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 孙春玲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孙春玲 刘福海
[导读] 摘要:目前,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相对应的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也必须要随之跟进。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206
        摘要:目前,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相对应的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也必须要随之跟进。而在高职院校中,要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导,培养合格的人才,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便是要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只有充分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才能够将高职院校的整体教育质量提高,学生才会更好的成长。
        关键字: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
        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近几年扩充了一大批辅导员队伍。但是由于部分院校的盲目扩充,辅导员队伍中难免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如下:
        1.部分辅导员的思想认识有偏差。好多高职院校招聘的辅导员对象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这些大学生直接从学生角色转换为辅导员角色,并没有实际的学生管理经验,而他们在对待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时,经常套用他们本身在上大学期间被管理的模式,这就使得这一部分辅导员错误性的将大学本科的辅导员管理学生的模式套用到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忽视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带来的不同的差异,学生管理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2.高职院校辅导员总体年龄偏低。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总体年龄偏低,大多数辅导员的年龄都在四十岁之下。由于这批辅导员的年轻化,使得他们的人生经验积累不多,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也是由于辅导员的年轻化,他们的耐心缺乏,不能对学生进行更多的人文关心,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管理更加困难。
        3.部分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好多高职院校辅导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他们本身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与他们所带的高职学生专业不一致,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缺陷。而现在的高职学生的成长环境比较开放,他们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相对较强,思想也比较复杂。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1.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是弥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实需求
        对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来说,辅导员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在不断传递给学生,这不仅能够对学生日后能够顺利完成学业造成影响,从长远来看还会对学生日后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产生影响。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对于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因此,高职院校迫切需要一批职业能力高的辅导员队伍。



        2.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
        处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文化素养比普通高校的学生稍差一些,如果拥有一批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高质量全面发展。
        3.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可以保障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保证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层次有其一定的特殊性,这势必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不仅要讲授专业课,还要兼顾学生的思想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工作是学生工作的核心,他们不仅要教授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处理人际交往,如何选择职业,如何分辨大量的社会信息。通过辅导员的辛勤教育和正确引导,可以消除一些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温暖。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1.在选拔时要严把关口,增强社会的认可度
        要想培养一批能力高的辅导员队伍,首先要在选聘辅导员的时候做好选聘工作,这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在选拔辅导员的时候应该遵循严格的标准和程序,还要综合考虑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专业修养和文化修养等。同时,在对辅导员进行选拔时,还要考虑其对学生专业的了解,便于以后再做学生工作中寻找适合的切入点,对学生提出正确的人生方向。
        2.明确辅导员的职责,增强辅导员的责任感
        要想增强辅导员的责任感和工作职责,首先要制定相应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通过业绩考核方式监督评价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再次,通过利益激励机制和人文关怀激发辅导员的情感。高职院校辅导员面对的高职学生,随时都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这无疑会增加辅导员的负担,而通过补贴的方式会让辅导员以更温暖的、更实在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情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岗位责任。
        3.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保障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成长
        根据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要在一定的方面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比如岗位津贴、办公条件、通讯经费等,这就会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这样才会让高职院校辅导员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认可,他们才会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
        总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单纯期望辅导员靠自己的职业良心和无私奉献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并不现实,只有通过扩张性激励政策来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充分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才能够将高职院校的整体教育质量提高,学生才会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余飞海.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8).
        [2]刘丹丹.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现状、思路及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7(13).
        [3]马小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困境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