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措施 朱宏斌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9期   作者:朱宏斌
[导读]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建筑企业要不断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以及创新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为我国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有着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但是排水工程的建设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在建筑物建设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建筑物排水工程特点以及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排水工程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民用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措施
        引言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系统就好像房建中的血管及排泄系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但从近多十多年来,本人负责交楼项目来看,业主投诉的最强烈,比例最大的是渗漏问题,水管渗漏占比约60%。所以本文及根据作者近些年的经验重点针对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着重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实施相对应的优化对策,以此确保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质量能够全面完善。
        1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
        1.1重视度不高
        一些建筑单位只注重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忽略施工过程中的给排水系统等小型项目;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时,仅以施工经验作为施工操作依据,很容易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增加维修成本和难度,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1.2缺乏计划性的施工
        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制定严格的施工计划,施工操作没有做到位,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从而影响项目工程质量。如果没有计划盲目的施工,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会破坏建筑的整体结构,延长施工周期。即使后期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进行弥补,也无法保证工程整体的质量。
        1.3监管力度不足
        监理部门过于重视建筑质量和外观,忽略了给排水的细节问题,而审计部门的监管人员常常因为技术水平不足,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导致问题无法及时解决。监管力度不足很容易使施工单位忽略给排水的施工质量,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1.4给排水系统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低
        我国的给排水工期发展相对较晚,并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给排水施工的员工没有参与相应的培训,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仅凭以往施工积累的工作经验,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质,无法理解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很容易导致给排水施工过程的盲目性。
        2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2.1做好排水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在排水工程建筑前期,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施工现场的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的培训,比如: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的培训,从而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为排水工程的顺利完工奠定基础。其次在排水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和工程进度,以此来保证排水工程质量的顺利完工。最后在排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好材料的质检工作,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设计中要结合施工计划来购买符合建筑行业质量要求标准的施工材料,从而确保给拍水工程的建设材料。
        2.2加强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制度
        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要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步伐一致,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相互配合,为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奠定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对打洞工作,从而协调好工作中的统一性。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好对地漏的设计、水管阀门、水表的安装等工作,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实际图纸和施工进度进行施工。在管道安装完成后,对施工管道要及时进行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进行施工,以此来保障排水管洞的正常运行。高层建筑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划分科学合理的分区法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2.3加强排水工程后期的质量安全
        在排水管道完成阶段,对管道后期的检测也是尤为重要的,以此需要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定期为排水管道做好质量检查,避免出现渗漏的现象。工作人员在管道排查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对管道进行排查,尤其是管道的连接处要着重检查,从而保证排水管道的质量安全。
        3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优化措施
        3.1管道渗漏问题优化措施
        首先,在准备过程中,要重点对管道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对其进场质量要有针对性的检测,把好质量关口。材料采购的过程中,要选择信誉良好、有相应资质证明的材料生产厂商。其次,相应材料进场之前,要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检查,确认其具备材料合格证,同时要抽样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对应的标准。再次,施工单位对给排水施工质量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如带压施工及巡检制度;材料进场报验台账制度;三级报验、验收制度;产品保护制度;根据装配式建筑,水电集中加工在新型建筑企业将有效提高水电加工质量及效率。四,要针对型新工艺加强培训及指导,对管道的施工工序进行有效明确,向施工人员进行说明,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所以企业推行给排水安装“实体样板”将大力提升新工艺的质量稳定性。
        3.2切实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管道堵塞问题
        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着重针对管道阻塞问题进行有效预防,采取必要、有效的措施将有效减低管道堵塞的风险,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优化设计,合理设计、选择合理管道管径,及管道敷设方式,其次,加强成品保护及验收,如室外排水管道敷设前,回填后必要的通水、通球试验,将有效减少堵管的隐患。如加强细部保护对管口口包裹好,避免杂物进入到管道里面使管道堵塞。
        3.3从根本上有效减少水质二次污染问题
        在实践的过程中,随着国民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有效保证供水的水质也越发重要;具体措施的改进还需从设计入手,必要的投入;如把砼结构水箱设置成不锈钢的水箱;如在加压泵入水口前,或用水前端设置紫外线消毒设备,对水质必要消毒。也可以有效应用双路供水方式,做好回水必要的消毒,把死水变活水,减少微生物生长,提高水资源利用。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型的无负压供水技术,主要使用原自来水管网当中的压力,和自来水管进行有效连接,这样能够和市政管网中的自来水传送到用户的使用点上,以此更有效地节省资金,确保二次供水水质优良。
        3.4对新型管材、管件进行研究和推广
        建筑工程的镀锌钢管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镀锌钢管很容易导致水质“变红”“变黑”,影响人们正常的饮用水。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法律、政策的推动,促使落后的产品不断被淘汰。市面上出现各种新型的管材,如薄壁铜管、钢塑复合管、薄壁不锈钢等,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
        4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把握问题的根源,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工作,提升施工技术,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有效利用新材料,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施工质量,有效落实各项优化对策,以此确保整体建筑工程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邹向前.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8):33-34.
        [2]马永.建筑给排水现场施工问题与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188+191.
        [3]周赵玉,张秋虎.施工阶段建筑信息模型有效构建路径探索[J].广东土木与建筑,2020,27(04):46-48.
        [4]胡志杰,林毅颖,李静.“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林区教学,2020(04):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