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李俊
[导读] 摘要:本次研究以园林景观为主题,探讨与其景观构造密切相关的园林景观设计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本次研究以园林景观为主题,探讨与其景观构造密切相关的园林景观设计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具体论述中,结合现阶段园林景观设计的实际需求对其进行了一般性概述;然后,对传统茶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之中的融合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措施展开讨论。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元素;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现代城市规划中对于与城市居住主体相关的公共空间设计非常关注,因而形成了以审美与公共活动相关联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比较各国与各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发现,在环境营造与景观构造方面,既要保持整体上的一致性,以满足视觉审美的基本需求,也需要从局部进行具有特色属性的景观元素设置,从而传达与该城市或区域特色相统一的园林景观设计意图。下面结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情况对主题进行阐述。
        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概述
        就整体上的历史发展观察,现代文明进程中的主要特征是趋于联合,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或者“和谐共存”。当这种观念成为普遍性的概述时,对人类的生存模式与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它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而言,当前更加注重现代园林景观环境的构造,以确保它的在整体环境中起到宜居作用与温馨的凝聚功能。具体而言,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加注重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同一性”,更加偏重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诗情画意”。这种田园牧歌式的追求象征着人们对于多元融合的需求,因而促进了传统文化基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多样传达,包括材料方面选择、文化历史韵味的渗入、自然风情的相接等。
        2、传统茶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性
        2.1传统茶文化及元素
        茶在中国具有悠远的历史,饮茶不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现存于世,且通过与茶产品相关的整个“生产制造工艺”与“茶文化”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从构成茶文化的元素分析,它以历史意义上的茶的产地,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茶的物理特性,并以“茶道”的体系化构建,使茶文化的各种元素获得了系统化的传承。随着这种茶文化的普遍化传播与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特呈现,茶文化元素被赋予了多种多样的品质,如同“梅、兰、竹、菊”一样,茶也代表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统一的特有的品质。比如,茶文化元素中的功能特性,首先与养生的理念密切关联,代表着绿色与健康;茶文化元素中的审美特性,与作为表现方式的茶艺息息相关,呈现了一种“行为艺术”,代表着更高意义上的文化内涵。尤其是那种茶文化元素与自然元素之间的和谐匹配,使“源远流长”与“上善若水”的文明持久性基因得到了深远的传达,使得任何与茶相关的元素都联系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非中断性,因而担保了“传承与创新的和谐”。
        2.2传统茶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性
        传统茶文化及其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融合性,一方面表现在二者共同具有的属性特征;另一方面表现在二者独特的契合特性。以共同属性而言,茶文化及其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共同继承着中国传统中的文化基因,在生活方式中,茶文化是饮食文化中的一个方面,是养生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园林景观设计所产生的实物场景,也是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而在这种场景中通过身体的运动与心灵的涵养,进而达到延长生命、培养性情的目的。因此,茶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共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在更为具体层面,将它们以生活方式的形式展现成了现实性。从契合特性方面观察,茶文化属于一种主体行为,而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构建一种开放空间内的客体环境,而主体行为的实践离不开客体环境的约束,客体环境的发生作用,也依赖于主体行为的参与其中。所以,二者既可以在审美的层面实现契合,也能够在更为具体的层面实现契合。比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茶园小憩”主题设计,就能够形象的体现这二者的契合性表达。


        3、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理论的层面,传统茶文化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存在融合性,也具备更高意义上的统一性或契合性。这种理论预设为其提供了融合实践的可能性,换句话讲,通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传统茶文化元素,可以更好的促进园林景观设计向品质化的方向发展。
        3.1在设计理念方面转换性应用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偏重“回归自然”,而传统茶文化元素,即是“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产生的一个成果,因而将这种成果做进一步的分析,就可以发现,要将传统茶文化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首先需要在设计理念方面进行应用实践。具体而言,就是要将茶文化元素中的“绿色理念”转化为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使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主体参与”,进而使园林景观设计满足人们的公共生活空间“自然休闲”的需求。从落实层面讲,可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针对生态环保理念,对接性的引入“茶园元素”,尝试融合“茶艺元素”、“茶道元素”,进而为形成更加具象的“园林茶园休憩区域”、“园林茶艺雕塑小品”,以及“园林茶道文化广场”等主题。
        3.2在设计形式方面的突破性应用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对于“和谐”非常关注,它的实质是要让周围的所有景观成为一个审美视角内的舒适区域。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利用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山水与绿植”之外,还需要在形式方面突破原有的设计局限,进而使造型化的意图,转向与现代行为艺术或表现主义相适应的“动态形式”。建议结合茶文化元素中的“流动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隐性因素与显性因素进行协调处理,进而实现形式突破。比如,茶文化中具备“源远流长”的内蕴,那么就可以将这种意象化的表达手段,转化为视觉审美方面的具象化景观。比如,通过“茶壶造型”与“喷泉景观”之间的元素融合,就可以突破性的设计出富于流动形式的园林景观。
        3.3在设计意境方面的营造性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可以“千娇百态”,也可以“恣意汪洋”。所以,在这方面可以将茶文化元素中的“写意风格”引入到园林景观的场景营造之中。比如,茶文化讲求的是“慢”、“品”、“重复”,就可以把这种元素特性营造成园林景观中的“雾化效果”,当前使用一般性的雾化设备,安装到景观相应的位置即可实现;或者营造“慢节奏效果”,在园林隔断、材质、水体、墙体色彩方面进行一些设计构图方面的处理,进而产生此类效果,这方面可以参考杜聿明先生设计的“苏州园林景观”等营造性场景。尤其是在设计形式方面,对“视错觉”方法的使用,也能够运用茶文化元素构成中的材料、色彩、形状、肌理等,实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茶隐茶现”。
        4、结束语
        文明程度越高,对于表达文明程度的手段需求越多。因此,多样化的园林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传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资源优化配置的层面,传统茶文化元化,可以满足“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凭借传统茶文化元素的融入,可以在更高的程度上,突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写意因素,从而构建与现代人追求的“诗意的栖居”目的相一致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张娜,廉婕.基于3DMAX的交互式建筑园林景观漫游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20,43(3):36-39.
        [2]陈丽.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1):88-89.
        [3]刘和存.数字媒体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评《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J].中国食用菌,2020,39(1):后插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