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鱇鱼良白鱼种群保护及人工增殖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李彦贵
[导读] 摘要:自鱇鱼良白(又称抗浪鱼)鱼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后,历年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该类鱼种的保护工作。

        玉溪市三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与工程管理中心
        摘要:自鱇鱼良白(又称抗浪鱼)鱼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后,历年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该类鱼种的保护工作。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的相关保护措施虽取得了一定效果的,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实际,就抚仙湖抗浪鱼白鱼种群保护以及人工增殖相关问题展开探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抚仙湖抗浪鱼;种群保护;人工增殖
        抗浪鱼是抚仙湖的特有鱼类,肉质细腻、肉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但随着太湖新银鱼的的入侵以及人们不节制的捕食,抗浪鱼的数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曾到了灭绝的边缘【1】。为此,市政部门采取强有力的保护与相关增殖措施来增加鱼群数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下面就抚仙湖抗浪鱼白鱼种群保护策略方法做具体分析。
        1水库移植鱇鱼良鱼的经验与成果
        抗浪鱼属于抚仙湖中的特有鱼类,十分稀有珍贵。但在环境、人为等各类因素的影响下,自上世纪90年代起,抚仙湖中抗浪鱼的数量就急剧下降。为挽救该生物群种,各级政府以及水产工作者、当地居民前后尝试了多种保护与增殖方法,如在水库中投放苗种、亲鱼、受精卵,希望能在水库中成功移植抗浪鱼,让抗浪鱼鱼种能成功存活下去。但由于水库环境不是十分适合抗浪鱼,因而成活率低,并且能够存活下来的少部分抗浪鱼虽生长良好,但不会自然繁殖,无法达到增殖目的。在做了上述实践后,相关人员总结出,要想促进抗浪鱼鱼群增殖,就必须结合抗浪鱼的生长习性、生活习惯,为其创造出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基于这一认知,政府部门以及水产工作者探测出位于抚仙湖周围的碧云坝水库,地理位置优越、水质良好,山涧水长流,并且还有地下龙潭水,十分适宜抗浪鱼生长繁殖【2】。
        据相关资料记载,2001年~2003年间,由江川大众渔业公司于碧云坝水库投放了抚仙湖沟洞中采集的抗浪鱼亲本以及自然受精卵。此次投放中,抗浪鱼的存活率较高,且鱼儿长势良好,并且可以自然繁殖。在向鱼群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后,碧云坝水库中的抗浪鱼群很快成为优势种群。此次人工增殖实践的成功,改变了抗浪鱼只能生活于抚仙湖的看法,让人们看到了人工养殖抗浪鱼的可能性。进而也激发了一大批渔民参与到抗浪鱼的养殖工作中,为抗浪鱼鱼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保障【3】。
        2抚仙湖鱇鱼良白鱼种群保护及人工增殖中的问题
        2.1盲目移植现象
        抗浪鱼肉质细腻,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因此相较于其他普通鱼类,抗浪鱼的市场价格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渔民们看到可以人工养殖抗浪鱼后,均纷纷参与到“养鱼热潮”中。但是在投放受精卵前,渔民们却没有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养殖计划,对抗浪鱼养殖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不了解。如不了解抗浪鱼对水质的要求,对水体环境的要求,不了解水库、水坝的实际水域环境。存在严重的盲目养殖现象,因而养殖成功率低【4】。
        2.2成活率低
        集群产卵是抚仙湖抗浪鱼的一大种群特征,是它们习惯的产卵方式,但也是造成抗浪鱼鱼群数量减少,濒临灭绝的一大原因。当集群产卵后,卵粒容易因积压而造成腐烂,亲鱼因挤压而死亡,最终成活率较低。正常情况下,4~7月是抗浪鱼的产卵汛期。当亲鱼发情时,会选择有水草与流水的地方聚集,当遇到降雨或山洪水时就集中产卵。产卵结束后,如果降雨停止或山洪水减少,那么鱼卵就会因无流水而死亡,亲鱼也会被困死亡。
        2.3难形成产量
        移植到一些水库、水坝中的抗浪鱼虽然有一部分能发育成熟,自然产卵。但由于其卵具有粘性,需要潜水砾石或水草粘附,并有流水才容易孵化。而水库与水坝中的水源多为雨水,水体的流动性弱,水体环境封闭性强,导致鱼卵孵化率低。
        2.4防偷防盗难度大
        抗浪鱼市场需求的,价格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渔民会作出偷捕行为。并且抗浪鱼喜欢集群产卵,捕捞较为容易,因此防偷防盗难度大。
        3抚仙湖鱇鱼良白鱼种群保护及人工增殖建议
        3.1加强管控,有效保护
        要想保护缓解抗浪鱼濒临灭绝的危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就需要为抗浪鱼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繁衍条件,进而实现对抗浪鱼的有效保护。具体如,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抚仙湖以及周边水库、水坝的保护,避免水质污染,营造良好水体环境。其次是通过科学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促进民众思想观念转变,促使民众自觉参与到抚仙湖抗浪鱼保护事业中来,减少偷捕偷盗行为,有节制的捕捞抗浪鱼,均有利于缓解抗浪鱼种群数量大幅减少的危机,让抗浪鱼能够更好地生存繁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相关规定,抚仙湖管理机制应制定抚仙湖渔业发展规划、捕捞控制计划,规定捕捞方式和网具规格,登记、检验渔业船舶,发放捕捞许可证、垂钓证,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等,坚持自然增殖和人工放流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发展抗浪鱼等鱼类,引导渔民科学捕捞,进而达到增殖目的【6】。
        3.2科学规划,规范移植
        在将抗浪鱼移植到水库或水坝中时,为保证移植的成功率,因先对水库或水坝的水质、水体环境进行监测分析,确保目标水库水质清爽,并且有流动水源。
        在水库各方面条件满足后,可选定投放时期向水库中投放亲鱼或鱼种,以保证抗浪鱼的成活率。为提升移植成功率,在移植前,还要进行清扫工作,待长造出良好生存环境后再投放亲鱼或鱼种将更有益于鱼儿成活。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石灰对水库、水坝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减少水库中的潜在威胁。此外,还要对水库中存有野杂鱼彻底进行清除,为抗浪鱼创造良好的繁衍环境。因投放亲鱼或鱼种后,野杂鱼会以抗浪鱼的鱼卵、鱼种为食,导致抗浪鱼产量难以提升。
        3.3发展配套设施,促进增值
        若条件允许,还可在水库水坝(除抚仙湖以外)尝试修建配套鱼池,以推进抗浪鱼养殖增殖工作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如在建设起相对完善的养殖与保护体系后,就能更为顺利地开展苗种培育工作,保证水库增殖放流苗种充足。并且还能将水库中待上市的半成品鱼捕捞转入池塘催肥,改善鱼塘条件,提高整体效益。此外,人工增殖抗浪鱼的前提是有一支高能力、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因而相关部门还需建立起科学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各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通过理论培训、实践锻炼等措施培养一批从事野生经济鱼类驯养繁殖工作的技术骨干与管理人员,为各项工作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3.4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恢复抚仙湖鱇鱼良白鱼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保护抚仙湖鱇鱼良白鱼,还应采取人工增殖放流举措,通过合理的养殖与驯养、放流,增强抚仙湖鱇鱼良白鱼种群数量,恢复恢复抚仙湖鱇鱼良白鱼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工作时, 采用模拟自然产卵环境的方法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在进行人工养殖时,先对鱇鱼良白鱼的生物学特性做了全面了解,并对其的喜好等做了研究,明确了该鱼种在产卵时会选择山泉、湖岸溶洞等处,有细砂与风浪拍击的浅水砾石滩产卵。因而在人工养殖时,也需为其创造了适宜的生长与产卵条件。人工养殖水库的水源为溶洞水,辅之以抚仙湖水,水质良好,无杂质且透明度高。之后是对亲鱼进行两年左右的驯养,确保其体型、健康状况等均符合繁殖要求。为提高增殖成功率,人工养殖时要为鱼群人工模拟出适宜的产卵条件。人工堆积砾石、沙滩,抽取湖水冲入鱼池,制造水流等,以保障外部环境条件有利于产卵。产卵后,要在水库中加入新水进行孵化,水流不能过大,微流水即可。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养殖与放流有利于增加鱼种种群数量,有利于恢复抚仙湖鱇鱼良白鱼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在2018年开展的雷霆行动中,2月7、8、12日在抚仙湖放流成鱼5278公斤(其中抗浪鱼3427公斤、抚仙金线鲃20.63公斤、抚仙四须鲃109.83公斤、云南倒刺鲃1548.14公斤、杞麓鲤172.4公斤),折合尾数为30万尾。
        结语
        综上所述,抚仙湖鱇鱼良白鱼种群保护与增殖工作不仅关系到生物的多样性,还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因此针对抚仙湖抗浪鱼濒临灭绝问题,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应在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探索构建科学可行的抚仙湖鱇鱼良白鱼种群保护与增殖模式,让本地优秀鱼种得到保护。
        参考文献
        [1]李密康.澄江县抚仙湖抗浪鱼人工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基层农技推广,2015,3(02):86-88.
        [2]付云焕,成军.“抚仙湖水生生态与鱇鱼良白鱼种群保护及人工养殖开发”项目圆满收官[J].云南科技管理,2011,24(02):68.
        [3]贾艳菊,陈毅峰.不同营养状态水体对䱗和鱇鱼良白鱼肝脏酶活性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11,32(01):99-104.
        [4]付云焕,成军.狠抓科学研究及成果推广 提高“三湖一海”水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J].民营科技,2008(08):95.
        [5]杨君兴.云南抚仙湖鱼类的若干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湖泊环境的适应[J].动物学研究,1994(02):1-9.
        [6]杨君兴.云南抚仙湖鱇鱼良白鱼若干生物学特性的形成和演化及其与湖泊环境演变的关系[J].动物学研究,1992(04):353-3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