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暖通空调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其能源的消耗又比较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了,同时国家注重低碳经济的发展,倡导节能减排,故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应响应这一号召,合理设计暖通空调,从而节约能源,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有关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节能减排;设计
1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概述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组成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其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把通风、调温、采暖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性的系统装置。从当前我国的居民生活现状来看,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空调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家庭的必需品,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时代的发展下,为了进一步的深化暖通空调的使用性能,很多的节能减排技术被应用到系统设计中,从它的实际应用来看,它具有较为显著的特点,即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暖通空调工程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节能减排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它可以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合理的调节,可以说,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十分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2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的设计原则分析
2.1技术性原则
技术性原则是对暖通空调进行节能减排优化设计的根本。因此,对暖通空调进行技术性的改进,使其具有更好的节能效益。根据技术性原则可在根本上找出暖通空调设计中耗能最大的点,并将该点按照节能减排要求进行优化改进,充分发挥技术性原则的指导性。
2.2动态性原则
从大量的施工工程可以看出,建筑暖通空调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较为综合的活动,并且也是在不断地动态变化着的,因此,要做好这方面的工程工作,就需要在意识认知上有动态化的认识,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去进行暖通工程的设计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实时地分析考虑实际状况,对工程施工的总体方向变化有全面的把握,对变化发展的隐患因素及时地消除,进而对暖通设计的方案和发展方向起到调整的作用。
2.3重视规划设计
良好的规划设计能够减少建筑耗能,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建筑在节能规划设计时,应充合理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进行调节,结合当地的气流、辐射、地形和风向等因素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一种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自然空调方式。
2.4控制室内空气质量
暖通节能空调的设计不仅要有足够的通风量,还应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因此,在暖通空调节能减排优化设计时,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合理的进气、排气,不仅使室内的空气质量得到了保证,还能达到优化节能的目的。
3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研究
3.1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合理管理
暖通空调系是一个繁琐复杂的大型体系,合理的运行管理决定着其功能实现的好坏以及节能的有效实现。空调系统的合理运行需要遵循诸多原则,如统一性原则等。实际运行时,空调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不能充分适应动态负荷的变化,就会消耗更多能量。因此,对暖通空调系统机型合理匹配、合理运行调节显得尤为重要。对空调系统而言,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提高系统的控制水平,空调系统的合理运行与排放出的碳含量多少直接挂钩,可减少不必要能源的浪费。
3.2合理设计风系统
风系统的设计也是暖通空调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将风系统应用到暖通空调设
计中,能实现内部余热的转移,在面积比较大的空间内,人们移动时会产生一定的余热,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风系统就能够对余热进行转移,从而充分发挥余热的价值,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到实际的状况。
如果对新鲜风的需求量比较大,就要考虑应用单风管的空气调节系统,加之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将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3.3倡导节能减排设计
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涉及多方面因素,开展过程也较复杂,应增强系统设计的合理性,降低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合理设置建筑围护结构,从而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负荷,加强保温性能,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水平,考虑到温度、湿度以及风力,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合理的调试,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倡导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设计,从而更好地促进暖通空调的科学发展。
3.4提高围护系统的保温作用
控制不必要的冷热损失以防流失,在空调风系统体系中占着重要部分,最为关键围护结构直接影响着空调风系统负荷量的高低。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对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给出了相应的数据,人们须按照这个数据来规范围护结构这一体系。
3.5积极推进新能源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运用
人类发展至今,对于能源的需求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能源和资源的紧缺也到了最严峻的时刻,所以要解决这种供需关系,最有效的办法只能是新的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科研人员多年来在这方面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新型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投入使用。
3.6暖通空调新技术研究
(1)采用蓄冷系统。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用电负荷峰谷差较大的情形,在用电高峰时电力供应不足,而在低谷用电时供应过剩。在实施电力峰谷电价的地区,就可以采取低电价时段采用冰蓄冷系统将水制成冰来储存冷量,高电价时段再将冷量释放出去,这会对整个电力负荷的移峰补谷工作起到很好的效果,并能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空调是以水为载体,通过地源热泵机组系统,冬季将地温热能传递转移到需要供暖的建筑物内部,夏季又可以将建筑物内热量,通过热泵机组系统,传递转移到地球浅部地层中去,它是充分利用了地下水或地下土壤常年温度保持恒定特点的一种空调设备。
(3)采用变频变流量技术。中央空调的冷负荷随环境温度和使用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定流量水系统的水泵电机基本是满负荷运行,形成大流量小温差的现象,针对这种效率低,能耗大的情况,采用空调水系统变频器控制冷冻水泵电机运行,使冷冻水的流量与冷负荷成正比例的变化,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经济效益显著。选用变频器时主要考虑到电机功率相匹配的容量,同时也要考虑可靠性高,操作简便,价格适宜等因素。
4结语
总之,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设计,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人类的设计。同时建筑工程行业的节能减排措施对我国的整体节能减排的事业都有着促进和推动的作用。现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实现绿色生态、节能减排为最主要目标,在进行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在确保建筑工程实现功能的前提下,尽力减少对能源的消耗,达到建筑消耗能源降低的目的,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武玉侠.浅谈我国建筑低碳节能发展[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5(9).
[2]王刚.节能减排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8,(7).
[3]解义明.节能减排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0).
[4]梁琳.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153-153.
[5]柯军.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63.
[6]陈瀚.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分析[J].节能,2019,38(4):17-18.
[7]李育明.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研究[J].低碳世界,2018(9):189-190.
作者简介:
戴亭(1985.04.15);性别:男;籍贯:河北青县;民族:回族;学历:大学本科学士学位;职称:中级工程师;职务:设计院设计人员;研究方向:热力,暖通,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