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陈东良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9期   作者:陈东良
[导读] 市政道路也即城市道路,因为环境与设计车速的关系
        摘要:市政道路也即城市道路,因为环境与设计车速的关系,城市道路的沥青路面与公路沥青路面在设计和施工中都有不同之处。本文即分析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其施工中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混合料;摊铺;碾压
1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现
        由于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在进行施工上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城市路面的使用和城市的美观。主要表现为:
1.1原材料的管控方面
        在进行道路铺设的过程中,对于沥青的选择管控上按照标准和挑选流程进行。这就导致选用问题的出现,由于沥青对于温度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不符合标准的沥青铺设出来的路面防滑性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存在很大的交通隐患,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安全带来很多的不便和危害。
1.2工人施工程序的随意性较大
        由于市政路面铺设时雇佣的都是临时工人,他们在铺设工作时工作随意性较大,没有一个有效的流程作为参考,这就导致原材料混合的比例不符合标准导致沥青出现离析现象,不仅浪费了物料同时对于人力的成本也增加了。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为了避免上述不良问题的产生,如何更好的进行实证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1原材料的选择
        市政路面主要原材料就是沥青和砾石和粗细集料。好的原材料是保证城市路面的稳定性适用性的关键。因此在进行道路铺设时一定要对原材料的选择有严格的把关,在采购原材料上要对原材料进行抽查,检查是否符合铺设道路的要求和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坚决地说不。在沥青运输过程中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温度的高低影响沥青的使用,对于砾石或粗细集料需要做好按照规格分类贮存以及防潮处理工作,以免砾石及粗细集料含水量超高和各种材料混合后影响质量稳定。
2.2原材料的比例配比
        在铺设道路前期,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对沥青和混凝土按照要求进行严格的比例配比,只有按照要求进行严格的配比后才能进行铺设。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把关和控制路面的施工过程,从而得到良好的结果。如果让工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随意的配比,不仅会浪费人力物力,同时也会对整体路面的效果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有重要作用,所以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完成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在生产过程中也应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生产,出于保证混合料不出现较大偏差的考虑,还应加强冷料仓的进料比例和进料速度。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沥青混合料的随机抽样,检测的重点就是混合料的配合比。对于生产出来的沥青混合料,还应对成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使其满足规范的要求,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抽样过程中,还要确保样本的随机性,一旦发现沥青样本出现异常,应采取措施对其过程进行纠偏。
2.3道路前期的平整和回填
        在进行路面铺设前,一定要做好铺设路面前期的基层工作,比如路面的平整度及回填工作,这个环节是保证沥青铺设和后期压实度的重要保证。只有平整的路面在进行压实的过程中才能使路面更平整,才能更好的保证道路的使用。
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合料拌和的要求
        (1)沥青混合料拌和阶段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是足够的生产能力以及具有一台专业并且先进的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机。
        (2)沥青混合料拌和的温度控制阶段,如果采用的是70 号沥青,应根据集料的湿干情况控制烘干筒加热用的燃油的量,确保筒内的温度为175℃±5℃。沥青储存罐内的沥青温度应控制在160℃±5℃。在拌和的阶段,应不断的对温度进行检测,当误差出现较大差异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温度符合要求。
        (3)在沥青混合料运送出厂之前,应对其均匀性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出花白料,应立即清除干净并分析出现花白料的原因。


        (4)在拌和楼内应配备两个成品仓,这样可以有效的缩短汽车装料时的等待时间,从而保证了混合料级配的稳定并且使拌和机工作具有连续性。
        (5)质检员应每天对混合料检测至少一次,通过对混合料进行抽提筛分试验以及马歇尔试验检测沥青的用量以及级配,并确保其符合规范。
3.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和料的运输宜采用较大车辆进行。混合料的出厂和到场温度应采用便携式温度计进行检测。混合料运输车料在下承层上行驶时不得进行急刹车、转弯掉头等动作,以免损害封层。运料过程中需采用篷布覆盖保温及保护免受污染。
        施工中摊铺机前方至少要有 5 辆料车等候方可施工摊铺。料车使用前后均应清扫干净并涂薄层隔离剂。料车进场时应保证轮胎清洁方可进入现场。料筒向料车装料时,应分别向车的前、中、后三处平衡装料,以减少离析。运输中应尽量平稳行驶减低车速以减少颠簸防止骨料集中造成的混合料离析。施工中如遇下雨,应停止施工并清除未碾压的混合料。
4摊铺
        沥青混和料的摊铺应控制速度,保持匀速并缓慢连续进行。途中不得随意停止或变换速度。
        摊铺前,摊铺机熨平板须清理干净并调好高度和坡度进行预热。熨平板预热温度应接近沥青混和料,一般应加热到 100℃以上。摊铺机操作员要经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摊铺中,混合料容易产生离析,因而,摊铺机应尽量调整工作状态,首先应确保供料系统的稳定和均衡。对于螺旋布料器,应调整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度、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匹配。
5碾压
        沥青混和料的碾压通常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阶段。摊铺后应立即进行初压,并保持较短的初压长度,以减少热量散失。碾压时压路机应驱动轮在前,由两边向中间,由低处到高处进行碾压。复压应紧跟初压之后进行,复压温度要控制在100℃以上。振动压路机的振动频率宜控制在 35-50Hz,振幅控制在 0.3-0.8mm的范围内,复压通常控制在 3-5 遍的范围内,最大应不超过 6 遍。终压主要起到消除缺陷和保证面层平整度的作用,因此温度不应低于 70-75 度。
        碾压过程中,还应采取一些措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符合要求,确保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符合设计要求。应加强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控制,使其压实度符合要求,一般而言,上面层压实度为 98%,中面层的为 97%,下面层也为 97%。马歇尔试件的设计目标空隙率按规范要求,通常是 3%~5%。在施工当中,沥青路面的实测空隙率应为 6%以内。在实际施工中,孔隙率的控制往往采用实测密度及相对理论密度的方法控制。上面层的相对理论密度应保证大于 95%,中下面层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则应大于 94%。
6接缝处理措施
6.1纵向接缝
        纵向接缝是指摊铺机两条摊铺带的相接处。如采用两台摊铺机成梯队摊铺产生的的纵向接缝应采用斜接缝。并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进行碾压以消除接缝痕迹。如果两台摊铺机摊铺工作中相距较短也可只进行一次碾压。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 以上。
6.2横向接缝
        横向接缝在处置时要与路面中线垂直,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需错开1m 以上,接缝处理时应先用热沥青混和料覆盖缝边,等到接缝处变软后再清除混合料并换新料摊铺,在处理之前应检查路面平整度,确保符合要求。
        新摊铺的沥青混和料同样应调整高度,处理接缝后再进行检查,如不符合需立即处理,以保证平整度要求。
7结束语
        综上,市政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为了保证路面施工的质量,每一个程序我们都要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施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及有一个标准的运行标准作为参考,以此保证施工的正确运行。只有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加上正确的操作流程,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许世明.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通病防控[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
[2]刘楚欣.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3(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