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线生产过程中清洗液的处理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黄亦杨
[导读] 摘要:在合金线的生产中经常会用到含有重铬酸钾的钝化液对产品进行钝化,在之后的清洗阶段,随着生产的进行,产品带出的钝化液会将清洗液(水)染成橙色,降低清洗液的清洗效果,现在大多采用更换清洗液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处理。
        山东济南 济南铁路局物资工业集团公司瑞通公司  250014
        摘要:在合金线的生产中经常会用到含有重铬酸钾的钝化液对产品进行钝化,在之后的清洗阶段,随着生产的进行,产品带出的钝化液会将清洗液(水)染成橙色,降低清洗液的清洗效果,现在大多采用更换清洗液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处理。本文提出在生产过程空闲阶段采用加药处理的方式进行清洗液净化,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污水处理的费用的目的。
        关键词:提高效率;节省费用;环境保护
        随着生产技术的日渐成熟、环保要求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合金线的生产的环保性、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原本的生产工艺中对产品清洗液的处理仅仅是简单的更换,与钝化废液一起进行处理,更换清洗液耗时长、费力多,并且低浓度的清洗液与高浓度废钝化液一起委外处理会产生大量费用。更改清洗液处理方式对提升整条生产线生产效率、促进节支创效具有重要意义。
        1.加药处理清洗液方案探索
        现阶段,合金线生产使用的钝化液主要成分为重铬酸钾和酸,清洗液中重铬酸钾的不断增多会对产品清洗产生不利影响,除去重铬酸钾并且不引入其他带颜色的物质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现阶段考虑到生产的成本和操作的可行性,确定了加药还原重铬酸钾,并将其转化为沉淀除去的方法。
        1.1还原剂对清洗液的处理情况探究
        在还原剂的选择上,我们选用工业中常用的还原剂氢氧化亚铁和亚硫酸纳进行试验,考虑到溶解性和性价比,选择碳酸钠作为PH调节剂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处理。在生产一周后,待清洗液充分沉淀,取两份等量清洗液上清液,分别加入适量氢氧化亚铁和亚硫酸纳,充分反应;加入氢氧化铁的试样溶液变为棕色,加入亚硫酸纳的试样溶液变为浓绿色;再分别向两试样中加入适量碳酸钠,静置;加入氢氧化铁的试样出现褐色沉淀,溶液变为无色,沉淀溶液比约为1:7,加入亚硫酸纳的试样基本无变化。
        1.2处理后的清洗液对合金线的清洗效果对比
        取等量处理后的试样上清液、水和废清洗液上清液,将表面洁净度相同的四根合金线头部3厘米浸入钝化液中20秒,取出后浸泡在4份测试液中,搅拌10秒后取出,吹干,观察合金线清洗情况。


        实验完成后,用氢氧化亚铁处理后的清洗液的上清液对合金线的清洗效果与水的清洗效果相同,效果较好;废清洗液上清液对产品清洗效果较差,产品上橙黄色残留物较上两组较多,若用废清洗液对产品进行大面积清洗会出现花斑现象;用亚硫酸纳处理后的清洗液上清液对产品清洗效果不佳,其自带的绿色对产品颜色影响较大。
        经过实验对比,可知氢氧化亚铁和碳酸钠对废清洗液的处理效果较好,由于碱液对黄铜表面钝化膜会产生影响,在工业生产中可用碳酸钙粉末替换碳酸钠,将溶液调节为中性,三价铁离子同样可以完全沉淀。运用这两种药品对清洗液进行处理,原料易得、反应迅速,处理后清洗液对产品清洗效果恢复如初,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进行运用。
        2反应沉淀的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直接进行加药处理要考虑沉淀与溶液的分离以及沉淀的排出。直接在生产过程中加入药品会使清洗槽底部产生沉淀残留,在超声清洗下清洗液变浑浊,影响清洗效果;若在清洗液储存箱内进行处理,沉淀同样难以排出,影响后续生产。
        对此问题我们选择改造清洗液储存箱,将其由原来的长方形平底改造为两个连通的倒锥形箱体,锥尖即箱体最低处安装水龙头,用于排放沉淀。待生产结束后,抽水泵关闭,清洗槽内的水回流至储存箱,将药品依次加入并搅拌均匀,半小时即可沉淀完毕,可在次日将底部沉淀放出,并适当补加清水。沉淀放出后可再次进行沉降处理,放出上清液,将沉淀干燥后找厂家集中回收。至此,此方法完成对清洗液的完整处理。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将废清洗液中的重铬酸钾降为三价化合物,去除了废液的毒性,同时产生沉淀废渣可集中回收,使生产更加环保,并节省了清洗液的处理费用。生产线改用此方法后,大幅减少了清洗液更换频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生产时间,对生产效率的提升有一定帮助。在当前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制造业企业要想实现发展、提高利润需要考虑自身工艺的改进,此方案的提出对于合金线的生产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兵,李亚男,蒋雯婷,等.混凝沉淀处理高浊高铁锰矿井水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1):141-146.
        [2]刘唯衡,刘劲松.氢氧化钙-石英砂共沉淀处理含铜废水集成系统研究[J].轻工科技,2019(1):88-89.
        [3]林琳.焦化废水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应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