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中的绿化种植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张焦乐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9期   作者:张焦乐
[导读] 园林景观绿化种植工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
        摘要:园林景观绿化种植工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要关注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的影响要素,对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项目进行全过程、高效的质量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反季节栽植施工措施和方法,提高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的成活率,更好地提升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质量。
        关键词: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园林种植是艺术与美学结合应用的载体,园林绿化作为园林管理的核心工作,加强种植配置,在保证其成活率的前提下,对提升园林绿化生态效益也有着积极影响作用。因此,在园林绿化阶段,需要结合当今社会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提升种植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1现阶段园林种植配置实际情况
        1.1配置模式单一固化
        现阶段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草木种植方面,纵观国内新兴的大型园林绿化项目,也多半以绿草、树木为主要应用对象,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园林绿化的色彩单一、应用形式不合理。在大面积种植草坪时,突出其光合作用对当地环境的改善,对于民众来讲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绿化给人在感观方面的独特体验由此被削弱。
        1.2园林绿化特色性不足
        不同地区在开展园林绿化相关项目期间,受到地理环境、气候色彩、规模形式、民俗风情等各类因素的影响,都有着自身独特的风光条件。因此在开展种植配置期间,应突出地域性的基本条件,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落实到位,避免应用标准范式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我国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要求诸多,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突出园林地域文化特色尤为关键。
2园林工程中的绿化种植施工关键技术
        2.1绿化种植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为确保园林绿化施工的顺利实施,需要做好绿化种植方案设计以及人、财、物的准备工作,具体质量控制措施有:①要保证绿化种植设计的合理性,综合考虑地形、土质、植被选择以及运输等因素,采取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使绿化种植设计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以免对后期绿化施工带来不利影响。②要从景观效果入手,结合植物形态及季节变化特性,对景观内的绿化植物进行优选,但也要考虑植物的适应性,以免带来更大损失。③绿化种植施工队伍的选择要慎重,不仅要具备绿化种植经验,还要有一定鉴赏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园林设计相关内容,将绿化设计实物化。同时这也对绿化设计提出新的要求,要坚持简单、适用的原则,既要体现观赏性,也要充分考虑绿化种植施工及维护成本。④要有效结合当地植物资源,不能一味地引进,要合理控制绿化种植成本。对于绿化设计的相关内容,施工及管理人员要充分理解,可结合绿化施工现场状况,适当进行完善,同时,绿化设计人员也要深入现场指导,确保园林绿化施工达到预期效果。总的来说,对于上述准备措施,园林绿化施工单位要严格把控,为绿化种植后续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整地与土壤改良
        在绿化种植前,整地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其主要用于地形塑造、清除杂草、杂物等障碍,还能使土壤更加疏松,这有助于根系的恢复与生长,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要在分析现有土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土壤,通常会采取施肥、深耕的方式,再有就是直接利用客土来达到改良效果。还要进行排水设计,以免因过量降雨而使土壤透气性变差,进而影响苗木生长。在实际改良土壤的操作中,还要留意以下内容:①要利用技术手段掌握土壤特性(如pH、肥力等)及其内部结构;②要结合苗木自身特性,合理制定土壤改良方案,包括有机肥的用量、深耕的深度以及是否改用客土等。


        2.3植株形态与色调设置
        不同植物的生命形态特点有一定的差异性,主干、枝叶、花朵都需要园林绿化设计的综合考量,用前瞻性的配置方法,使得不同季节的景观特色十足。种植配置期间应考虑当地绿色植物的基本特点,将种类、形态选择的搭配性提升,满足因地制宜的基本条件,才能有效提升植株的成活率和各个阶段的正常生长,经过维护管理之后能够给人们带来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园林绿化中的种植配置,利用乡土的植物条件极为关键,反应地区的植物生长特性,经过设计师、工程师的优化筛选,园林之间的搭配组合更加富有美感。
        从植物不同阶段的生长状态以及形态特点来看,将单色表现、多色集合、对比处理的技法应用起来,能够将园林的绿化效果进一步提升,不同颜色与不同的枝叶、品种的搭配,则整个绿化工程中的色调统一目标也能顺利完成。在配置期间需要将叶色与花色进行分级设置,设计以及种植期间需要将色彩配置图确立起来,在不同季节能够给人们带来丰富性的美的感受。
        2.4苗木的种植
        为确保苗木能够可靠成活,通常会采取“随挖、随运、随载”的方式,缩短苗木运输和存放的时间,还要保证根坨的完整,做好枝叶修剪控制水分流失,必要时还可采取假植的方式。对于种植时机的选择,要尽量避开中午光线较强的时段,最好选择阴且无风的天气,这有利于苗木栽种成活。苗木种植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①要做好种植前的修剪工作,特别是对于大型苗木,这有助于控制苗木水分流失速度,能够起到塑形和保证成活率的作用,对于景观树,还要控制好修剪的尺度,尽可能维持其景观效果;②掌握好苗木的种植流程,要根据种植穴的深度及土球的高度,利用基肥和种植土填充其下层空间,待苗木根部土球置于填土表面后再进行培土,要配合振捣同时进行直至培土达到地面高度。此时,要在种植穴位置四周设置围堰,并进行浇水,待其完全浇透后,再进行平整,如果发现土面下沉还需进行填补;③对于灌木的栽种,要根据其枝叶密度、株高以及冠丛的形状等合理确定株间距离,通常要确保其在栽种成活后可达到不露地面的程度,要合理控制灌木栽种的深度,还要注意小苗栽种后要有充足的生长空间;④对于草坪的种植,通常以密铺的形式进行,但要尽量避免可见接缝,待铺设完成后,还要进行滚压和浇水,促进草坪根系的生长。
        2.5在苗木栽种后进行后期保护
        在对苗木进行栽种之后,还需要合理开展后期保护工作,后期保护是栽种苗木的基础与核心,除了需要在种植完毕后对现场的杂物与垃圾进行清理,还应根据绿化施工的成果制定保护措施。例如,在对苗木进行浇水操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水量,水分过多会导致苗木出现烂根的情况;应对苗木进行松土,确保根系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对种植的乔木类植物应做好围堰工作,目的在于减少苗木水土流失情况,避免有人恶意破坏苗木;为了防止苗木根系受到损伤,应合理对苗木进行加固,同时还应定时清除杂草,降低苗木出现发育不良的概率。最后,为保证种植植物的美观性,施工人员还需要对绿化植物进行定期修剪,并合理进行灌溉,检查是否存在病虫害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对质量有极高的要求,要结合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特点和特殊性,分析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影响因素,构建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质量管控体系,加强园林景观绿化的反季节施工质量管控,较好地提升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质量。后续还要深入探讨项目前期的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后期交付使用的质量管控,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质量管控分析。
参考文献
[1]蔡斌,李雪霞.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7,37(16):214.
[2]李忠实.浅谈观赏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34-335.
[3]翟玉红,任义亮,鹿秀红.论园林绿化树木的种植原则与配置[J].科技致富向导,2010(17):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