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园本教研制度建设初探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9期   作者:赵燕妮
[导读] 园本教研是促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教研制度是激活教师潜力的保障机制。如何通过园本教研深化园所特色课程建设,如何让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特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真正受益,又如何在特色探索之路上帮助教师实现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联勤保障部队机关幼儿园 湖北 武汉 430019

        园本教研是促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教研制度是激活教师潜力的保障机制。如何通过园本教研深化园所特色课程建设,如何让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特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真正受益,又如何在特色探索之路上帮助教师实现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引导不同年龄、不同经验、不同起点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专业成长,丰富年轻教师教学教研经验,激发年长教师教研活力,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在已有的《园本教研制度》《教研学习制度》《教研组活动制度》、《教研资料管理制度》等的基础上,补充创建了“智慧教研制度”,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展开。
        一、实行温故“知”新教研制度
        实现教师知识优化互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拓展教师通识性知识,丰富教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进而引导幼儿拓宽探索广度,我们进一步细化学习制度,创立了知识储备、阅读分享好书推荐、热点话题征集制度等。
        我们在师幼共读图书馆内投放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书籍,如国内外名著、政治经济类书籍、美食烹饪、课程构建等,并将每月最后一天定为教师图书交流日,倡导教师不断学习与思考,不断反思和改进教育实践,不定期开展同年级组的知识竞赛活动。
        在阅读分享制度中约定开展“阅读分享会”活动,请教师们讲讲自己读书、教育中的感受与想法,交流感悟,荐自己所读、说自己所感、享自己所思,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教师归纳总结、提炼表达的能力,实现教师间资源共享;开展“全园阅读活动”,邀请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参与到阅读日活动中,提倡教师把读与教、读与研结合起来,约定每周二次阅读活动师幼共读。各班级设立共享阅读区,并与其它班级协调交换书籍,拓展阅读资源,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感悟与反思,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做好读书笔记,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篇阅读心得。
        教研不仅是教学问题反馈解决的过程,也是教师们进行观点碰撞的过程。不定期开展“热点话题征集”活动,结合当下热点事件或幼儿发展实际,由园长、教研组长、教师、保育员提出具有共性困惑或研究价值的问题,如“部队资源可利用的文化与物资资源有哪些?”、“如何将特色融合渗透于区域活动?”等,让有兴趣的、乐于讨论的老师们进行辩论和交流,自下而上形成教研活动的热点话题库,使教研活动更具时代感,满足特色办园课程体系的实际与幼儿的需要。
        二、创立怡“情”悦性教研制度
        让教师全情投入,致力于找到内心幸福感。为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愿望,我园创立了特色带动制度、伙伴协同教研制度、结对帮带教研制度,让教师在积极的情感表达人际交流中,在融洽和谐的研讨氛围下,更轻松地参与教研活动,体味教研的幸福与快乐。
        (一)特色带动制度约定立足特色课程开展师幼特色活动
        我们组织“特色课程”教研组成员参加警卫连组织的军训活动,在军训活动中进一步感知部队纪律文化、团队文化,充分利用部队资源,开展幼儿的参观军营、走进科室、特色角色游戏活动,老师们在活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了军人作风纪律、军人意志品质、部队人文资源并作为特色课程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我们梳理出军人39条特点,并结合指南制定出3-6岁幼儿爱军学军培养的目标。
        在进行“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教研活动时,我们改变了以往的研讨方式,我们请来了家长,教师、幼儿、家长一起设计小兵对战游戏主题、制作玩具、选择分配角色、布局阵地,进行有着浓郁部队特色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快乐参与、互助合作,教师们也收获了角色游戏中支持的策略。
        这些特色活动推进教研实施及实效开展,在对幼儿团结、勇敢、合作等品质的培养起到强力助推作用,通过创、评、研、促,形成了幼儿园特色活动五大领域园本教材和体育游戏集,这些特色成果在省园本研究优秀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
        (二)伙伴协同制度促成员间互动交流
        我们根据教研主题组织各种教研游戏,让教师们结伴放情参与,教师们在游戏时乐在其中,游戏后静静反思,游戏中的组织策略、引导技巧及规则如何制定很多奇思妙想跃然而出,自然而然就有了感悟与提升。
        我们引入“茶文化”, “花点时间园艺设计“”活动,老师们走入古朴、自然的茶艺区,闻茶香、品茶味、悟茶道,分组分享养花心得、摆花技巧,活动中教师私语讨论、畅所欲言,度过香茶、鲜花与教研活动同步浸润时光,老师们少了研讨工作时焦躁畏难的情绪,多了“静待花开、智慧面对”的心境。
        (三)师徒结对制度助力年轻年长教师交流融合互补
        为充分发挥年长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我们请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较强的教师与积极上进,力求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师傅树立全方位指导的思想,对徒弟的师德师风、教育能力、业务素养等进行全面帮带,如指导徒弟制定各项计划、审核教案等,建议每月指导听评半日活动一次,师傅每学期至少为徒弟指导一节示范课,每学期指导不少于四次(包括示范活动、区域等),发挥“师徒结对”更大的效能,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创建精“意”覃思教研制度
        助教师精益求精,创新教研模式。我园在开展教研工作中注重三个关注,一是关注教研制度和创新落实。二是关注以研促思,推动教师教研水平。


三是关注教师探索灵活研讨方式,促进教师成长。我们精心研究深入思考教研制度中需纳新吐故的方面,进一步提升教研活动中的创新意识、自主意识、反思意识以及教研组长的服务意识,我们在原有教研学习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分层培训制度、分众教研制度和教研组长合力联动制度。
        (一)实行教师分层培训,倡导做特色教师
        我园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教师团队,呈现出布局均衡、经验互补、团队共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加快教师队伍发展,我们建立分层培训制度,促教师个性化成长。对工作1-2的教师进行一对一帮带;让工作满3年以上的教师每两年一次轮流到其他园交流学习、代职锻炼,选送骨干教师赴幼教先进地区进行培训学习,带职进修;让有特长的教师去参加个性化培训;邀请省、市幼教专家来园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题授课辅导。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教师结合教师的需求制定不同内容的培训计划,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开展外出培训与园本培训相结合的群体式培训、引领式培训、现场式培训。
        在教师队伍提升上,我们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一批教师;保障资源供给,激活一批教师;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一批教师。帮助教师能沉下心教研、走出去学习、坐下来思考、钻进去实践,实现教师专业素养、教师队伍培养的双提升、共发展。
        (二)尝试分众教研模式,享能力创生式教研
        我们把有相同点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分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将年轻教师组合在一起,采用情境模拟、你说我做等方式开展活动,扩展参与交流互动的教师范围;以骨干教师群体为核心组建群体运用信息解读、问题陷阱等方式开展活动,引导教师立足实际、力求创新,追求新发现、新结果、新经验,敢于提出新途径、新方法、新策略,更好地用创新的观点来创新我们的教育,收到预期的收获;鼓励相同兴趣的教师组合在一起,比如喜欢绘画、音乐、手工、种植的;把研究方向相同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如研究园本特色课程、体育活动设计组织开展的……在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研讨中,丰富教研组长培植的途径与方法,实现了教研团队的共同成长。
        分众教研模式优势
项  目 特  点
学习氛围 以成员为中心,小组互学
主持模式 组长轮值、换位互动
主题确定 依专业标准、发展需求产生
分众方式 随教师专业化水平动态变化
群体对象 自主选择、自由抱团
组织者角色 有价值地发问,引向深化
(三)强化组长联动意识,把握研究方向与互动步伐
        在组长合力联动制度中约定教研组与组之间联动共进、增强交流,发现好方法、好形式、好内容、好组员,让大家在发现相同教育情境、相同困难问题、相同实践体验时,共研、互通、共鸣共进。保证教研活动有固定时间表、有不同地点、有重点内容、有多种方式,确立教研活动基本流程,规范园本教研活动,明确每次教研活动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活动中运用“四步骤”即提出疑问讨论问题、共享信息知识经验、提出建议协商解决、赞同观点取得共识,给予教研组长可操作性的组织教研活动方法,聚智慧,发挥教研组的团队力量。解决“纸上教研”、 “教研组长独角戏”、“要我研”等问题,使教研组成为教育创新的舞台,使创新精神成为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开展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的教研组活动,努力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智慧解惑的学术氛围。
        四、落实知“行”合一教研制度
        深化“爱军学军”特色课程研究,健全教研评价机制。为保障实践研究的落实,有效地组织教师深入研究,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的教育理论,力求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确保教研实效。我们确立了行动研究教研制度、爱军学军特色课程制度、教研文化评价制度。
        我们采用网络教研、微信教研、主题教研、家园同研等多种形式组织教研活动,开展同课异构、一课三研的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自身特点,在教研活动中交流活动设计意图、目标、材料准备要点、过程把控重点,并选出优质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共研过程,帮助每位教师共享有价值的教育策略。
        爱军学军特色制度的先行,活动时间的保障,让我园初步形成了我园“爱军、学军”特色课程体系:每班每周二次五大领域特色活动;每月一周安全教育活动;每学期一次军人家长入园互动活动;每年一次走进军营体验活动、亲子外出活动、军事特色运动会。
        实行教研文化评价制度,从教研过程和教研效果两个评价维度,展开对教研组文化的评价,从教研计划的制定、组内教研活动的开展、园级展评的实施、经验材料的整理、展示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设立智慧教研组奖、组域共建教研奖等,本着融合性、实效性、全员性、共进性原则,倡导教研有鲜明特点、有明确文化建设目标地发展,并在评价中发现“知”与“行”的互利成果,进而引导教师在过程中自省问题与不足,教研最大的收获是教师智慧的增长,是教师自我价值的提升,是教师实现理想的阶梯。通过知情意行教研制度的实行,教师们的教研热情大大提升,各教研组初步形成本组的教研个性,同时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积极性和创造性,张扬了教师们的个性与特长,使不同年龄、不同经验、不同基础、不同爱好的教师共同投入到教研中,培植幸福细胞,加注教育正能量,品味智慧教研成果,享受快乐教研全过程,并在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在后一步教研制度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园所特点发展要求、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继续完善、充实、修订、细化教研制度,尝试构建园本教研制度化科学管理体系,在砥砺前行中和孩子一起不断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1]崔岚等主编.如何当好教研组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江霞.如何组织开展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神州,2015.
        [3]沈心燕.教研支持方式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