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金融化视角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张坤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对金融领域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中环天仪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对金融领域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传统经济金融视角中,一直以金融化发展对经济起到的作用为发展重点。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实体经济在逐渐出现金融化问题,为我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对我国金融产业结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和研究,对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分析研究;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发展视角
        一、概述
        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形势在不断改革,金融与实体经济也在不断变化,近些年来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资金支持。通过相关资料显示,在资金流通过程中,所使用的现实货币和资金管理以及与资金有关的经济来源等,都对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因此经济金融化是指经济发展形势所表现出来的金融形态。
        二、我国金融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根据现在已有的数据调查表明,近些年我国整体金融行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提高,金融行业的发展更大程度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先进的网络技术使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就业得到缓解,同时使流动性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市场内部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使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实体经济,逐渐向网络交易进行转变,为我国市场经济做出贡献,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等诸多问题,但经济市场具有一定风险性,也会导致实体经济资金断链等情况发生,这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因此,我国金融产业在向现代化、智能化、科技化等方向发展,同时需要合理有效的控制好资金成本,使金融实体经济在健康并具有程序化的条件下进行,确保我国市场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下去。
        三、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3.1金融市场中实体经济效益的下滑
        目前我国仍以实体经济为主,金融行业可以提供便利的服务,在扶持经济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部分金融企业管理和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金融企业在服务工作中,偏离了扶持企业的意义,以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为主,从而对实体经济没有起到帮扶作用。使矛盾不断突显出来,令实体经济产量不断下跌。产业空心化状态越来越严重,致使实体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现象。
        通过调查可知,现如今我国经济市场中的中小企业占得总量85%左右,由此可见这部分中小企业为我国就业以及经济发展做出了莫大贡献。所以,实体经济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在实体经济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便是金融工具。所以,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应该不断提升金融市场的服务质量,让相关财政措施与金融工具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我国实体经济高速发展。但在金融体系实际发展过程中,却常常出现金融市场远超于实体经济的现象,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市场泡沫问题,即资产交易价虚高。部分企业或者高管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在金融市场内进行股票交易套现,严重干扰了我国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此外,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金融体系过分依从,致使一系列金融风险不断扩大。
        在业内,通常说的割韭菜,其意为一些大型上市公司为了获取现金,通过一系列违法股票交易来完成。这样将会严重干扰股票市场的规范性。并且这部分企业通常会肆意炒作股票价值,使得股票交易价格严重虚高,远远偏离其实际价格,最后股票市场将会出现泡沫现象,进而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稳定发展。此外,过分依赖于金融经济同样会致使国家经济脱轨,会令实体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因此,对于金融工作人员来说,应该始终遵循行业操守,要认真分析企业的实际价值,坚决避免任何炒作行为发生,降低金融市场资金流动的风险性。
        3.2经济金融化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经济金融化趋势愈加显著。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可知,一些部门应该抱有开放态度,不能抵制互联网金融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渗入,在充分了解市场参与者以及实体经济的真实信用情况下,金融体系是可以稳定运行的。

在这过程中,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金融可以充当辅助角色,通过分析企业金融交易信息以及实际征信情况,能够进一步发现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的避免这些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现代金融体系良性运转。而国家政府方面,应该陆续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相关企业,以此来促进金融企业服务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此外,深入研究各种金融产品,能够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对于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管控力度,不断引导金融市场,使其逐渐趋于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繁琐,具体而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现阶段,随着金融系统逐渐趋于成熟,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言,由于获得庞大的资金扶持,保证企业可以稳定、顺利发展下去。通过对资金的利用,可以不断加快相关产品的孵化速率,同时还能不断对相关技术进行创新,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具备先进的技术与良好的产品才能占有一席之地。相对而言,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后,反过来还能促进金融体系稳定发展。通常,金融杠杆很高,意味着新体制的金融体系将要诞生,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认识该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实体经济的真实发展情况,进而为企业后期融资时,尽可能规避一些风险,保证企业可以有序发展下去。
        四、经济金融化视角下的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
        从学术角度分析,“金融化”一词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20世纪初关于金融研究虽然未明确使用“金融化”一词,但是已经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了金融资本对经济支配影响的现象。接下来,文章将从经济金融化视角对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4.1经济金融化处于合理范围内促进经济发展
        试想,一旦金融发展速度与金融化的程度,二者并列于经济结构合理的框架中,经济的发展速度不言而喻。但如果超出这个框架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会受到严重打击。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打击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就经济金融化对我国影响这一问题上,相关领域人士纷纷给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其观点大不相同,部分学士认为,首先以往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资源配置方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次不断扩大收入与分配之间的差距。最后,由于金融化趋势愈加明显,企业股东权利不断提高,公司的投资行为发生巨大改变,进而便会调整一定的利润分配方案,在这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对于财政预算的限制也有了较大调整。
        4.2金融经济融合的正面和负面作用
        对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言,归而言之最后一定会到实体经济上。并且,会对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造成巨大影响,同时还会调整相关经济结构。这样,经济发展便受到正面的影响作用,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极大程度提高了就业效率,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这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从长远角度看我国经济金融化发展可知,既要确保经济运行的质量与真正效益,还要促使经济与实体经济二者的平衡性。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分析可知,二者之间的关系相对复杂,既互相限制又相互促进。因此,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应该保持辩证态度去看待问题,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要善于发现主要矛盾,并且还要严谨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同时要站在科学的角度上看待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正面作用,还有负面影响,如过分依赖金融系统,使得实体经济出现种种问题等,最明显的问题莫过于因为金融杠杆率过高造成的一系列泡沫现象等。
        参考文献
        [1]田新民,武晓婷.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基于经济金融化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9(02)
        [2]李正伟.金融价值论视角下的中国经济金融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0(01)
        [3]杜书云,田申.房价波动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OL].经济经纬,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