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9期   作者:王维青
[导读] 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针对地基结构进行处理才能够为市政工程上层结构
        摘要: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针对地基结构进行处理才能够为市政工程上层结构提供稳定支撑,尤其是面对软土地基结构时,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人员应根据工程建设区域地质特点选择软土地基技术方案,本文就软土地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就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工程建设当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城市市政工程建设是保证城市各领域服务工作开展的基础,在当前城市越来越发达、市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市政工程建设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市政工程建设区域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在一些软土地质区域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时一定要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与质控,以保证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承载能力。
1软土地基结构特点概述
        实际工程中遭遇的软土地基结构通常是由高压缩性土壤构成的,其中常见的高压缩性土为淤泥及淤泥质土、松软土等,这些土壤不仅压缩性强,通常会有含水量高、孔隙率大的特点,在承受外界压力时软土地基会由于体积压缩、水分排除等作用而出现承载能力低下的问题,并且软土地基土质的抗剪切性相对较差、整体透水性差以及结构固结能力低下的缺点,而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遭遇软土地基时则会由于土质特点而发生承载力差及结构沉降量无法控制的问题,降低市政工程整体地基结构的强度。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一定要根据前期勘察的情况对软土地基结构进行科学技术处理。
2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科学运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原则分析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实施时应遵循如下原则,其一就是要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科学的施工时间安排,通常来讲软土地基土质含水量较大,因此也非常容易受到气候、天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施工时间安排人员要根据当地天气变化特点进行软土地基工期进度控制,尽量避免在多雨季节进行软土地基处理,以确保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其二则要在选择处理技术时尽量确保软土地基的抗剪性能及抗压能力,以尽量提升软土地基稳定效果,为市政工程上层结构提供稳定支撑,避免在市政工程使用过程中发生地基结构崩裂事故。其三就是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择时要综合分析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抗扰动效果,以防在市政工程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原因造成的沉降及地基开裂问题的发生。最后还应根据需要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流程的科学设置,保证施工处理技术操作的效率,提升施工工期控制的效果。除此以外,一定要在施工设计前做好市政工程建设区域的岩土勘察工作,尤其要着重分析施工建设区域土层厚薄、土壤含水量及孔隙率情况,以保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择适合市政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
3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1市政道路浅层路基处治技术
        这是一种道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尤其适用于路基填方相对较低的地段施工工程,例如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深度在五米以内的环境就很适用这种技术,在进行浅层路基处治时需根据地基情况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除此以外还要根据综合实验情况结合其他技术来对软土地基结构的抗剪强度进行强化,同时降低土质结构的可压缩性,这样才能够确保在地基结构承受工程上层荷载时能够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同时防止在道路工程运行中发生不平衡沉降。


3.2软土地基硬壳层补强及强夯操作技术
        硬壳层补强技术主要是针对沙性软土以及一些纵向排水条件相对较差的软土地基结构应用的,这一技术在施工中会采用冲击压实与振动碾压操作技术来强化硬壳层承载能力及扩大硬壳层实际厚度,并且如果在软土地基处理中能够合理运用硬壳层补强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的经济控制效果及施工可行性,因此在实际市政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
而强夯法软土处理技术则主要是在孔隙率相对较大并且土壤水分含量不太高的具有粘性的地基结构中应用,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市政工程建设中应用可以对软土地基结构形成巨大冲击,导致软土结构中形成冲击波,以此来降低软土孔隙的影响,同时强化软土固结效果,增强软土地基结构对市政项目上层结构的承载力。
3.3石灰浅坑处理技术的应用
        石灰浅坑处理技术是针对含水量较高的粘土而使用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挖一个深1m,宽40cm的坑,清除坑内的渗水(最好挖好坑后,第二天清除渗水),放入深为坑深1/3的生石灰以吸收坑内水分,即可回填碾压。坑的行距和坑距在轻度弹簧路段为5~6m,在严重弹簧路段为3~4m。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改善含水量高的粘性土的松软现象,以达到稳定地基的目的。
3.4沙石挤淤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沙石挤淤地基技术主要是针对常年积水的地质而进行的施工技术。常年积水的软土地基类型是湖泊沉积、河滩沉积形成的,这些地方的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也不易被抽干,只有采用这样的方法才能避免沉降不一致现象,进而避免施工完工后的地基不均匀现象。
3.5粉喷桩处理技术与排水固结技术
        加固淤泥、淤泥质土、粉土以及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是粉喷桩处理技术的主要的作用。这种技术主要是用粉体状固化剂搅拌软土地基,使得软土和固化剂之间能够产生化学反应,通过这种方法使得软土的强度和承载力都得到提高,软土更具有整体性和水稳性的特点,以更好的为市政路基建设所使用。由于软土中地基水分含量较大造成了地基不稳这种现象的存在,才使得排水固结技术出现。这种技术的具体实施手段就是将排水管道加入到软土地基中,使得水平或竖立的排水体得以形成,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软土孔隙水的排除途径。砂井堆载预压法、降水预压法是排水固结技术的最主要的两种方法。其中砂井堆载预压法的主要作用是压实土质颗粒,提高低级的强度,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透水性小的饱和粘性土地基。降水预压技术操作中能够对地下水进行抽取,以有效强化土体结构的自重应力,这样才能够强化地基结构的预压效果,但是这种技术的缺陷在于对地基处理性能要求高的工程不太适应,因此研究没有在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中普遍应用起来。
结束语
        总之,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要科学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并要做好技术操作控制,提升各工序技术人员的才做规范性,同时还要做好现场安全及质量管理工作,强化软土地基质控效力,为市政工程整体建设稳定性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我国建筑技术在不断发展更新,未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还会优化、升级,市政工程建设同仁要积极掌握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以保证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科学性,进而为市政工程建设提供高效、高质的基础结构施工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邹锦尧.思考市政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策略[J].城镇建设,2020,(5):81.
[2]赵兰军,郎显梅.探究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9):522.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09.0498.
[3]刘大将.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8):521.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08.0496.
[4]李银磊.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8):2958.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08.2853.
[5]谢宏涛.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5):1953.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05.18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