作方式,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和经营水平。近年来,电力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时许多方面还存在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致使规模不能广泛性展开,因此就需要相关研发人员积极探索更广泛的性能,以推动电力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曾碧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分析[J].纳税,2019,13(13):21+23.
[2]马咸.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下电力企业创新发展策略探析[J].智库时代,2019(06):60+73.
[3]陈宇航.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03):88-91.
[4]李炳森,朱海.基于证据推理的电力企业人工智能现金预算研究[J].大众用电,2017(S1):22-25.
[5]袁伟源. 电力行业的人工智能构建思路[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 015(019):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