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水源地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胡明江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胡明江 李涛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安全饮水工作的重要性。
        云南森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安全饮水工作的重要性。村的集中式供水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饮用水水源保护过程当中,依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居民饮水安全仍然存在一定风险,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有效的,尽可能加大水源保护的宣传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根治水污染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让人们可以使用到更安全的饮用水源。
        关键词:县级水源地;保护;问题;对策
        1县级水源地保护存在问题
        1.1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县级水源地的保护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实际工作当中,相关人员开展一系列研究调查,发现水源地的相关保护工作人员,并没有认真地深入了解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水源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过程当中,对于划定的水源地保护区域存在着界限模糊的现象,不仅仅不清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尽可能地实现县级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工作之间的相互协调。甚至相关工作人员在对于项目进行立项审批以及选址的过程当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到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一味地只是根据经济情况去直接进行选择。
        1.2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存在很严重的落伍现象
        当前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县级水源地保护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并且由于一系列的经济或者客观因素,存在雨水排放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建设有很大的不足之处。地区的排水情况大多主要是根据水源由高到低的肆意漫流,居民将自身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到附近的水源地,在一定程度上将,工业生产的废水也直接排放到环境附近的河流以及池塘里。很多的乡镇企业以及乡镇的学校并没有建立统一的垃圾处理厂,居民的生活垃圾以及一系列的工业垃圾,仅仅就随意摆放或者就地掩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能短时间自然降解的垃圾随意丢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环境出现垃圾堆积现象,在长时间阳光的照射下,以及长时间雨水的洗刷下垃圾当中含有的一系列有害元素,很有可能会根据图让的渗透作用,有效地转移到地下水系当中,进而导致当地县级水源出现污染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县级水源地的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1.3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很容易在日常生活当中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环保意识较弱的居民,往往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为了省事儿,图方便,例如将自身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或者在经济效益提升的前提条件下,直接对池塘或者水源地进行电鱼、毒鱼以及炸鱼等不良现象等,这些负面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对当地的县级水源地保护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也严重地影响到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甚至还有一部分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进行不合理的环境开发,以及乱伐树木,严重的导致了当地环境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进一步导致当地土壤的水源需要能力直线下降,大量的腐烂植物以及泥沙进入了地表水体,并且在其底部形成了淤积,严重地造成地表水体的内污染。还有一部分相关居民在日常的养殖以及种植过程当中,大量的使用过多的化肥以及农药,严重的超过了正常的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经过雨水或者浇灌的影响,多余的化学物质就会随着土壤直接进入到地表水环境,居民的环保意识很差,并不能够合理地运用化肥或者农药,在使用过程当中出现严重的用量过多现象,进一步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水源保护与防治对策
        2.1加强水源地污染源的处理
        对于工业污染,对水源区周边尽量不让进行污染型企业的建立,而对已经存在的工业企业就需要做好对他们工业垃圾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监督,要求他们做好对工业垃圾的合理处理,对工业废水一定要先处理后排放,并做好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保证工业排水满足排放标准。在对生活污染的治理中,为避免发生分散式的生活污染,对水源范围内单户或者联户形式的生活污水,可以采用无动力的厌氧酸化和加湿地的处理方式、微动力型好氧工程、小型化沼气池、无动力型厌氧净化的沼气工程等处理模式。对有条件的区域,可以进行配套湿地实施处理或通过植物吸收进行处理,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处理。要提倡发展生态农业,引进科学施肥技术,做好病虫害的科学防治,通过坡耕地的改造、节水的改造、田间污染的控制和化肥与农药的减少等,来减少径流的冲刷、土壤的流失和化学污染等,降低库区内农业污染对水源内水质污染的危害。
        2.2做好水源内水环境的整治
        水源内水环境的整治,主要采取水源地清淤和清水养鱼等措施。水源地的清淤是清除其内含毒、有害及高营养盐等表层的沉积物质。一般在枯水期时,水源地的水位比较低,这时应实施清淤。在水源地的涨落带区域,原有的植被会遭到周期性的淹没,呈现生长不良和枯死等现象,在清淤后,可在库周的涨落区域湿地及滩地内进行耐淹植物的种植,这样不仅能够清除携带污染物的水体有机物、营养物质、有毒物质、入库的泥沙,还可以实现对人类活动的阻隔,减少对水源地水体的影响,为鱼类及鸟类提供栖息场所。在清水养鱼的措施中,主要采取人放天养法,来控制藻类的过度繁殖,并对水源地水质进行净化,同时通过相关技术,对鱼苗投放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增加库内鱼体,使其具有合理的比例。对藻类进行滤食,避免出现水体富营养。
        2.3注重对水源地生态的修复
        水源地的生态修复,可以从生态河道的治理、生态的公益林建设、生态湿地等方面入手。生态河道的治理要按照人和自然协调相处原则,对水源地入库的溪流进行农田清理、防洪堤的修建、清淤疏浚和岸坡绿化等,对水源地生态功能进行恢复,增强水源地自净能力。在生态的公益林建设中,应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功能,通过建设公益林,实现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空气净化和水质改善等效果。生态林建设可采用防蚀林、景观林和护路林等形式。生态湿地是水体和陆地间的过渡带区域,能够对污染实现有效的调节作用,主要是借助湿地植物的根系吸附、氧化和过滤等作用,对污水实施净化,其对水源地区域生态修复发挥着重要作用。
        2.4完善水源地监督和监测体系
        要想实现对水源地的有效保护,就要完善水源地监督和监测体系。首先,对水源地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可以借助各种媒介载体,对水环境的保护进行宣传,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及法制观念,保证库区内居民能够对环保有深刻的认知,从而自觉参与环保行动。其次,对水源地的非点源性污染进行管理,建立水质的监测站网络,及时掌握水质的变化动态,增强水质监测的快速反应及测报等功能,保证数据的监测和处理具有良好的速度和精度,便于对水源地的水质实施预测分析,采取正确的决策,为其管理提供全面的依据。最后,要对水源地内水土流失和非点源性污染规律进行分析,对水源地内非点源性污染治理技术和环境效益进行研究,制定最优的管理措施,并在库区设置生态性缓冲带。
        结语
        落实好县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是保障当地百姓提高生活质量,保证饮水安全的重要基础。由于县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而导致当地群众出现生命财产的危害事件频繁发生,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地对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进行有效的全面调查,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结合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实际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尽可能地提高保护工作力度为居民正常健康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成文.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38(12):52-55.
        [2]王然,王研,唐克旺.国内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范研究综述[J].中国标准化,2012(08):105-110.
        [3]袁中宝,李伦亮.城市水源地保护与水源地城镇协调发展的规划途径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8(02):173-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