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建筑企业要不断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以及创新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为我国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有着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但是排水工程的建设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在建筑物建设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建筑物排水工程特点以及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排水工程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设施之一,建筑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排水系统技术问题是城市建筑的一项基本问题,同时也是施工中出现的重点,良好的排水系统不仅可以方便人民群众,还可以节约水资源。
1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
1.1管材质量问题
管材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是管路连接,而管路连接作为管材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常常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比如漏水,连接强度不够,出现气孔等导致的缺陷,甚至胶圈偏位,和水压的问题,在分析施工问题的具体实施中,主要涉及到的材料有镀锌钢管,PPR、PE管,PVC立管,铸铁排水管等管材,这些材料的管材所共有的特点是,接口处的抗冻和耐热能力差,耐腐蚀,质量轻,不容易产生水垢。因此这也说明了管材的施工工艺使得施工质量问题屡屡出现,关于接口的问题不胜枚举,比如排水管的卡箍胶垫变形或者拧不到位,伸缩头过小使得管材在热胀冷缩下出现渗漏情况,管材对焊时管错边,虽然熔合情况也说得过去,但是接口强度变低,管口形成的保护较差,极易在管口除进入碎石等异物,使得最后通水时不明原因地出不来水,还很不容易寻找原因。因此,管材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当是一种施工质控问题,归属到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中。
1.2管道堵塞问题
在给排水工程系统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管道堵塞的问题。主要原因可归纳为3点:(1)在管道建设的初期,没有清除异物,一些异物经常随水流掉入管道,最终停在整个管道的三通处造成堵塞;(2)管道直径的设计不符合当前的标准和要求,许多沉积物不能有效地通过,所有小颗粒都被堵塞在管道中;(3)使用常规杂物地漏代替雨水斗,导致整个管道的排水不畅,屋顶上积水严重。
1.3管道渗漏问题
(1)交叉施工作业人为破坏;(2)未按要求落实过程中带压施工;(3)报验制度执行不到位:主要体现在赶工时验收制度抛于脑后,且不做后试压检验;(4)有带压施工,但无巡视措施,导致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发现。以上种种因素都会造成后续管道应用过程中出现渗漏问题。
2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适当选择管道材料
进行给排水系统建设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抗压性能选择给排水管的类型。通常,PVC管用于不超过100m的排水系统,而PE管通常用于100m以上的高层建筑的给水管和排水管。PE管是热熔连接管,在施工过程中对技术要求很高,施工质量由工人决定,没有特定的设计标准,因此总体质量难以控制,并且管道连接断开通常在恶劣的条件下发生。因此,在给超高层建筑建设给排水管时应选择合理科学的材料,建议使用不锈钢,并做好材料检查,确保材料符合标准和要求。同时,管道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可以在信誉良好的公司和合作伙伴处进行购买。管道的质量对整个建筑物的给排水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必须认真对待。如在某市综合大楼建设项目中,该建筑的供水系统分为两个区域:一次供水从-1~3层,二次供水从4~15层。加压前使用钢塑复合管,加压后使用PPR热熔连接,对于带热水的管,使用不锈钢制成的薄壁双卡压。
不锈钢的最佳连接方法是套管焊接,由于井道内的工作空间较小,因此使用了双卡压,密封圈由三元聚丙乙烯制成。
2.2管道堵塞防治措施
在解决管道阻塞问题时,可以将重点放在预防上。为确保管道质量符合标准,必须派遣专家采购原材料以监视和管理管道采购流程。为防止管道重发生堵塞和泄漏问题,相关人员应该做相应的通球试验,以确保管道安装的质量。如果设计方案不能完全应用于现场,应设计特定的方案使建筑条件得到改善。若管道堵塞,应立即派遣经验丰富的人员清洗和疏通管道。如果堵塞严重,则需要进一步的密集处理。
2.3管道渗漏防治措施
首先,重点对管道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对其进场质量要有针对性的检测,把好质量关口。材料采购的过程中,要选择信誉良好、有相应资质证明的材料生产厂商。其次,相应材料进场之前,要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检查,确认其具备材料合格证,同时要抽样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对应的标准。再次,施工单位对给排水施工质量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如带压施工及巡检制度;材料进场报验台账制度;三级报验、验收制度;产品保护制度;根据装配式建筑,水电集中加工在新型建筑企业将有效提高水电加工质量及效率。四,要针对型新工艺加强培训及指导,对管道的施工工序进行有效明确,向施工人员进行说明,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所以企业推行给排水安装“实体样板”将大力提升新工艺的质量稳定性。
2.4强化工艺技术控制,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工艺技术的控制,要求立足工程施工设计要求,对各环节工艺程序进行全面控制。一方面,要强化对各工种、各工序进行有效控制,严格落实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保障工艺技术有效落实;另一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规范施工操作规范,确保各项工艺技术高标准、严要求落实。例如,在水泵安装、管道铺设等核心施工环节中,要强化施工工艺技术的控制,避免因施工技术不到位,导致给排水工程技术不达标;在水压试验中,要严格落实操作规范及技术要求,及时消除技术隐患,保障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安全。因此,从技术工艺控制出发,通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切实保障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5加强监督管理,优化施工质量控制环境
监督管理建设,是强化质量控制的重要抓手。对于给排水工程施工而言,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落实监督管理控制,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二是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并将其作为奖金评定、职务晋升等的重要依据;三是要建立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强化对施工现场各施工要素的管理,维护施工现场秩序及施工质量安全;四是落实监督管理工作,制定日常监管制度,确保各岗位、各工序等施工要素,能够做到监管到位,避免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形成影响;五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工艺技术培训,提高施工质量安全意识,为强化工程施工质量创造条件。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方面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因此加强对其的重视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沈亮.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4):22-23.
[2]邓晓斌.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要点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12):156-157.
[3]叶辑佳.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策略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9.
[4]梁雪景.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