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应对民营施工企业紧急组建项目部的风险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蒋赞
[导读] 摘要:2019年一民企中标深圳市正本清源项目,103Km管线的造价4.37亿元,该民企从已有项目抽调管理人员20人外,对外招聘工程技术、施工管理、测量、材料、安全等管理人员达50多人,最终组建75人的项目管理团队。
        身份证号码:51102319750125xxxx  广东深圳  512800
        摘要:2019年一民企中标深圳市正本清源项目,103Km管线的造价4.37亿元,该民企从已有项目抽调管理人员20人外,对外招聘工程技术、施工管理、测量、材料、安全等管理人员达50多人,最终组建75人的项目管理团队。截止2019年末仅用8个月时间完成产值3.08亿元,达3850万元/月,在生产进度上取得骄人的业绩。
        关键词:民营企业;施工;经验教训
        前沿:2019年底大量劳务分包队伍竣工结算,项目过程管理中的问题集中爆发,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1、分包的授权手续不全,2、现场签证不规范,3、缺乏内部监察审计,4、缺乏凝聚力和公司认同感。
        一、分包的授权手续不全
        建筑行业的顽疾-层层多次分包在正本清源项目体现的淋漓尽致,超过10人以上的劳务班组都存在再次分包,有的达到三包、四包,造成项目劳务管理、劳务工投诉风险加大。
        1、项目部施工指令直接下发给各小区领班(二包),一包以此为借口不知情,要求项目部直接支付指令的费用给领班,也要求领班直接找项目部索要费用或支持其前往各政府相关部门投诉。
        2、材料领用人不是一包或其授权人,分包合同规定的材料超量处罚条款无法落实。
        3、劳务人员的进场、考勤、工资发放、退场手续由项目部办理,领班以此为借口声称直接为项目部提供劳务,要求项目部支付其施工费用。
        经多方了解一包未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将各小区的施工、劳务人员组织、材料领用等方面授权给领班,从而被有经验的分包利用。公司、项目部需进一步细化劳务管理、落实各项管理办法,如:
        1、落实一包授权制度,由一包将施工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发生的施工指令接收、劳务管理、材料领用等权限授权给领班。
        2、劳务工的考勤、工资发放需由一包、领班确认外,还需由一包出具委托函,委托公司代为发放。
        二、现场签证不规范
        正本清源项目2019年完成140多个小区,电力、通信、给水等各种管线交叉,施工难度大。同时也存在人工施工巷道,机械、材料到位不及导致窝工,停工待上级检查等情况,出现各种现场签证。
        现场签证审核时发现,部分施工员、管理人员未能实事求是办理,主要有:
        1、大量附图未能显示施工部位、日期、时间、构件(或沟槽)长宽高、旁站人员等;
        2、部分附图显示的长宽高与签证内容不符,如部分刚好站一个人的宽度签证为1.2米、1.5米。沟槽内无法放2条管的签证的宽度比3条管还宽等;
        3、工日签证未能显示劳务工姓名、起止时间、工作内容、工作量。所附图片人数与签证内容确定的人数明显不符。
        4、部分签证的时间跨越5天,10天,一个月的。更有甚者抽水签证一个小区一份签证,上百个台班的现象。
        5、完工后结算时分包才围着施工员、管理人员去确认签证,无法现场核实。
        6、前期梳理签证后,过段时间既然补充提供上百份签证。
        7、施工员、管理人员对需办理签证的认识不一。
        为避免施工项目出现现场签证风险,公司、项目需:
        1、规范现场签证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流程、内容、工程量计算、附图等要求,如:图片定位及时间,构件长宽高及量测办法,完成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量,人工/机械服务的起止时间、具体人员/机械,签证需一事一签,人工/机械一日一签,签证确认流程及时限。
        2、组织新入职或已入职施工员、管理人员学习现场签证管理办法,并留存学习记录。
        3、组织分包(含其施工领班)学习现场签证管理办法,并留存学习记录并承诺将严格按照现场签证管理办法执行,否则不予计价。


        4、分包每一周(每10天)必须上交已发生签证的清单(未完成确认流程的也需包含),并承诺上一周期发生的签证已全部包含并无遗漏(无签证的分包也需要承诺)。
        三、缺乏内部监察审计
        临时管理团队人员职业道德、执业能力各不相同,部分管理人员对现场签证、施工资料、竣工结算资料认识不到位,导致经济资料出现各种问题,对上无法根据提供的资料索赔,对下确认现场签证不严格等。
        为此公司应加强内部监察审计工作,并按项目、结算单由公司领导随机选取结算等资料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并对审计中发现问题形成审计报告、管理建议。
        1、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加快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建设,将内部审计机构放置于该组织中层次较高的级别中。内审机构的组织地位得到保障,才能更广泛、更便捷、更有力地开展审计工作。内部审计部门所属的领导层次越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也会随之提高。第二,审计部门直接对企业中的最高领导层负责。同时要保障在审计过程中被赋予的审计权力能得到有效的应用,才能在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的当下,通过加强对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开发和调动,使其充当管理层了解掌握企业真实的生产运营状况的第三只眼睛。第三,将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形成相互牵制的关系,而不是所属关系,从根本上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于投资者而言是为了辅助其更好地了解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而对于企业的职能部门而言则是起到了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2、完善人员配置安排
        首先,内审人员的工资报酬等利益相关安排应采用独立的核算模式以保障内审人员在面对问题时不受干扰。第二,企业的内审人员应是审计专业人才,要求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审计工作经验。最后,内审机构应该在企业的关键部门配备几名内审常驻人员,通过设置常驻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不仅能够节约内审人员的时间,还能够提高内审质量。
        3、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企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选拔专业人才和开展继续教育两种方式进行。一方面,选拔专业人才,企业单位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选取学历适当、知识结构全面以及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对企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开展继续教育,通过讲座和培训的方式加强对他们后期的考察与评价,努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
        3.3形成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協调统一的管理模式
        现代内部审计理论表明,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面对电力市场改革对电力企业内外部的冲击更需要通过有效的内部审计,发现、管控、规避企业风险,加强过程管理,评价风险治理效果。内部审计工作只有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相协调,才能真正参与到企业战略的核心管理过程中,分析风险因素,科学规划管理流程。
        四、缺乏凝聚力和公司认同感
        随着2020年春节的临近,一分包因提前获知其他分包的结算综合价,担心结算不如意,支持其下属27个领班抱团到业主、代建、劳动局等部门投诉,要求对原合同家已包含道路植筋、抽水、场地清理、场内材料倒运、安全文明等另行计价。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协调时,该分包强调存在合同条款问题,施工过程中多次向公司提出协商处理等,项目管理人员未向主管部门举例已按相同合同条款与14个劳务分包队伍完成结算并支付相应费用,反而附和并提及:
        1、合同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2、在管理过程中也向公司提出建议,公司未能采纳等等。
        导致业主、代建、劳动局等部门对公司的处理方法不认可,最终迫使公司一次又一次接受各种不合理诉求。
        为此,新建项目部除应团建活动外,还应定期举行培训,让新进员工对公司归属感、认同感。同时成立应急处理小组,由应急处理小组对外统一协调,减少对外声音不一致。
        参考文献
        [1] 饶仕才.论企业加强内部审计应解决的若干问题[J].财经管理,2016(4).
        [2] 熊春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