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深入推进,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建筑行业自身也在不断提升设计水平,建筑作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代表性工程,应将地域文化充分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地区、城市的名片,提升城市建设风韵,促使城市建设多元化,不仅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更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代表着城市的发展,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当中,可以使人快速地了解城市中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等,特别是一些具有特色、内涵的建筑,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更能表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而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具有标志性、具备文化底蕴的建筑逐渐减少,为了跟进现代化进程,很多地方盲目的大拆大建,具有地方性代表的建筑遭到破坏,城市的风格越来越趋同现代化、国际化,失去了城市原有的风格和特色,建筑也毫无生气。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当中,不仅可以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同时还能丰富建筑风格,展现出城市的底蕴。
1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必要性
1.1满足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需求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崇尚外来文化的现象愈加明显,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弘扬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在各个领域内传承。地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环境等各不相同,地域文化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能够一定程度以独具特色的建筑物吸引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关注,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
1.2有利于丰富建筑物风格和模式
受到国外各个国家建筑风格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逐渐趋于一致,建筑物的外观和室内设计风格非常单调,展现不出当地的地域文化,就降低了建筑物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享受。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表现出现代化特点,还要根据地区的文化特色,在设计中融入人文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能够展现该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建筑物别具一格,充分发挥建筑物承载地域文化的作用,丰富建筑物的风格和模式。
2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以地理环境为基础考虑
地域文化建筑物建设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第一就是对地理环境为基础作为考虑,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对于建筑物来说,不同地区的建筑物需要符合其地方发展要求,以我国东北地区来说,其一年四季的季节分明,夏季有高温天气,冬季的气温就较为寒冷,因此对于建筑物建设来说,就要对建筑进行整体的防寒设计,同时对于建筑物来说,其颜色也应该进行整体的设计,对于我国北方来说,其冬季会出现大雪天气,所以其白色调较多,而针对当前的白色调来说,就要对建筑物的整体外观颜色进行整体的设计,防止整体都是白色会出现色彩单调的问题,同时针对外形来说,由于东北多为平原地区,所以应多建设相关的四方形建筑物,不仅可以展示城市地貌,同时也能够体现较好的区域文化。
2.2以空间营造来表现
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当中,由于博物馆处于苏州市的历史文物保护区域,且紧邻拙政园,紧挨着太平天国忠王府,设计人员在设计博物馆时,充分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特点,深入地理解历史博物馆对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设计者应用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其“中”字主要是指苏州城市的古城,以及苏州城市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元素与历史古城的有机结合。“新”表现在应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合理取材,灵活用材。苏州博物馆平面以传统的合院为主要空间组织方式,与一墙之隔的忠王府如出一辙,屋顶结构以三角形作为主要的结构设计元素,三角形也成为苏州博物馆外形的主要特点。在博物馆内部的中央展厅,展厅的屋顶应用正方形和三角形建设了多种几何形状的屋顶结构,进而有效地体现了博物馆错落有致的形态,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江南斜坡屋顶的地域文化建筑符号。这种错落有致的屋顶结构,完美地与周围的古建筑群相结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美感,同时还传承了地域文化的特色。此外,苏州博物馆的建筑还应用了玻璃幕墙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央展厅的几何形状天窗可以提高厅内的透光性,避免采用传统屋顶造成展厅内部光线较弱的问题。应用几何形状的设计特点,有效地结合地域文化的经典元素,同时运用新型材料提高建筑内部的功能和建筑使用效果,设计人员将苏州历史文化的经典元素融入建筑设计,实现了与苏州古城区域建筑特色的结合,也增强了博物馆的现代美感。
2.3利用本土建筑材料
当前国内城市都有代表该城市的特色建筑,城市代表性的建筑通常会运用当地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建筑材料。建筑通常会受到当地气候、自然环境、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群体。一般情况下,对当地建筑影响最大的就是自然气候,然而对建筑产生直接影响的则是当地的建筑材料。将本土建筑材料应用于房屋的建设当中,能够体现当地的人文精神风貌,但随着国内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更多新型、用途更广的材料被发明。新材料不断地替代本土建筑材料,尤其是钢筋混凝土已经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被大范围地普及和应用,导致本土建筑材料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建筑设计人员要想体现出当地独特的建筑文化特色,如刘克诚的大唐西市博物馆,就在建设中应用本土建筑材料,使建筑与当地历史有机结合,体现当地的历史特色,顺应当地的历史文化环境。
2.4注重细节设计,结合中华文化
细节决定成败,建筑设计也是一样,合适的、精美的细节能够提升建筑物整体美观,而细节的建造并没有巨大的难度,因此,建筑设计要讲究细节的重要性,多利用细节提升建筑物整体品质。细节包括很多方面,可以是一个精致的房屋边角、可以是一副特色的壁画,细节的设计还可以结合当地人民的信仰,例如印度的佛教建筑,整体上就给人一种温暖、善良的感觉。现代设计要具有独特风格,需要设计师大动脑筋。但有一亘古不变的真理永不过时,就是结合中华文化。我国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地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还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可供设计师利用的形式居多,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结合我国优秀文化传统。
结语
建筑行业要想实现稳步、长久发展,实施行业转型是关键,赋予建筑文化内涵,让建筑具备一定的价值。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相结合,能够为建筑注入灵魂,建筑成为城市的名片,更是传承地域文化,创新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地域文化体现在建筑设计细节之中,能够将地域文化充分展示出来。同时,地域文化应用在建筑设计之中,也能提升建筑价值与现实意义,使建筑设计更加具有鲜明地域特征,风格迥异。
参考文献
[1]赵欣然.地域文化对于城市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研究[J].门窗,2018(3):154.
[2]赵中华.地域文化对于城市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2):107.
[3]叶承鲲.地域文化呈现的表象及精神融入现代建筑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2):39-40.
[4]张一宏.传统文化元素、地域文化特色在建筑设计与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