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市政道路的运行环境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为了实现人们生活的方便,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采取市政道路的改造升级工作至关重要。尽管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以及施工难题,但只要在施工前统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制定出科学、高效的施工方案,借助于先进、合适的施工技术完全可以把这一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城市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改造;重要性;设计要点;施工技术
1 合理应用市政道路路面改造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快速发展,对于市政道路的路面施工也更加重视,引进学习科学、先进的路面改造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原有的市政道路结构更加安全可靠,保证新旧道路有效结合。所谓市政道路旧路路面改造,主要指的是在原始的市政道路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改造,有效提升市政道路旧路结构的可靠性,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若现今的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技术不够科学合理,会很大程度上降低路面改造的应用效果,将会延长道路改造周期,严重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效益。与新建市政道路不同,道路路面改造过程需要更高的施工技术,同时施工工程也会有一定增长等多个特点,因此,市政道路路面改造施工人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加强改进现有的市政道路路面的改造施工技术,在保证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成本,增长其服役年限。
2 市政道路路面改造设计要点
在市政道路路面改造工作中,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良好设计的应用,能够在结合地形实际特点的基础上保障道路的改造质量:
2.1 确定沥青加铺层厚度
加铺层的厚度是城市开展路面改造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保证两方面的要求:首先,对于道路原有路面的结构来说,要保证铺设工作完成之后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其次,保证其各项参数能够满足荷载型反射裂缝与温度型裂缝的需求。一般来说,也可以通过加铺中粒混凝土的以及细粒式混凝土面层的方式来起到保护基层的作用。
2.2 加强反射裂缝防治
在道路改造施工中,反射裂缝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当该裂缝出现之后,要想对其进行彻底的消除是不现实的,对此,就需要我们能够做好日常的裂缝防治工作,以此尽可能延迟裂缝现象出现的时间,进而起到延长路面应用寿命的作用。目前,在原有路面基础上铺设玻璃纤维网以及改性沥青的应力吸收层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能够在吸收路面承受压力的基础上延迟裂缝的出现。
2.3 加强路面抗车辙能力与温度稳定性
要想对道路的这两项能力进行提升,需要在设计时对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首先,使用粘度大、粘聚力强的结合料如改性沥青等;其次,通过压实环节施工的加强、孔隙率的严格控制提升路面压实度;再次,要对路面密水性进行提升,避免道路因为存在渗水现象而使面层具有滑动性;最后,如果道路所处环境温度较高,则需要对坡长的设计进行一定的考虑,尽量减少纵坡。
3 市政道路路面改造主要施工技术
3.1 打压施工技术
压实技术和打裂技术是打压施工技术的两个基本技术,打压技术的原理就是利用破碎机将道路路面原有的水泥、混凝土打碎,使道路表面出现一些紧密、细小的裂缝,以便吸收路面积水,但同时不会破坏路面的稳定性,这不仅使板块间的衔接更紧密,还减少混凝土板块面积。打裂施工技术不仅对提高增铺混凝土施工质量、路面路基稳定性有积极促进作用,还具备操作简便、施工周期短等特点。该技术直接将打碎的混凝土作为路面基层,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道路改造拓宽工程成本,同时有效处理了施工中的水泥和垃圾碎块。
3.2 混合料摊铺与碾压
为了更好的提升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施工人员要合理控制摊铺温度,并对熨平板进行有效预热,保证熨平板的预热温度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相同。研究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不得低于150℃,不宜超过185℃。沥青混合料碾压流程如下:
(1)施工人员要将市政道路旧路改造路段进行清理,保证市政道路旧路改造路段表面干净整洁;
(2)摊铺,将搅拌均匀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合理的摊铺,并科学控制摊铺速度;
(3)检查,针对摊铺质量不过关的改造路段,施工人员可以进行二次摊铺。在市政道路旧路改造过程中,施工人员通过严格控制摊铺设备的运行速度,能够有效提升改造路段的摊铺质量,摊铺设备的运行速度不宜超过17m/min,如果摊铺速度过快,沥青混合料很容易出现离析现象,降低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效率。在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工程的经济效益与施工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沥青混凝土摊铺完毕之后,施工人员还要做好相应的碾压工作,在碾压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碾压遍数,一般情况下,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沥青混合料碾压3次左右。②妥善控制沥青混合料碾压速度。为了更好的提升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定期检查维修各项摊铺与碾压设备,合理控制碾压温度。
3.3 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技术
(1)预防反射裂缝的出现。预防反射裂缝出现对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寿命延长有重要意义。预防反射裂缝,可以使用设补强层、设置中间夹层、改善沥青罩面性能的方法。也可以使用高强度的水泥混凝土作为基层,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强度。
(2)预防碎石化结构层水分的聚集。碎石化结构若聚集了大量水分,会对路基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而碎石化结构层中往往会出现较多裂缝使水分能够排入渠道,因此,预防碎石化结构层中水分的聚集,因从防止道路表面的水分渗透做起,可使用密级配的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
(3)降低反射裂缝的发生。实验表面,沥青混凝土碎石颗粒直径偏大可有效降低反射现象的发生。因此,在沥青混凝土铺设过程中,应合理对沥青混凝土进行配比,加大其对裂缝反射的抵抗性。
(4)提高基层稳定性。在铺设沥青混凝土前,应对不同路段的路基进行分析,确保其稳定性达标。若路基稳定性较差,可采取重新浇注、移除、局部开挖等措施提高路基稳定性,保障施工安全,提高路面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
3.4 路面碎石化回填技术施工
改造道路经过碎石化的处理之后,并不做路面修整工作或是通过处理来提高平整性,这样的处理有可能会将碎石化的效果破坏掉。如果在道路压实之前出现了大于5cm以上的凹陷处,这时应当采取回填密集碎石料的技术。采取这项技术时要仔细的考察凹陷处,分析确认是否被路基层不稳所影响,如果由于路基不稳而路面发生凹陷,应按照软弱地基的处理方式来进行施工。
4 结语
市政道路建设是一项才长期性工程施工单位要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从真分析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不断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从而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目前在进行市政道路旧路改造过程中使用的改造技术并没有应用到创新发展思维导致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受到很大的影响。当前市政道路改造使用的技术主要表现在设备运用、施工材料等缺乏创新很多施工技术得不到有效的改进。
参考文献:
[1]李从保,王宏成.关于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研究[J].江西建材,2019(07):169~171.
[2]汪春燕.基于市政道路工程常见的病害成因与整治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6):25~259.
[3]徐永伟.关于市政道路工程中路面改造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5(1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