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力式码头基床爆夯质量安全控制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张海龙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重力式码头基床爆夯质量安全控制已经成为施工领域的重点课题。
        浙江海建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重力式码头基床爆夯质量安全控制已经成为施工领域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基床爆夯过程的具体施工原理和实际施工工艺,论述爆夯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方式,阐述爆夯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方式。
        关键词:重力式码头;基床爆夯;质量安全控制
        爆夯属于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按照《爆炸法处理水下部分地基和基础的施工技术规程》作为作业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参数还是按照实际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取。最关键的是要求符合两方面,也就是安全控制方面和施工质量方面。安全控制方面彼此满足国家具体要求,根据重要安全施工目标应提升安全施工系数。针对爆夯的施工质量,按照理论计算结果,有效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满足预期的标准。因为施工过程里存在外部的干扰情况和各种影响因素持续提升,所以,应该在有效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合理的控制方式,加强爆夯工艺的实际施工质量。
        1.基床爆夯过程的具体施工原理和实际施工工艺
        1.1基床爆夯过程的具体施工原理
        药包产生爆炸过程中,将出现高温、高压等空气气体膨胀情况,在水中位置出现严重的冲击波现象和气泡脉动现象。上述强烈压力直接作用在对应的抛石体位置,导致抛石体棱角部分出现变形断裂情况,导致石块之间存在一定的位移,相对的具体位置出现变化,内部空隙体积不断减少,导致基床抛石体部分持续被压实。另外,药包爆炸过程中的能量有效转化为地震波形式,地震波导致抛石基床位置产生颠簸和摇晃情况,抛石基床能够在类似于垂直和水平方向持续震动的强烈作用下,促进原有的内部松散稳定结构直接破坏,内部石块出现产生滑动、转动、错位等现象,小石块不断充填到大石块彼此之间内部的缝隙里面,导致抛石体出现重新排列组合,促进密度提升,实现抛石体在具有更高荷载作业下的可靠稳定平衡。另外,因为膨胀气体出现的高压载荷,导致抛石体不断受到锤击作用,造成抛石体深入有效密实,实现基床密实的处理效果。
        1.2基床爆夯施工工艺设计
        (1)爆夯施工工艺设计思路
        为了有效满足基床爆夯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的要求,每段具体爆夯施工方式按照微差起爆的处理方式,彼此微差保持一定的间隔。根据设计图纸的实际要求,基床夯实率必须满足规定,同时起爆药包不断的中心位置至水面部分的垂直距离保持最小路径。
        (2)爆夯布药网格
        为确保爆夯过程作用有效均匀,达到爆后基床平整的目的,药包地实际平面布置情况应该按照正方形结构的网格开展布置,每一分段位置的实际第二次布药施工位置保持在垂直轴线方向上,同时与第一次布药施工位置按照均等进行差开。另外第三次布药施工位置在平等轴线方向上,同时与第二次布药施工位置按照均等进行差开。
        (3)爆夯施工参数计算
        按照爆炸方式,有效处理水下部分的地基。根据水的隔离作用和配重物自身的影响情况,药包实际悬挂高度应该超过药包半径的1.2倍。
        (4)药包配重情况
        为了进一步保证药包安放位置的可靠准确。在当地水流存在较急情况时,要求配重情况超过药包的实际重量,通常采取沙袋作为施工配重袋。
        (5)爆夯网络设计过程
        炸药等各类爆破器材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在开展水下爆破过程中,充分考虑炸药本身的实际性能、炸药本身的起爆感度、炸药本身的抗水能力和炸药本身的实际威力。通过传爆引爆等相关材料实施在深水环境中开展时,按照防水方面和起爆能量方面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另外,爆夯施工过程采取的具体防水乳化炸药应该满足基本的准爆标准。在选取传爆引爆材料过程中,尽可能采取防水能力和抗拉能力良好的高能双线塑料材质的导爆索。
        (6)起爆系统与网络设计
        为有效保证水下部分的爆夯药包实现安全准爆作业。在实际的起爆系统与网络设计过程中,采取高能导爆索材料的起爆药包部分。药包内部按照复式并联的方式进行有效排间安置,达到继爆管延迟的目的。通过电雷管引爆对应的主导爆索部分,进一步通过主导爆索传至对应的爆头部分。采取炮头印爆药包内部的电雷管脚线部分与起爆线部分实施相连。


        2.爆夯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方式
        2.1施工测量质量控制方式
        根据测量点位置的高程部分和轴线部分进行全面复核检查控制工作。结合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要求和施工技术要求,开展工程项目的施工后细致检查。 按照水工测深的方式,实施定位测量水深作业。同时,进行相关的测量记录工作。
        开展夯后基床断面部分的测量作业,基床面位置每隔固定股利,选取一个点进行有效测量。按照水工测深方式,实施定位测量水深作业,进行有效的测量记录,要求达到爆后基床基本保持平整的目的。
        2.2 布药控制作业
        检查药包部分及各类起爆材料,尽可能采取质量合格的优良产品。选取具有防水性质的炸药和各类起爆材料,施工药包根据设计进行制作,避免外包装出现破损情况。为有效防止施工药包中心半径范围以内出现的强爆炸作用直接粉碎或严重损伤表面块石的情况,应该确定科学合理的药包悬挂高度。根据布设网格内部的横向间距情况,在船舷位置上具体设置十分明显的警示标志,有效保证药包平面安放位置的可靠准确性。
        2.3网络准爆的保护方式
        实际设置于乳化炸药内部的导爆头具体要求炮头部分的折长度超过10米,对应的折次数超过4 次1对折的程度。同时导爆炮头位置采取胶布进行有效的两头捆牢扎固处理。
        导爆头部分与炸药部分的实际联结要求采取竹棒或者木棒材料,有效将导爆头部分轻轻地推入到施工药包直径范围内部。进一步将炸药部分和导爆头部分彼此压紧,采取麻线有效将引出线部分与药包塑料袋口位置进行扎紧。爆工在开展搬运或装药过程中,不允许出现提拉引出线的操作。
        电雷管部分的引线端位置在没有完全安置起爆器设施和爆区没有完成清场作业前,不准出现接在药包主导爆线上的作业。在完成检查药包主导爆线部分和支导爆线部分的搭接处理合格后,进一步接入对应的电雷管设施。另外,在实施起爆前采取专用地爆破作业检测仪表设备,全面检测已经完成连接的各方面起爆网络线路。
        3.爆夯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方式
        3.1明确爆破安全技术参数
        按照爆破施工安全规程中的具体规定,要求一般建筑物本身的爆破地震可靠安全性必须符合安全震动速度方面的具体要求。在水深位置没有超过8米的深度开展水下爆破过程中,水中出现冲击波的实际最小距离根据具体的炸药量开展计算,根据水中裸装药的施工方式,计算对人员出现的水中冲击波情况最小安全距离和对施工木船存在的最小安全距离,以及对铁船存在的最小安全距离。
        3.2安全作业警戒范围的实际确定
        为了有效确保项目施工安全,进一步详细规定了施工安全警戒的实际范围,包括陆域位置上爆炸震动过程的安全警戒线距离、水中存在冲击波
        安全警戒线距离以及对水中各类人员距爆源存在的安全警戒线距离和对船舶距爆源存在的安全警戒线距离。
        开展爆破作业时,采取警报器设施,进一步警告现场范围内的全部工作人员。其中,警报信号主要涵盖警报旗部分和声响警报器部分。
        如果出现爆破警报时,在正式爆破前12分钟的时候,采取悬挂黄旗的方式进行警示。在正式爆破前2分钟的时候,采取悬挂红旗的方式进行警示。如果警报全部解除,正式拉下红旗进行告知。如果存在盲炮情况,在实际处理盲炮过程中依然采取悬挂红旗的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示,在开展基床爆夯施工的实际过程中,选用了有针对性特点的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方式,全面提升基床爆破夯实的实际施工质量,满足了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翔. 重力式码头基床爆夯质量控制与安全控制[J]. 工程爆破,2004,10(4):85-88.
        [2] 陈楚南,张建勋. 重力式码头块石基床的水下爆炸夯实技术[J]. 水运工程,2007,(10):36-39.
        [3] 罗华玲. 爆夯技术在重力式码头基床施工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