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项目混凝土施工探究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赵明德
[导读] 摘要:工民建项目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且系统性的工程,它不仅涉及到的施工技术繁多,而且工序都比较复杂,稍微不慎都很有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出现。

        身份证号:13300119810527xxxx
        摘要:工民建项目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且系统性的工程,它不仅涉及到的施工技术繁多,而且工序都比较复杂,稍微不慎都很有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出现。混凝土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它的质量是整个项目质量的重要前提保障,在整个项目中混凝土占据了项目总成本的一半左右,混凝土能够对项目的工程造价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混凝土出现了质量问题,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在施工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控制好各项施工要点,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工民建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工民建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施工材料
        在工民建项目中主要用到的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而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和砂石骨料,它们是施工质量得到保障的前提基础,当施工材料不合格时,项目质量就达不到设计要求和预期效果。一方面是水泥的质量,其含碱性、强度和安定性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砂石骨料的质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砂石骨料中含有杂质就会使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
        1.2混凝土配合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例的主要元素有三方面,砂石率、用水量和水灰比,只有进行合理科学的配比才能使施工材料得到充分利用,才能够充分发挥它们在项目工程中的价值,这样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如果配合比例不科学、达不到设定的要求标准,就会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降低,然后出现开裂的现象,所以对其进行科学配比至关重要。
        1.3施工技术
        在施工中,浇筑混凝土也含有技术性。在浇筑混凝土时速度太快的话就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如果它硬化后就会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所以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把握好浇筑速度。
        2工民建项目混凝土施工控制
        2.1控制原材料
        对混凝土质量的管理要先从原材料上来进行控制,主要包括水泥、砂石骨料和用水量三方面质量的控制管理。首先是水泥质量的控制,当在采购水泥时,要从多方面来考虑选择水泥,对比商家的业界口碑、材料类型和强度等,在多次对比后再进行择优选择进行购买,要根据实际施工环境来选择合适类型的水泥;当水泥采购后,在施工前要对其级别、出厂日期、品种等进行详细的检查,还要对相关的指标进行重点检查分析,如其稳定性、强度等;对于存放水泥的地点需要慎重选择并检查,它的存储空间需要保持干燥,地点选择好后还需要定期对水泥进行检查,保证空气保持干燥状态,避免水泥出现潮湿现象。其次是砂石骨料质量的控制,需要严格检查骨料的含水量和粒径大小,对于材料之间的配合比例需要定期进行检查调整;对于骨料的存放也需要进行分类,不同的品种类型需要不同的存放方式,这样骨料才不会受到污染;最后是对用水量的控制,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控制好水泥和骨料质量的情况下,对水的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其中的水需选择无污染、无杂质的饮用水,对于水灰比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混合料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2.2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中原材料的混合比例是会直接影响到做出来的混凝土质量的,比例要合理、科学才行。在搅拌前,要确保原材料质量没有问题才可以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对于水、配料和水泥的使用量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做出来的混凝土才会更加符合我们的要求,必要时可以适当增加外加剂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2.3混凝土在施工地控制
        第一,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完成钢筋及模板的搭建工作,并保证模板表面清洁。若施工现场环境温度较高,可使用清水将模板润湿,并搭建遮阳系统,以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工民建项目混凝土浇筑多采用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要求将浇筑厚度控制在20~50cm,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作业。混凝土振捣可提高混凝土内部密实度,避免出现气泡、空鼓等质量问题。在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以促进上下层混凝土紧密融合,避免出现夹层。采用“快插慢拔”的作业手法,合理控制振捣速度,若混凝土振捣速度过快,易引发离析、泌水等问题,若振捣速度过慢,会影响上下层混凝土的紧密结合。混凝土表面无气泡冒出,且出现轻微浮浆后,可视为振捣充分。
        混凝土浇筑作业需一次性完成,为保证施工连续性,施工前必须对模块混凝土浇筑量做精确计算,同时检查各类混凝土泵送、运输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发生施工中断。若机械故障等问题确有发生,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对相关故障进行处理,待已浇筑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处理施工冷缝,避免冷缝进一步发展,然后再继续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
        第二,温度控制。
        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包括原材料选择、配比设计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到通水、养护、保温全过程,温度控制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需要紧密配合的。经过大量的工程经验表明,冬天混凝土入模温度在10℃以上,夏季炎热天气下,入模温度在30℃以上。养护的具体方法为,在混凝土表面到达终凝之前,应喷雾洒水,覆盖薄膜,不间断地进行二次收面处理,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基础顶面采用土工布保温保湿养护,有条件表面蓄水养护,蓄水深度不小于15cm。长时间保温保湿,缓缓降温,有利于应力松弛,延长冷却循环水通水时间,降低内部温度至40℃以下,避免后期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纹。尽可能延迟拆模时间,当工期紧张,在满足除温差条件下,需要提前拆模,须选择上午拆模,禁止夜晚气温低时拆模,拆模后及时采取包裹措施,设置混凝土表面小环境,满足温差要求。
        第三,混凝土养护。科学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可帮助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小发生温度裂缝的概率,同时提高混凝土体的质量强度。工民建项目混凝土养护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进行,混凝土强度达到既定标准后,可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分为保湿和保温两部分,其中,保温即对混凝土内外温差做严格控制,一般在20℃~25℃,避免温差过大引发混凝土内部开裂。温度控制常用方法为覆盖碎料薄膜和铺设冷却管,可根据施工环境温度状况进行选择。例如当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扩大趋势,此时可铺设冷却管,提高混凝土温控效果,结合混凝土内外温度监测数据,调节冷却水的供应方案。湿度控制即维持混凝土表面含水率在一定范围,避免水分蒸发速率过高而出现干缩裂缝。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帘、苫布、棉毡等材料进行洒水养护,单次洒水量以保持覆盖材料12h左右湿润状态为宜。
        3结束语
        总得来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工民建项目中重要且基础的部分,只有加强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降低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的发生,保障工民建项目的施工质量,从而推动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冠群,王珊珊.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策略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6):1148-1148.
        [2]张俊玲.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策略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22):25.
        [3]夏飞.谈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4]邓代利.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14(3):236-236.
        [5]何长祥.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工业C,2015, (025):202-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