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城市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人们生活的诸多不便,农艺师作为新时代的新型职业,而农艺师能为城市的环境改善带来更多的活力,为乡镇的旅游观光业贡献一定的力量,也逐渐使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农艺师的农艺技术能够提升城乡的文明建设,推动城市和乡村的环境建设,而基层农艺工作事业需要大量的农艺师参与,保障乡镇的农艺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基层农艺技术;应用意义;强化对策
引言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的经济体系,但同时要看到我们现在仍然属于农业大国,因此,为了保持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的稳定发展,就一定要对农艺的发展引起足够的重视。农艺工作就是为了农业项目的发展而服务的,而基层的农艺工作既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指导农村农业种植,以期获得丰收。当下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来促进发展基层农艺工作,同时要不断开拓出创新的路径以适应新时期基层农艺的发展,所以大力发展农艺工作是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农业发展的基础。
1农艺技术概述
农业技术指的是农作物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大田作物的育种、栽培、土壤管理、施肥、防治病虫害、农机具在农田灌溉、排水和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等应用。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和宗旨在于全面提升农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逐步减轻基层务农人员的劳动工作强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在势在必行,而农艺技术作为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必定处于首要位置,而农艺技术的推广需要结合所在区域土地资源与自然环境的真实状况,将因地制宜思想融入其中,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科学运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2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重要意义
应用基层农艺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种植的产量,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收获理想产量的粮食,提高耕地的利用率。我国制定的“三农”政策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广和应用基础农艺技术的要求,肯定了其对于改善目前耕地资源紧缺局面的价值和作用。此外,基层农艺技术作为新型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农业生产建设中面临的难题,这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而言之,基层农艺技术将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和市场经济引发的农业问题,在基层农艺技术的应用推广下,也将得到很好的控制和解决。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基层农艺技术,充分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3?强化对策
3.1?提高农艺员工技术水平
基层农艺工作人员是推广农艺技术的践行者,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相关技术的落实、优化、实施。基层农艺技术人员缺乏是限制基层农艺推广的主要原因,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农业、农艺相关专业报考人员少,毕业生在农业相关领域的择业率低。此外,由于农艺基层人员缺乏致使基层农艺技术培训难以大面积实施,想要通过举办农艺知识培训的方式提升务农人员的农艺水平实施难度大。为此,相关部门需积极鼓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扎根基层,钻研农艺技术。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对口补贴,建立一系列奖励制度,激励优秀人才服务于农业生产。
3.2改进农艺服务体系的建设
农艺服务工作属于农艺工作中的一部分,可以保障农艺工作的顺利开展,农艺师在基层农技工作时期是比较重要的,属于基层农艺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艺服务体系建设和农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重视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看出我国农艺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相关的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农艺服务体系,保持一个良好的服务意识,正确进行农艺工作,而且需要设置健全的农艺服务体系。在进行落实的时候,设置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推进农艺工作的落实,增强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农艺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
3.3出台政策予以支持
为了进一步加强地方企业的地方农业技术,各国政府应制定适当政策,发展地方企业的地方农业技术,并为加强地方农业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充分保障。例如,作为当前农业技术传播的一部分,政府可以对农业技术的传播和应用采取一种基本办法,并在这项政策中规定,当地农民需要定期向基础农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以提高基础企业的农业技术水平。此外,政府可以制定农业技术定价政策,给予农业企业或农业专业人员一定的奖金,可以批评农业利益停滞不前和一些不负责任的农业技术人员。
3.4创新农机农艺融合体制机制
(a)建立有效的农业经济联合研究与合作机制,其中包括科学合理的、相互调整的农业标准和农业经营标准。第二个组成部分是与农业、种子、肥胖、种植、保障等辅助机构密切合作,改进工作方法,从而组织激励措施,统一农业作物、播种期、行距、肥胖和植物保护,为机械化领域的工作创造条件。其目的是加强基础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整合农业资源,发展更广泛的农业理念,开发共同催化剂,加强生产中的技术交流,共同制定农产品一体化的宣传和技术指导方针。它们是改进和创新的运作机制,使农民能够建立专业协会,并鼓励他们以各种方式平衡现有流离失所者,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此外,为了革新研究和成果促进机制,积极改变农业机械、研究和教育模式之间现有的科学和经济鸿沟,农业专业人员应适当地纳入农业研究项目,以便加强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建立农业和农业的混合。
3.5增加在地方企业农艺技术培训资金投入
对于当前农艺技术的发展来说,资金是制约农艺技术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农艺技术的强化可能需要引进相应的技术设备和技术宣传设备。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这些政策和制度就无法有效实施。因此,政府需要在加强基层农艺技术的同时,根据加强农艺技术的要求,及时批准专项资金,为加强基层农艺技术提供稳定的后勤资金保障。例如,地方政府可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计划加强基层农艺技术所需的资金数额,并在资金计划中列出资金的详细用途,然后地方政府可以审批资金清单。
3.6?扩大农艺工作的推广渠道
首先,在我国互联网及其发达的情况下,相关推广部门通过互联网传播农艺工作的相关信息会更加的迅速,也更加的便利。其次,以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在全国的广泛应用,处理好农艺与农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推进农机与农艺的结合[2]。通过联合相关科研部门,能够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并且能够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使得农艺生产更加知识化、科学化。最后,利用好基层农业科技示范区,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传播农艺工作,树立榜样典型,将好的经验推广出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很多地区受到地质、地形的限制,和不同地区的气候、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适于农业生产的耕种土地面积有限。我国又是人口大国,如何在有限的耕地面积前提下养活庞大数量的人口成为了当下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为此,必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运用农艺技术,科学进行农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生产的产量与安全。带动农艺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农艺技术推广的意义,做好农艺技术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尚杰.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16):255.
[2]李瑶瑶.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意义及强化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8(07):70+72.
[3]加孜拉·巴特尔别克.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推动新疆裕民县玉米机械化生产[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08):43.
[4]何宏宇.加强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工作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6(13):226.
[5]姜永双.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J].农家参谋,202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