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探讨 穆健良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9期   作者:穆健良
[导读] 混凝土浇筑是保证道路桥梁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步骤,
        摘要:混凝土浇筑是保证道路桥梁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步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交通设施的使用期限,因此在整个工程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并且,混凝土浇筑的效果和速率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气温,而冬季气温低且空气中的水分少,这就给混凝土的浇筑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主体就需要认真分析冬季道路桥梁浇筑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科学的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
        引言
        由于冬天气候恶劣,十分干燥且寒冷,使得道路桥梁施工作业变得更加困难,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如果操作不当就会让浇筑质量变差,进而不利于混凝土施工。因此,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深入探讨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
        1 冬季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气候引起混凝土裂缝
        在混凝土的凝固过程中,如果外部的环境温度较低于混凝土的温度,就会造成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出现凝固不均匀的现象,使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裂缝。如果是在野外进行道路桥梁施工,有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北方冬季的温度较低,且早晚温差较大,温度的变化就会造成热胀冷缩现象,使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出现裂缝。气候的变化会使得混凝土本身存有的温度发生急剧性的变化。如果说混凝土的上层温度比较高,表面温度的变化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在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快速降温,就导致整个混凝土结构因为温度的失衡出现裂缝现象。
        1.2 温度偏差
        冬季道路桥梁的混凝土在浇筑上有一定的温度要求。由于混凝土的厚度相当,因此也分成上下两层,上层和下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度会存在一定差别。若是混凝土的温度整体显出下降的态势,那么上层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下层的温度,往往会导致下层混凝土的温度升高。若是施工主体没有控制好混凝土表层的温度,以及混凝土白天和夜晚温度的差别,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后续的施工。
        1.3 施工操作不规范
        在道路桥梁的建筑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也会对混凝土浇筑的结果和质量造成影响。如果存在操作行为不规范等现象,就会导致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出现凝固不均匀、表面出现裂缝等现象,将会对混凝土的浇筑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也得不到保障。所以,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操作,以保障混凝土浇筑的整体质量。其次,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有效的保温,因为混凝土本身的特性,相关的施工人员不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也没有健全的保温措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散失掉比较多的水分,影响整个桥梁结构的坚固性,影响正常使用。
        2 冬季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2.1 混凝土运输措施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最长出现的就是离析现象,所以,对于冬季混凝浇筑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需要在运输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离析现象的出现。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离析现象,就会导致在后期浇筑环节坍塌的几率增加。现阶段大部分的道路桥梁建筑工程,对于混凝土的运输方式有很多种选择,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在混凝土初凝现象形成前完成施工作业。因此,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运输混凝土时,对混凝土的整体运输时间进行明确,并对混凝土的时效性进行检查。如果在混凝土运输过程出现交通堵塞等问题,需要对混凝土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防止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一般在运输中,会采取搅拌或者升温的方式来保证混凝土的温度。

数据分析显示,当混凝土强度在30以下时,温度在20℃以下需要浇筑100min左右,在20℃以上需要浇筑80min左右;当混凝土强度在30以上时,温度在20℃以上需要浇筑70min左右,在20℃以上需要浇筑60min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冬季温度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
        2.2 选择材料
        施工人员要重视水泥种类的选择,要以水化热较大的型号为优先考虑,并且要把握好其重量和体积。当水泥采购完毕之后,施工人员要加强对现场投放水泥的管理,做到分层次,分批次。同时,施工主体也要将水泥置放在合理的位置,避免其性能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现阶段,道路桥梁施工现场采用的水泥主要是以硅盐酸为主,大致分为特殊型号和普通型号两类。特殊型号的水化热速率较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混凝土达到浇筑的标准[3]。此外,施工主体还要强化对骨料的筛选,骨料的种类主要是以砂石为主,具体的投放比例和数量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砂的选择要以粗中砂为主,石的选择要以花岗岩位主,砂的比例应当在整体的四成以上,五成以下。在最后搅拌的阶段,施工主体要保证加入其中的水符合宏观上道路桥梁施工的整体规范,并不需要对其进行深度检验。混凝土的搅拌需要把握好其频率,同时也要注重做好现场的保温工作,施工主体要调节好各种原材料的配比,保证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
        2.3 混凝土的浇筑
        为保证混凝土在低温下的质量,混凝土的浇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采取相应措施充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并达到规范要求,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温度。首先采取保温措施,浇筑承台顶面时,应该采用电热毯等设施来保温;浇筑承台侧面时,应该采用彩条布对承台密封。一旦温度过低,需要通过使用碘钨灯对承台加热,也要注意加温防护,不能使温度变化过快。在浇筑过程中,采用电热毯来防护保温顶部混凝土,通过布条密封来保温系梁侧面;浇筑墩柱时,应该先预热模板,再通过土工布保湿,在浇筑后应该注意在顶面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温;混凝土施工缝方面,可以通过使用热水浇淋以及碘钨灯加热的方式来进行保温防护。
        2.4 控制温度
        施工主体在混凝土浇筑的实际操作阶段要按照国家对道路桥梁施工的标准来进行,由于冬季气温较低,混凝土自身也会散热,因此要着重强调对温度的控制,恰当处理混凝土浇筑中挥发耗损的热量。当混凝土浇筑的基本工作完成之后,施工主体要在其大致成型的基础上按照从底板到翼板的顺序进行细化。这些细化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就翼板而言,其坍落度应当控制在十四厘米左右,就腹板而言,其坍落度应当控制在十六厘米左右。并且,施工主体也要确定机器适用的数量,尽可能避免一台机器的长时间运转,保证两台机器同步进行,以此来保证浇筑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施工主体也要提高防范意识,检查是否出现了空洞的现象,特别是就底板和腹板而言。若是有空洞现象的出现,要及时对其进行再一次的振捣。同时,施工主体在为底板清理混凝土的时候,要尽可能选择分层铺平的方法,保证分层的实际厚度符合现实条件,一般以三十厘米为宜。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是混凝土上下两层的浇筑工作同步进行,就需要增加厚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冬季道路桥梁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混凝土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所以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通过在混凝土运输环节、现场建筑环节进行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能够保障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使工程项目的整体建筑质量得到提升。总而言之,施工人员冬季进行桥梁施工时,务必要把温度这一重要因素进行充分地考虑,严格按照相关的指标完成一系列的质量控制,多采用保温措施,降低气候变化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影响,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多友.浅析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205.
        [2]黄文达.分析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改良[J].四川建材,2019,45(10):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