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照明灯具维修管理 沈翼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沈翼
[导读] 摘要:车站作为旅客候车的重要场所,车站照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对保障车站旅客的乘降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车站的装饰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房建公寓段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车站作为旅客候车的重要场所,车站照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对保障车站旅客的乘降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车站的装饰效果也有一定影响。作为房建管理单位,如何做好车站灯具维修管理,保障车站照明正常运行,成为了车间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以车站灯具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运用网格化管理理论,结合智能家居技术概念,利用管理系统及无线端APP对车站照明灯具维修管理进行讨论,以解决车站灯具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关键词:灯具维修管理、网格化管理、智能家居、无线端APP
        铁路总公司近年来一直运用信息化手段致力于新系统的开发,来强化各项工作的管理,从而解决传统管理过程中的弊端。我段也积极响应号召,今年组织开发了铁路巡检系统和智慧请修系统,利用系统管理,加强了段对巡检质量的把控;解决了原电话请修服务过程中手续繁琐效率较低的问题。车站照明灯具维修管理亦可借鉴相关技术手段,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车间照明灯具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灯具管理不系统
        车站灯具数量多、分布广、难管理。灯具工作是否正常现只能通过以下2种途径获知。一种是车间日常巡查,只能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且巡查周期为每周2次,不能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另一种是车站报修,由车站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发起报修,虽现通过智慧请修系统发起报修速度提高了不少,但发现问题的效率还有待提高。两种途径都是灯具无法正常工作后,被动的获取问题,无法了解每盏灯的工作状态、使用寿命、灯具型号等相关信息。所以如何统一的管理灯具,形成系统性,并了解每盏灯的信息,主动发现问题。这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2灯具更换限制大
        车站候车室、站台层高都较高。若出现灯具需要更换的情况,都需借助登高车完成更换工作,更换起来比较耗时。站台区域只能利用天窗时间进行作业,作业时间限制性较大。所以如何科学的制定更换计划,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作业效率。这是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3灯具选择不科学
        现车站灯具更换都是一体式更换,一个灯的价格就是五六百元,成本非常高。且灯具的照度和色温都是一样的,没有根据不同区域的光照和色温需求来选择相应的灯具。所以如何选择合适的灯具产品,降低使用成本且满足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这是第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车站灯具维修管理问题的建议
        2.1以网格化管理理论为依据搭建管理模型
        2.1.1网格化管理的定义
        网格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首先,它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它是管理手段数字化,  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第三,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1.2管理模型
        依据网格化管理理论,运用到车站灯具维修管理中,我们可以将车站的每一盏灯都划分成为单元网格。在每个网格内填写灯具的所在位置、型号、安装时间、使用寿命等相关信息,做好网格内部的数据管理。并将每个网格进行编号,利用网格内部的数据反馈结合人工标准化的定期巡查,主动的进行问题排查,问题录入系统后,通过系统指派维修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反馈。最后由车站评价后,完成维修流程。
        2.2利用智能家居技术设计智能灯具
        2.2.1智能家居的定义
        智能家居指的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将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让用户以更方便的手段来管理设备,智能家居内的各种设备相互间可以通讯,不需要用户指挥也能根据不同的状态互动运行,从而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适与安全。
        2.2.2智能灯具功能设计
        (1)灯具信息数据反馈功能:在每盏灯的每个部件都安装相应的传感器。一旦出现问题,灯具为什么不亮,哪个部件受损等相关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传递至系统后台。解决了发现问题不及时,发生问题不确定等问题,避免了灯具不亮就一体式更换的情况,降低了维修成本。
        (2)灯具照度色温调节功能:车站不同区域内的照度需求有所不同,在不同环境下选择不同的色温能够营造更符合情景的氛围。例如车站入口很门厅分别选择300LUX左右/200LUX左右的照度,大于3000K的色温,便于旅客愉快进入,舒心离开;售票大厅选择200-300LUX左右的照度,大于大于3000K的色温,满足旅客的舒适度,缓解紧张感,并且保证旅客的人身和财务安全;候车大厅选择150-200LUX左右的照度,3000K-4500K的色温,采用低照度和低色温的照明方式,以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让旅客调整休息,温馨候车的场所。站台选择100-150LUX左右的照度,大于4500K左右的色温,能给旅客提供正确的流动指引,清爽的色温也有助于加快旅客的行动速度,保证旅客的人身和财务安全。通过灯具照度和色温调节的功能,可以设定不同区域灯具照度和色温的标准数据,在受外部光照影响的情况下,也能根据设定的标准数据,自动调整参数,以保障不同区域内照度和色温的需求。
 
        图1
        2.3开发系列,落实管理
        具备上述管理模型及智能灯具后,如何将其串联并落地实施?就需靠系统来实现。
        2.3.1系统功能设计
        (1)灯具编号功能:在系统后台将车站每块区域划分成网格,在网格中对每一盏灯根据所在车站、站台、具体顺位、灯具安装日期、使用年限、建议更换日期等固定格式进行编号。例如杭州东站,5号站台的第一盏灯,安装时间是2018年6月9日,灯具最长使用年限是5年,建议更换时间是2023年6月8日。此灯的编号即为:HZDZ-5ZT-O1-18.6.9-5N-23.6.8。将每盏灯编号后即可立即定位准确的位置,以及清晰掌握每盏灯的具体信息。
        (2)灯具报警功能:若灯具临近使用年限了,系统根据灯具编号中设定的建议更换日期,提前一个月进行报警提醒,并在相应网格显示黄色。便于车间提前对接车站制定灯具更换计划,在集中时间内进行批次的更换,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更换效率;若灯具不能正常工作了,灯具中损坏部位的传感器触发报警功能,并立刻将信息反馈至系统后台,在相应的网格显示红色及损坏信息。一方面便于车间第一时间准确定位损坏灯具所在位置,并掌握损坏灯具的具体原因。另一方面便于车间提前制定维修计划,在集中时间内进行统一维修。
        (3)色温照度设定功能:系统后台可将属同区域网格中的灯具,设定统一是色温及照度值,以满足不同区域的、不同场景灯具的使用要求。
        (4)灯具远程开关功能:对车站灯具在系统后台进行统一操控,更便于车站人员使用管理。
        (5)维修计划上报及审批功能:车间根据报警功能提醒,制定好维修计划后,通过此功能填写计划单上报维修天窗,供电段接收信息确认停电单元后,继续送审至工务段,工务段确认后将计划发送至车务段,最终由车务段将审批结果反馈至车间。
        (6)作业派单及评价功能:车间根据收到的审批结果,通过作业派单功能指派工区相关维修人员按计划到现场维修,根据损坏信息更换损坏部件,维修完毕后维修人员点击维修完毕,并解除灯具传感器的报警状态,灯具状态显示绿色。车站确认维修完毕后,对此次维修任务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车间考核。
        2.3.2车站照明灯具维修系统流程图(图1)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网格化管理理论+智能灯具,最终由系统串联落实。在灯具管理中解决了灯具管理不系统、灯具信息不掌握、灯具位置不确定、色温照度不合理等问题。在灯具维修中解决了发现问题不及时、损坏信息不确定、计划申报时效慢、设备更换成本高、作业质量无监督等问题。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强了客户满意度,使我段的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网格化管理的定义.
        [2]智能家居的定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