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 刘龙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9期   作者:刘龙
[导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持续发展,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于环境保护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工业企业生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如果不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当前,企业必须转变发展路径,合理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全过程环保管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环境影响;影响评价;全过程环保;环保管理
        引言
        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整体实力不断呈上升状态,尤其是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上,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制度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并初具成效。由于过去环保意识的缺失,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不断加大整治力度,环境评价工作也越来越面向实际,环评的数据也更加真实可靠,便于后续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使得环境评价工作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
        1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关系
        环境影响评价是全过程环保管理的关键环节,影响全过程环保管理的进度。全过程环保管理是指人为活动的所有环节都要贯彻环保理念。环境影响评价在人为活动建设前、建设中以及建设后都可以发挥作用。在人为活动进行之前,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合理预判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而将环保理念落实到建设过程中;在人为活动完成后,环境影响评价还可以根据建设工程的实施情况,不断监测其对环境的影响,根据监测结果,合理制定环境保护方案。所以,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有效手段,可以让环保理念贯彻落实到人为活动中,让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2环境影响评价中易出现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我国生态环境部门主要根据数据记录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但是没有达到预想效果。环境监测记录的数据真实性和可信度存在一定问题,同时生态环境部门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影响环境监测效率。受管理体制影响,加上部分工作人员监测态度不端,数据容易出现造假,因此造成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较低。如果据此制定环境保护方案,不仅无法解决当前问题,还会引发新的环境污染与材料浪费。管理制度的缺乏不仅不利于环保工作的推行和落实,也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由环评机构和环境监测机构实施,但由于缺乏定期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环境监测质量较为低下。
        2.2生态环境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无力承担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监测内容较为广泛,监测任务较为繁重,受资金、人力以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环境监测机构无力承担。除此之外,环境监测出现地区垄断倾向,部分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由县级或省级的环境监测部门负责,但部分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无力承担工作量较大的环境监测工作。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来说,其环境监测部门的整体能力高于经济落后地区,环境监测效率较高,资金运转顺畅,使得环境监测工作实施和推行较为顺利,因此环境监测出现地区不平衡性。国家应当积极扶持无力独自承担环境监测任务的地区,提高整体环境监测能力。
        2.3公众参与度低
        环境问题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具体执行环节可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民众监督的力量,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对环境危害的认识程度,从自身意识上提升对环境的重视。对全民参与形式的工作,因此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摸索。由于一些地区管控力度的缺失,很多工作结果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弄虚作假,政府利用职权剥夺了群众的参与权利,该工作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2.4环境影响评价人员不专业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比较系统的科学技术,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目前,我国大多数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并不符合相关要求,既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也缺乏良好的团队精神,严重制约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开展。

有的环境影响评价人员消极怠工,忽视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应付了事,没有实地调研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缺乏合理预判,致使全过程环保管理成为“面子工程”;有的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利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制度漏洞,以权谋私,忽视集体利益,借助工作机会去谋取私利;有的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存在一定的“裙带关系”,严重扰乱工作秩序,让工作场合成为私人的交际场合,其心思都放在维护工作关系上,环境影响评价缺乏成效。由此可见,环境影响评价团队建设至关重要,如果不加以管理,那么环境影响评价就会成为摆设。
        3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发展路径
        3.1加强监督管理
        当前,人们要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监督管理。首先,环境监测机构与环评机构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其次,国家要对地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定期考核、抽查和指导。地方环境监测工作要进行分工与细化,提升工作效率。
        3.2重视监测方案编制
        编制监测方案时,人们要从监测方向、监测内容以及监测评价机构等方面入手。在编制监测方案的过程中,人们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监测技术,使得监测方案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环境监测。监测方案的编制应该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3.3突出民众的参与感与基本效率
        我国是一个民主制国家,在该项工作执行中,要强化民意,从国家相关政策上加大民众参与的支持,让每个公民都享有参与的权利,对于参与工作做好范围规划以及形式的制定,让每个人都了解工作的最新动态。此外,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确保结果的真实有效性,通过民众参与并不断强化管理制度,对结果有效管控。
        3.4聘请专业人士并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专业性
        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性强,因此必须做好人才选拔工作。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变化性,因为任何要素的改变都会引起环境状况的改变。首先,要提高招聘门槛,招收专业能力过关的人才。在后续的工作中,要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定期对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工作任务进行考核,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专业能力,以随时应对各种问题。
        3.5落实项目事后的环保管理
        加强事后监管,着重调查环保部门是否严格监督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着重调查环评单位是否定期抽查环评文件质量的抽查复核工作;着重调查建设单位是否严格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做到源头预防和事后监管双管齐下,从而有效监督环境保护措施有效落实。如今的项目建设要特别关注全过程环保管理的理念及重要程度,对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和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任务和责任,将环境保护措施一步步进行落实。
        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全过程环保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故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是关键。建设单位加强从可研、施工到建成投运后全过程的环保管理,是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要求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朱谦.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完善的思考与建议[J].环境保护,2015(10):27~31.
        [2]王静宇,丛明辉.环境影响评价中电镀废气污染物源强核算方法及典型污染防治措施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1):150-152.
        [3]葛辉.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思考[J].环境与发展,2019,31(05):249-250.
        [4]李宇斌.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管理的思考[C].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06.
        [5]李媛,王磊磊,郭阳,等.电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5):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