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对于所居住房屋的环境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房屋建筑规划中,有机融合园林景观设计对于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增强了对现代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视。设计人员应将现代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有效融合,进而展现出独特的人文特征和艺术魅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现代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提出融合策略。
1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逐渐深入,人民群众逐渐增强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更加关注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美观性,进而对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融合要求。对此,设计人员应增强对景观与建筑之间的融合考虑,将城市园林景观的魅力彰显出来,促使园林景观同城市建筑相符合,加强同广大群众的互动,满足市民从视觉到实际使用上的需求。
2我国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
工业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经济生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使自然环境遭到了了空前的破坏。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的生活环境,在购买房屋时将建筑园林景观纳入到购房条件之中。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的起步尚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逐步深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居民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对房屋环境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做到有机融合势在必行。
3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策略
3.1坚持贯穿整体设计的思路
基于城市建筑总体规划,在现代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整体规划的不同区域功能定位,从环境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现代建筑、园林景观等要素的设计效果,进而保证现代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和整体设计规划之间关系相一致,对区域空间进行合理设计,尽量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需求,促使建筑设计同园林景观相融合,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所以,景观设计时,应贯彻执行整体设计的理念,充分考虑并满足不同群体对环境的需求,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一步提高现代人们的生活品质。
3.2严格遵循共融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着当代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品质需求的提升,现代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实现共融问题是必然发展趋势。如上文所述,在共融设计中,必须注重建筑的生态规划与设计。根据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特点,平等看待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两者的功能及作用,由此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化发展。必须注意的是,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性设计进行优化。首先,施工中应该选用低污染、低成本、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来进行建筑的整体施工,以此来降低天气因素对建筑造成的不良影响;其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入绿色建筑的思想理念,使得建筑能够对周围的气候环境进行适应,同时应该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建设保护性的建筑。
3.3加强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的融合
为了将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有效融合在一起,促进景观整体效果的提升,需要充分考虑与建筑设计的形式相统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首先应明确设计主题,全方位考虑园林景观中的历史、文化、经济及艺术特色等元素,保持其协调性,不得盲目堆砌,要为人们呈现出因地制宜的园林景观。以园林景观设计为切入点,改变建筑平面化的缺陷,提高园林建筑设计的整体感、层次感,促使其同附近建筑、公共设施相融合。合理布局园林景观空间可有效提升建筑与整体环境风格的统一性。
例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景观设施可利用与建筑相呼应的材料和设计手法,植物配搭应辅助建筑及空间形态,选用的树种及种植的空间层次应与建筑相辅相成。基于建筑设计对文化内涵的定位,应充分考虑将其合理融入园林景观规划的设计表达中,使得园林景观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满足社会大众多样化的需求。
3.4深化景观设计在建筑现状下的功能分区及细节
功能分区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分析不同功能的特性及同其他功能的关联性,最终确定其具体位置、大体范围及互相之间的关系。功能分区应基于封闭与开放、动静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整体景观规划基础下对环境进行的全面分析,从而确定特定区域,明确人行动线,进一步完善建筑与景观的空间结构。纵观我国大多数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不协调的现象较为常见,表现为园林景观设计未较好地满足建筑设计在周边环境方面的要求,建筑设计未充分考虑建筑和园林景观的和谐性。所以,应全面论证与分析建筑周边景观,立足于园林景观建筑经济性、环境生态性及施工技术性等一系列因素,并根据施工周边环境的人文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综合设计,利用合理的景观布局弥补建筑与室外的不协调空间,合理的设计分区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优化和改进,促使园林景观设计效果满足城市整体规划布局的要求。
3.5完善植物季节性、美观性的搭配
在现代建筑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其地方植物特色,科学选择绿化植物。城市建筑绿地受建筑的影响较大,所以土质差,人为损害重。对此,考虑地下覆土情况进行季节性、美观性的植物搭配是放在首位的,建设时对土壤的改良,将客土栽植作为基础,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管理粗放、耐瘠薄、抗病虫害及生长健壮的乡土树种与抗污染树种等方式,便能将植物的生态功能发挥出来。同时,需要将地被植物的作用全面展现出来。地被在植物群落中存在多种功能,除了能减少扬尘与降温之外,还能提高绿地率。并且常绿植物与落叶乔灌木的配合运用,能形成独特的四季景观,让建筑因适当的搭配更显特色。
3.6建筑工程项目形态与节能设计优化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形态的设计与节能的设计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为此,在进行形态设计时,不仅要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应该注重绿色建筑技术的充分体现。由于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对于建筑的需求和要求也相应更加强烈。因此,如果形态设计与节能设计能够取得更好的建筑效果,相信这能够为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参考,从而确保后续施工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3.7构建科学的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若要实现建筑规划与园林设计共融,必须具备科学的指导理念。首先,应从全局角度出发,可根据该区域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创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融入一些创新策略。由此实现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和谐统一。其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个性化特征的体现必不可少,在实际设计时,注意学习国外的先进设计经验,从中吸取精华,因地制宜,设计出具备独有特色的现代建筑的园林景观。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优化与结合绿色建筑技术,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朝着低成本、低消耗、低碳环保、科技含量高的新型道路发展。将绿色技术与建筑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同时创造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人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闫越.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创新探索[J].现代农村科技,2017(2):61
[2]陈胜.现代园林设计与景观设计创新研究[J].花卉,2017(22):45-46
[3]梁燕.城市规划与特色园林景观的融合设计研究[J].乡村科技,2017(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