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公路的施工与养护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做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至关重要。但当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存在严重的交通运营超负荷现象,并且引发公路路基下陷、路面裂缝等大量病害产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出行带来严重影响。
关键词:公路施工;养护技术;防治;管理;特点
前言
公路是我国各个区域经济联通的重要纽带之一,90%多的货物运输履行经济交流等都需要公路作为基础支持。但是公路存在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公路的质量问题,公路前期的建设质量会影响公路质量,但后期的养护工作也决定公路的实际使用寿命,因此后期施工养护技术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应将前期建设和后期养护相互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最大限度的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年限,让其发挥自身的最大价值,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1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特征概述
我国国家第一面积辽阔且地形多变,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较为复杂,因此,公路的实际施工难度较大,如何做好施工养护技术管理成为公路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施工中要认识到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的特点,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以人工机械的方式对公路进行科学保护,以求获得最大化的使用效益。公路施工养护技术要在科学的管理制度支持下,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施工全过程的养护,充分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工期减少成本投入,提高公路实际使用寿命。施工养护技术是工程中能够确保公路施工质量及工期的前提下开展的各项养护工作,养护工落实在施工中,以及其在施工后的落实均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公路施工养护技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需要反映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等各个阶段,还要做好养护技术落实的管理,从容面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延误工期或影响公路质量
2养护施工过程
2.1前期准备工作
在对公路进行养护工作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工作人员只有确保科学制定运行方案,才能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更为科学地保障施工质量。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确保科学选择施工材料。施工材料质量对现场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决定性影响,同时材料供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养护施工进度。与此同时,施工组织对其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也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在具体开展现场施工作业之前,必须确保进一步明确相关工作人员具体职责,更高程度地保障工作效率,在开展施工作业前要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现场施工人员团队意识,确保现场工作人员能够科学合作,避免在具体进行施工作业时,由于现场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导致工程质量无法满足设计需求。
2.2施工中的养护
施工中的养护工作是公路养护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在施工设计提前规划好之后,应有严谨的管理团队和执行团队,将方案落实到实际中去。例如,在施工放样阶段,施工中各个单位需进行恢复定线、施工放样、路基施工放样等。恢复定线是施工的第一环节,在恢复定线中包含复制、加密等各个过程。需在各个阶段施工完成后进行检验复测高度等。通过一系列的施工放样,对施工方案中的不合理细节及时纠正、及时改进。在路基放样中,路基放样的类型有多种,如不填不挖、路基半挖、路桩修筑等,施工要按照提前规划好的图纸,对切割的横断面标注清楚,对路边的样品进行深入分析,将图纸和施工现场实现高度统一,避免出现施工和图纸有较大差异,导致返工。
2.3应用阶段养护
在公路后期进行养护管理要确保其相关工作的针对性,综合分析公路具体应用状况、所处自然环境、车辆通过频率及其承载能力实施针对性养护,对其公路使用寿命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通常情况下,在公路具体运营过程中,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养护工作加强重视:①病害发生初始阶段;②病害严重时期。在这两个阶段,必须确保高度重视养护工作和科学管理。在病害产生初期需要及时进行修复作业,避免病害进一步扩大,在保障公路质量的同时,有效延缓公路老化,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科学保护公路,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高程度的保障。
3公路施工养护防治措施探讨
3.1优化施工技术
合理的施工技术也是公路施工养护的核心之一,为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真正落实,要从施工技术出发,以先进的施工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网络化的公路施工管理结构体系。要针对公路施工状况,对资源调整,选择先进的技术产品,进一步推动对公路病害的检测和防御。此外,蓄锐现场施工加强控制,优化管理,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证工程正常实施。当下我国一些传统公路养护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公路养护工作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要结合道路维修技术的实际条件,努力促进养护技术不断完善创新,从而保证我国公路建设有序开展。
3.2健全完善公路施工养护管理体系
公路建成后的行车安全性、舒适度以及使用年限,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养护管理质量有关。因此,在公路施工结束后,相关单位不应放松思想,应当严格做好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具体而言,相关单位首先应树立正确认知,正确认识到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其次,结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结合公路具体运行情况,健全完善与公路实际运行状况、养护需求相符的管理体系,设置专门的养护部门、制定标准的养护措施、规范日常养护流程,从各个方面做好养护工作,确保公路可正常、安全使用。
3.3路面沉陷的防治措施
当路面出现沉陷问题时,可在施工养护技术管理中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治:如果是面层本身引起的不均匀下沉且基层完好无损,施工人员可以在沉陷位置处先进行拉毛,并将各种杂物清除干净,随后均匀喷洒黏层油,将预先拌制好的沥青混合料摊铺到沉陷位置进行碾压密实,经碾压后的面层应与原路面平齐;若是基层损坏引起的路面沉陷,必须先对基层进行加固补强,然后才能对路面进行修复;对于桥头跳车问题,可使用铣刨机将沉陷部位刨除30~50mm,并将表面杂物和灰尘清除干净,均匀喷洒黏层油,随后摊铺沥青混合料,直至沉陷部位达到平顺为止。
3.4提高施工质量,预防故障发生
前文提到的贴缝、灌缝等技术都是在质量问题发生后才进行弥补,而要想从根本上预防以上质量问题的发生,就必须在施工阶段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严格把控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强化每一道工序,从而降低质量问题出现概率,延长公路使用年限。因此,对于公路的养护管理问题,还是要严格遵循预防与养护相结合的原则,以达到最佳的养护管理效果。
3.5管理养护结合
单纯的管理并不能有效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同时,单纯的养护也并不能很好的保证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要将养护和管理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岗位的责任,积极履行义务,要求加强公路养护,而养活工作上积极听从管理,及时落实各项养护工作,将公路质量问题防范于未然,让公路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交通行业对公路质量提出新要求,为更好处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关系,延长供使用寿命,提高其社会效益,要针对公路施工采取科学的技术管理,强化养护工作,并积极借鉴吸收其他公路养护的经验教训,完善养护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从而促进交通行业进一步发展,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刘帅.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技术及加固维修[J].交通世界,2018(34):122-123.
[2]刘琴,曾纪义.公路路面裂缝养护施工技术与有效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2):223+225.
[3]张大卫.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技术及加固维修策略[J].山西建筑,2018,44(33):140-141.
[4]胡春明.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2):29.
[5]金飞.公路施工养护管理及其防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7):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