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交通枢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日照机场航站楼为例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高大煜 朱明
[导读] 摘要:BIM是将三维数字技术作为基础,整合建筑工程项目中各类信息的一种工程数据模型,是一个建设项目物理和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具有诸多优点。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BIM是将三维数字技术作为基础,整合建筑工程项目中各类信息的一种工程数据模型,是一个建设项目物理和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具有诸多优点。现如今,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该项技术在交通枢纽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日照机场航站楼是日照机场的重要交通枢纽,本文对BIM技术在日照机场航站楼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BIM实施为日照机场航站楼的设计提供合理方案,同时也为BIM在交通枢纽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BIM;交通枢纽;施工部署;应用;设计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业一种新型的高效技术,当下易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项目的优化设计、细节设计、施工工程和工程进度检验方面,同时BIM还可以应用于建筑项目中的设施资源管控、防灾与逃生等诸多方面[1]。在我国,该项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很多大型、中型城市的交通枢纽,如机场、地铁项目等都开始广泛应用BIM技术。但是大多数交通枢纽的BIM技术使用通常表现在模型的视觉效果和管线综合设计等方面[2]。本文以日照机场航站楼为例,依托其项目的设计和建造,对BIM技术在交通枢纽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项目概况
        日照航站楼总建筑面积为2.38万平方米,主楼面宽163米,进深59米,高度15米,指廊面宽2.35米。航站楼国内功能与国际功能相分离,为一层半式结构。按照日吞吐量8000人设计建造,机场设有6条外伸接机连廊。共三层,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由配电机房、组合式空调处理机房等组成;一层为机场大厅,主要功能为航班信息显示及到达人员出站分流;二层主要为出票、安检和候机区域。
        本项目的设计难点、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空间流线方面:各专业构件布置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空间布局尽可能紧凑合理,实现建筑性能和造型的完美组合。建筑造型方面:双曲面从直段到弧段形屋面造型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屋面排水、采光等使用因素的屋面板曲率、材料尺寸、排水点等设计。设备管线方面:大空间空调、通风、排烟系统,风管尺寸非常大,同时与其他专业设备管线管线层叠交叉,保证净高困难。桁架结构方面:双曲面屋面造型复杂,屋盖建模难度大。建筑平面不规则,屋盖支承柱高低错落,位置受建筑功能限制,设计指标控制困难。因为项目情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使用BIM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出现的问题,进行仿真模拟,达到线路优化、合理布置方案的目的。根据BIM模型完成复杂空间的设计,根据BIM冲突检查有效协调全部专业管线的布置,完善管线空间,进而开展有效的数据模拟分析。
        二、BIM部署
        BIM部署共包括BIM策划、BIM协同管理、BIM技术路线和BIM平台四部分。
        (一)BIM策划。
        其中BIM策划即BIM的实施方案,共包括项目的简介、项目使用BIM技术的优势所在、BIM实施的计划、目标及具体内容、设计环节中对于BIM技术的要求及各参与方之间的协作关系等。
        (二)BIM协同管理。
        BIM协同管理主要指协同平台的架设,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设计效率为导向建立三维设计的协同平台,从协同平台上实现从方案到施工图的无缝数据传递和专业融合,从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三维数据。BIM云桌面平台具有以下四大特点:(1)云端具有无限的计算能力;(2)应用三维协同设计。仿真模拟,可实现可视化;(3)不受时空局限,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使用BIM技术;(4)信息容易获取,移动性较强。除此之外,BIM协同管理还包括实施标准,主要是根据日照机场工程项目BIM实施要求,BIM小组制定BIM实施标准,包含BIM目标、实施内容、实施标准等内容,文件中对该项目BIM建模深度、建模方法及流程、配色原则等都做了详细要求。
        (三)BIM技术路线
        BIM技术路线包括多方面的设计,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分析+钢结构分析)、暖通专业设计、给排水专业设计、动力专业设计、强电专业设计和弱电专业设计。其中建筑设计共包括概念阶段、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四大环节。概念阶段的主要内容为比选初步建模及方案,方案阶段的主要内容为参数化分析和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为建筑设计,施工图阶段的主要内容为建筑深化设计。同时以上设计都需要系统样本文件rte及系统中心文件方能展开。
        (四)BIM平台
        BIM平台的构建包括方案阶段、初设阶段和施工图阶段。项目中的BIM技术贯穿于全部设计过程,经过市场调研和全面对比,选择以Autodesk为主平台进行设计工作。并且详细考虑专业设计的需求和特点,不同专业选择的模型也不尽相同。相关专业使用Inventor、Midas、Fluent等软件进行相关设计和模拟。项目过程,使用Revit软件建立主体模型,该软件的协同工作包括2类,分别是文件连接方法和工作集方法。不同的专业使用不同方法,将工作集应用于划分中心文件,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工作集中进行设计,可以将设计内容同步本地文件和中心文件,工作人员也可以参考对方构件图进行交叉设计,达到信息的沟通共享效果。之后将全部模型导入到Navisworks软件中进行合成[3]。
        三、BIM实施
        (一)建筑方案设计
        1、造型与屋面设计
        航站楼造型寓意为"贝之壳"。以“简练而不失精致,朴实而凸显特点”的理念,力图展现出日照海滨城市的特点。平屋面造型隐喻贝壳,主楼与指廊的屋面造型一体化设计,形象鲜明,突出简洁完整的现代化机场特点。
        2、屋面设计
        航站楼屋顶造型为双曲面,从直线到弧线段的自然过渡,左右两侧采用弯折和垂地的处理方案,使得线条造型语言更加流畅,具有动感。将天窗在曲面屋面上根据结构逻辑进行菱形划分,屋面闪闪发亮的天窗远看仿佛波光粼粼的大海,展露出无限地域风情。如图1所示。
 
        图1  日照机场航站楼屋面设计图
        3、采光、通风设计
        屋面设计具备内遮阳膜的采光天窗,不仅为公共活动区域提供了充足的光线,又根据人流方向提高了空间的识别性和空间转换性。并且可以实现对西向阳光的有效遮挡,开启通风扇有利于促进空气流通,驱散热量。除此之外,使用节能幕墙技术和遮阳系统有效减少了建筑耗能。
        (二)模型设计
        1、可视化编程设计
        借助于BIM软件的概念体量空间,通过可视化的编程设计语言,将设计意图传递给逻辑节点,生成建筑形体方便方案推敲,通过BIM实现了从方案到施工图的设计数据集成。
        2、基于数据的结构建模
        将Revit模型导入AS软件进行钢结构节点设计,基于模型制作大样图纸(如图2),并将深化后模型传递回Revit进行精准定位。
 
        图2  管桁架连接结构节点
        (三)管线综合
        针对复杂节点区域,各专业制定综合方案,考虑设计与施工规范和施工工序,结合施工预留空间等施工需求进行管线综合优化。按照设计施工规范确定各专业管线的上下层次,确保模型搭建完毕后进行碰撞检测的结果为有效碰撞。同时可以针对不满足净高位置进行管线调整,确保建筑净高。并且实现了快速根据不同管道类型、尺寸及距离自动放置风管、管道支吊架。
        结论
        日照机场航站楼设计使用BIM技术实现了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的结合,从设计方案上使用BIM模型进行方案比选,同时根据不同模拟软件对项目的性能指标进行优化和模拟,加强与施工部门的配合,通过对BIM模型的使用完成施工场地的布置和模拟工作,切实完成了从设计到施工一体化的BIM应用方式,为交通枢纽类工程项目BIM技术的使用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参考文献
        [1]赵牧冉,雷振.BIM+绿色交通理念在综合客运枢纽设计中的实例分析[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9,15(6):50-53.
        [2]王欣睿.基于BIM的综合交通枢纽管线综合设计研究——以京张高铁清河站设计为例[J].铁道标准设计,2019,63(9):97-100,125.
        [3]邓铁军,吉韵芝,邓红波.基于BIM技术的 交通枢纽工程消防管理信息系统[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16(2):542-5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