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探析 陈智剑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陈智剑
[导读] 摘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尤其是建筑行业,更是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身份证号码:44098219860329xxxx
        摘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尤其是建筑行业,更是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对于建筑项目来说,质量和安全是重要的建设目标,要想实现这样的建设目标,就需要使用特定的施工技术,同时,要保证这些技术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领域应用的比较广泛,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安全保障,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很容易出现规范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源于施工准备、验收及拆除等环节。为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较好服务于建筑工程,正是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高支模施工技术
        高支模技术主要是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建筑物内,通过搭建支撑模板开展实际施工作业(图1)。这种技术是一种高空作业技术,它对施工作业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所应用的混凝土模板构件形状也有要求。混凝土构件的高度有大于8m,构件的跨度要大于18m。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模板构件的总重量要大于10kN/m2,模板构件的载重量要超过15kN/m2。施工人员需要采用竖向的构件,其支撑高度要超过6m,这样就可以完成整体高支模施工的设计、测量以及安装等工作内容。最后,再使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来将混凝土构件与建筑主体结构相联系。由此可以看出,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会辅助工程建设,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整体工程的质量,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图1高支模
        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2.1高支模搭设施工顺序
        高支模搭设施工顺序一般如下:根据地面条件做好竖向立杆作业→搭建扫地杆→计算好纵横向水平杆→确保实现剪刀撑→可调顶托支座安装→梁或板底主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梁板模板等。只有全面遵循严格的施工顺序,才能保证建设安全,为下一步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2.2立杆支设
        高支撑模板作业主要使用各种管材进行施工,其中,立杆支撑是最为主要的环节,需要严格计算位置,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还要保证安全稳定。为了保证稳固,一般情况下,需要选择平整的地方做为立杆基础,可以在底部设置厚度50mm的木垫板。扣件是让各立杆连接在一起的重要部分,进行连接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他的接头一定要实现对接连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稳定;如果遇到相邻两立柱对接接头,那么,则不允许在同一步内,不同步2个相邻接头竖直方向一定得保证错开,形成一定的距离,一般要大于500mm,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上部顶托螺杆伸出钢管小于300mm,下部底座螺杆外露钢管小于200mm,要精心进行安装,确保上下同心,避免出现上下段钢管立柱错开的情况。
        2.3水平杆搭设
        水平杆搭设要保证高度一致,便于模板搭建,进行架体施工时,一定要做好连续施工,保证纵、横向扫地杆和水平杆同时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平方向;进行扣件连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立杆的距离,全面做好设计与分配,纵向扫地杆需要使用直角扣件做好连接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做好连接固定,横向扫地杆需要使用直角扣件做好连接固定,一般连接位置是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立杆部分。要拉开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间距,根据施工现场,做好平均分配,保证相同的步距,为了保证稳定性,可以在每步距位置设纵横向水平拉杆,实现整体性稳定。施工中,要严格技术标准,避免出现模板支撑架直接搭设在外架体系上,更不能和落地外架连接。
        2.4高支模安装
        (1)为了避免施工质量带来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要尽快分层压实支顶基础上的回填土,防止下沉现象的发生。
        (2)严格把控高支模工程中使用材料的质量,坚决抵制使用有严重腐蚀问题或变形弯曲现象的钢管。还要确保钢管的各项参数和规格是否符合高支模工程实施要求。
        (3)定期检查高支模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对存在松动或不稳定现象的钢管及时进行检测,实施相应的加固措施。防止因支架的稳定性发生的安全事故。
        (4)企业需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定期对有关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其操作的规范性进而确保支架的稳定性。
        (5)对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调派有关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并及时有效的处理解决相关问题,保证施工质量保障安全生产。
        (6)确保高支模承力部件的质量,才能保证高支模整体的承载力。所以需要重视对于承力部件的管理工作,检测并严格把控木枋、扣件和钢管等部件的质量问题,确保其复合施工标准才可以投入工程使用。
        2.5混凝土施工
        模板施工作业中,最为主要的是混凝土浇筑施工,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时间顺序,保证施工整体进行,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根据不同的作业点做好施工设计,确保顺序合理科学。施工前,需要全面做好混凝土浇筑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实现各作业点的整体安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证质量控制。进行高支模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现场,做好施工方案审定,一般情况下,墙柱混凝土和梁板混凝土需要分开浇筑,当墙柱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再做好梁板混凝土浇筑作业。严格把握好各技术要点,确保工程建设品质达标,墙柱混凝土需要进行分层浇筑,一般情况下,各层浇筑厚度500mm,要严格施工顺序,确保上层混凝土达到凝结标准后,才能做好下层混凝土施工。柱混凝土需要做好2次浇筑,避免一次性完成,全面保证凝结强度。梁和板混凝土可以同时做好浇筑,梁的各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小于400mm;施工过程中,要全面保证施工整体安全,避免各工种的聚焦,容易出现局部超载偏心,导致安全责任事故。
        2.6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支撑体系在整个工程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拆除。因为一个高支模支撑系统无法连续在两个工程中使用,实施一个新的工程则需要重新安装高支模支撑系统,可以减少工程的实施投入同时也节约了资源。因为高支模支撑系统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所以它的拆除工作业十分的困难,不但需要企业和部门加强对高支模拆除工作的质量管理,还要有关技术人员还要高度重视拆除时间,拆除时间的确认需要专业人员考虑到施工进度,混凝土强度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和计算,进而在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对高支模工程的拆除时间进行规划确定。同时也不能忽视高支模支架的拆除顺序,首先要做好拆除前的准备工作,先在规定位置放置好警示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将杂物和脚手架等施工工具放置在一边。然后开始拆除高支模主件,需要注意的是要对拆除后的高支模部件和材料相关人员要按照规定进行妥善处理,及时检查测试高支模构件和模板材料的质量问题,妥善处理损坏和已腐蚀的部件,进行相关登记,最后将完好的材料分类放置管理。
        结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技术,只有全面保证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实现安全施工目标,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科学设计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做好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工程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于亚彬,盛学武.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19-20.
        [2]张晓鹏.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224.
        [3]李边阳.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8):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