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内的人民群众生活节奏比较快,人们希望可以拥有轻松和绿色、环保的空间,释放出日常生活、工作压力,有着较强的艺术感园林绿化工程,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所以,我们的设计人员还需充分注重植物造景设计,注重对园林绿色植物的应用,全面的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效果。下面就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探讨园林绿化施工和园林种植设计,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园林绿化;种植设计;植物
前言:种植设计作为园林绿化施工的关键部分,会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施工效果、质量、造价和艺术性,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本文主要对其进行探讨。
1 园林绿化种植施工的重要性分析
对环境的保护
在当前城市建设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污染的问题,最为关键的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在我国雾霾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城市不可避免的空气污染现象,会对人们生活健康有所威胁。绿色植物借助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氧气,并且吸附空气中悬浮尘埃,解决雾霾带来的环境问题。另外,园林绿化种植还可以对城市气候实现调节,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种植,促使其成为城市之肺,营造出绿岛效应。
1.2 减噪和降低交通事故出现的概率
我国城市汽车使用量的攀升,大量使用汽车所带来的噪声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所影响,关于城市道路的减噪问题也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在城市各类型的道路增设园林绿化种植带,能够对汽车驾驶阶段的噪声进行降低,经过绿化种植带对道路行驶区域的划分,有效的降低了事故产生的概率。
1.3 确保居民的心理健康
绿色植物有着舒缓压力和平复心情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城市居民承受社会压力随之增加,这个心理压力主要是经过不同渠道进行释放。在建设城市的时候,增加以园林绿化种植为内容的景点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出放松身心的场所,进而助于城市和谐氛围建设。
2 园林绿化植物自然的特点
2.1 形态。
植物最显著特征是它的形态,种植设计时通常考虑成年植物的形态,但由于有些品种生长缓慢,所以植物在各个生长时期的树形均应予以考虑。大多数植物形态是卵圆形,开展形树冠多于直立形树冠。由于卵圆形及开展形树冠比较常见,并且更自然地随地形起伏,所以不如直立形树形引人注目。在自然界,植物形态通常与原生长地的地形相一致。在山区,尖塔形树冠占优势,与该地参差不齐的岩石相协调。开展的树形在平原地区最常见。而在地形起伏的丘陵地区圆形树冠最多。设计时尽量利用当地自然的植物形态,同时保留有些当作强调的特殊树形。植物通常按树形进行分类。树形有圆形、圆柱形、插花形、垂枝形、尖塔形和卵形等。树形主要依树木分枝习性而定,侧枝与主干分枝角小树形就直立,反之则开展。灌木可分为圆形、卵形、圆锥形和椭圆形,也可能是匍匐形或贴地蔓生的,这主要取决于其生长习性。像有些常绿灌木,枝子互相重叠在一起,故而呈现出不整齐的外形。生长习性应视为主要的成型因素。由植物群组成的轮廓线或许是园林构图中最美的形态,但在提供优美构图的同时,必须考虑植物的遮荫、屏障、防风、围护等功能。
2.2 质感。
茎、叶、树皮和芽是决定植物质感的自然外貌。由于这些植物器官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光影的效果,质感从细致到粗糙显而易见。较大的叶、茎和芽通常给人以粗糙的感觉,但枝叶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隙度也影响到质感。浓密的叶子形成细致的质感,稀疏的叶子则形成粗糙的质感。光影的图案取决于叶片紧密的程度。叶形也影响到质感,单叶比复叶在尺寸上显得大些。叶缘深裂的叶子,比类似大小的叶子显得质感好些。植物距人越远,给人的质感就越细致,因此,在种植设计中观赏视距必须予以考虑。
2.3 色彩。
颜色分暖色调和冷色调。暖色包括黄色、橙色、红色,冷色包括绿色、蓝色、紫色。暖色明快、活泼、引人注目;冷色则显得宁静和消沉。风景的情调 与色调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设计过程中,通常考虑最多的是植物的叶色,因为树叶最大限度描述了植物一年四季的色彩变化,植物的叶色有浅绿色、翠绿色、深绿色、暗红色和黄色等。当然花、果、树皮和种子的颜色也应予以考虑。园林中的色彩通常来说都是调和的,但优秀的设计提供的是更美丽的色彩。
3 园林绿化种植设计的基本方法分析
3.1 发挥不同类型植物的特色
在园林绿化种植设计当中,种植的类型多种多样,呈现出的主题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将种植分为几个不同的种类。例如,按照设计使用的植物类型,就可以将植物分为种植设计、花草种植设计和苔藓种植设计等。按照植物的生长环境,可以分为陆地种植设计和水体种植设计。根据植物设计空间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室内庭院种植设计和户外绿地种植设计这几种方法。关于种类设计的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应按照类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从而使植物的特色得到凸显。例如,在水生环境中,莲花能够呈现出纯真、纯粹、洁净的特点,在一些“文化广场”、“文化公园”中可以得到应用。
3.2 借鉴设计方法
园林绿化种植设计有一定的套路和方法,很多经典的设计方案都是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实现应用的,也可以在其他优秀设计的方案上进行延伸和发展。例如,苏州园林中有很多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枇杷园”、“香洲”、“闻木樨香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主题的园林,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也可以借鉴这一植物种植方法,将具有地方特色的、能够展现园林主题的植物种植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景观,从而增加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公园中可以以“郁金香节”为主题,在公园中设计一条具有艺术美感的“郁金香街”,使各个品种、各种色彩的郁金香在同一个区块进行展示,并对郁金香的品种和花语进行标记,从而增长人们的文化知识,丰富人们的艺术气质。
3.3 确立绿量指标,优化植物种植结构
植物不仅作为设计的元素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还具有许多的生态功能,例如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温度、湿度,防风固沙,降低噪音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园林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是,需要确立绿量指标,从而优化植物的结构。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水平和过去相比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如今人们更加注重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生态效益,改善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一个重要的追求目标。
3.4 依据植物生长规律进行种植设计
在园林植物设计当中,因遵循适地种树的方法,尊重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在此基础上再来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能够使植物发挥出更高的观赏性,使园林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例如,在北方城市,一般经常使用梧桐树、柳树、月季等作为园林绿化的植物。虽然三角梅非常具有观赏价值,但是经过辩证分析之后,三角梅虽然观赏价值比较高,但是其生长习性与北方土壤和气候都不符合,就算花费大量的养护成本也无法到达良好的效果,因此其只适合在南方生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在城市居民中已经成为了休闲、旅游的最佳场所,为了能够使园林绿化工程中的种植设计更加科学化,应遵循植物生长规律,灵活使用各种方法,使得植物种植设计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万红莲.浅谈园林绿化种植设计[J].江西化工,2011(01)
[2]陈俊健.关于园林绿化种植设计要点的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6(08)
[3]梁颖莉.浅谈园林绿化种植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01)
[4]刘斌.园林绿化种植设计[J].现代园艺,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