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要点 李洵 左傲全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9期   作者:李洵 左傲全
[导读] 控制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是控制施工活动和施工活动的效果。
        摘要:控制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是控制施工活动和施工活动的效果。施工活动的控制是指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的控制,可分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是指加强施工图设计、施工材料准备等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指对施工人员、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的管理和控制。比如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对施工活动效果的控制指的是主要包括控制施工工艺、控制实际的施工作业等。具体需要按照实际测量、分析、判断以及修改四个步骤进行。实际测量:即采用检测方法。如观察、触摸、敲击、拍照、倾斜、悬挂、测量、覆盖或见证取样,并通过实验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评判。通过实验得到产品的各项数据,后续再将产品和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施工过程中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质量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如果发现质量与要求的标准不一致,应采取措施纠正。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控制要点
        导言:代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各种建筑业相关工作的发展。随着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建设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了建设项目的实施,而且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与国外不同,中国人传统观念的冲击是由对房屋所有权的非常严重的痴迷所引起的,他们觉得自己会有一个家和一种归属感。这也在某些方面促进了房地产的发展,以严格控制市场。我国在建筑行业也设立了非常严格的规范要求,但是即使这样,还是会有许多纰漏出现,为了更好的施工质量管理和监督,企业需要在控制质检方面加大排除力度。
        1建筑工程发展
        1.1 工程质量概况
        为了保证整个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国家成立了质量监督部门,并在需要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发布了一系列规范,以消除工程竣工后的生活隐患,但即便如此,工程中有很多因素,包括材料质量、施工环境等,不能一一控制,因此,企业要完成工程,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管理,将不可控因素压缩在可控的安全范围内,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保证质量。
        1.2质量检验的必要性
        为保证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理,对工程各阶段的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这是保证安全工作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造成重大损失的因素有人为因素、天气因素、环境因素、物质因素、管理因素等,众所周知,在道路建成初期,需要进行道路养护,但这只是一般情况。在炎热或极冷的环境中,即使是养护也不能保证道路的质量。部分路段仍将一如既往地出现裂缝,主要受环境和天气因素的影响,。要控制这一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不仅要避免恶劣的施工天气,还要有相应的补救措施。为了将不利因素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的前提下,如何进行事后管理和补救是当务之急。科学合理地指导施工管理对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材料管理存在问题
        许多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缺乏对材料管理的重视,在购进材料后将其随意堆积,未能进行分类与保护,因此,大量的材料受到水分、氧化和损伤的影响。此外,在混凝土浇筑等重要材料配置和使用过程中,从业人员未能根据材料特性严格控制各个环节,未能及时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未能做好保温保湿工作,导致后期开裂。另外,金属和橡胶材料不经表面处理容易氧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在施工材料发生变质或损坏时,部分管理人员未能及时更换,而是批准使用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以降低成本,导致后续工程出现问题。
        2.2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2.2.1 企业保养和维修工作不到位
        许多企业管理者对设备管理存在误解。他们认为只要设备还可以运行,就不需要为维修工作拨款,否则会增加生产成本。正是由于管理者和操作人员普遍存在的思想层面的问题,使得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长期超载,无法润滑、清洗和维护,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还有,很多管理人员会忽略设备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不会对其进行维修,只要不影响使用,就搁置不管,致使一些小故障逐渐恶化,造成设备损坏。
        2.2.2 部分器械的操作人员素质较低
        在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总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大型设备,如挖掘机,只能由需要持证上岗的操作人员操作。相对而言,这些设备的操作人员会有一定的专业性。在使用设备时,一般能注意维护,规范操作,减少差错,对机械设备的损坏较少。但许多其他设备不需要许可证,例如搅拌拖泵、打桩机等,操作员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也没有证件保障,大量的操作员并不具备操作机械设备的专业素养,也不注意爱护设备,这就导致机械设备的寿命大大缩短。
        2.3 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还有一大批建筑企业单位并不具备严格而完善的管理模式,企业内部控制有些松散,员工缺乏执行力,许多看似合理的规章制度,到了员工的层次,就会失去作用。此外,许多规定过于粗放、不具体、不详细,容易让人钻空子,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缺乏监督,导致工程受阻,工程质量下降。只有在项目、资金、人员、材料选择、施工等方面建立健全管理模式,并对特殊人员进行监督问责,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才能提高施工质量。
        3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3.1优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活动中,技术管理是施工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为了能够及时把握施工质量管理问题,便需要从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入手,将工程进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建设工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工艺进行先报后审,确保施工工艺符合建设工程的要求,并按一定程序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实施规范操作。借助施工技术管理模式,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在可控范围内,对施工技术进行高质量的标识,从而达到施工技术优化在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目的。


        3.2建立完善的建设项目管理机制
        为保证建设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有效开展,还应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建设工程管理机制,为下一步管理机制的构建提供重要依据。因此,相关企业应加强施工管理机制的完善,有效控制工程中的分包现象。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做好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同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项目管理中出现的失误现象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才能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
        3.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
        施工人员是确保建筑工程完工交付的基础人员,也是施工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在施工现场中无论是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内容、施工计划都需要施工人员来完成。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首先应该将施工人员质量管理培训放在第一位,以此提升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应经验,提升高质量施工标准。另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遇到一些施工问题时,也需要通过与管理人员沟通解决,避免因随意决策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质量管理意识在施工人员中的顺利渗透。
        3.4详细的人事管理
        由于施工是一项综合性作业,施工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人员参与,人员综合技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因此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细化人事管理。首先,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带,加强相关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做好施工所需的所有电线接头的防水、防火管理,尽量减少漏电事故的发生事故。对于无关人员应禁止入内,进而确保现场施工秩序得到有效管理。其次,对于施工现场作业中产生的垃圾也要及时处理,特别是要处理那些危险物品,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比如,施工现场可以设置标准的密网以起到清除危险物品的作用,当然也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培训,通过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因错误操作而造成不必要问题的发生,最终通过细化人员管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
        3.5加大建筑工程管理的执行力度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而言,需要管理人员在质量管理中发挥最大化作用,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施工项目相关信息,并掌握施计划和实际进度,以此达到知己知彼,确保质量管理得以落实到施工现场中。其中,建设工程施工管理部门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强管理,全力控制施工现场的质量环节,确保施工环节的每一个环节都控制在高质量范围内,从而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在具体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管理素养,确保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做到精益求精,做到点面结合,实现工程质量的提高。
        3.6明确监管责任
        任何行业的健康发展都需要明确的监管责任来支撑,这也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最重要的是提高整体监管水平。因此,要解决建设项目管理监管水平低的问题,就要按照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条例》的内容,明确相关人员的监督责任,严厉惩治内部腐败行为提高监管水平。同时还应当建立有效的零容忍制度,该制度的确立主要是来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大多数时候在发生质量问题时,部分领导人员会出现打招呼的行为,这并不利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所以零容忍制度的确立显得尤为重要。再者,相关质量管理人员也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责任意识,要对施工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应当及时采取对策与解决,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质量安全隐患问题,最终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实现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效率的目的。
        3.7采用信息化系统
        建筑企业应当采用信息化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该系统需要收录整个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图纸,最好采用BIM技术绘制的3D立体图,将管道、电气设备等都在同一张图纸中呈现,并标出每个部分所需的材料种类,据此估算所需材料的数量和要求资金,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另一份反映实际施工情况的图纸,并每日对图纸进行更新,呈现出切实的建筑样貌,便于进行观察和统一管理。此外,系统还需要输入每个参建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个人信息,以及他们的详细分工。当出现问题时,它可以在第一时间跟踪责任。还需要输入施工队所有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方便人们查询哪些设备是免费的,哪些设备在运行中有问题。最后,建立专门的施工应用程序,实现信息共享,使施工人员能够从管理人员那里得到最新的指令和任务。
        结束语
        不难看出,未来我国建筑业能否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在实施工程项目时,也必须保证工程质量,无论施工效率如何,质量也必须提高。施工单位必须增强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意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用合格的施工人员保证施工质量,并重点选派相关管理人员,经验丰富的以及相关素质评价较为高的人才,在每个方面做到万无一失,保证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为我国建筑行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鲁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分析[J].安徽建筑,2019,26(09):280-281.
        [2]邢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54.
        [3]王育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简述[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91.
        [4]孙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分析[J].居舍,2019(08):151.
        [5]刘昆.关于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5):203-204.
        [6]陈茂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20(1):188.
        [7]梁小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智能城市,2020,6(1):100-101.
        [8]刘道兴.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4):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