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土地资源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当前由于农村土地管理体制尚未完善,县乡镇等农村土地管理部门在实施土地资源管理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缺乏惩治,使得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全面维护,这对土地流转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尤其是对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正视农村土地管理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农村土地管理现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现状分析;对策
引言
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是各国都在追求的核心目标,也是各地政府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承载,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一直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类的土地管理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受城乡组织机构、人口素质、土地价值差异化多种因素影响,土地管理工作长期处于二元化状态,严重限制了我国土地利用工作的开展。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必须充分了解土地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才能确保新形势下土地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常态的相关要求。
1农村土地管理与规划中的核心问题
1.1缺乏规范化的管理
土地管理和使用环节中缺乏统一的规划是当前影响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因素,如某些地区的农户在申请和实施建房过程中,以方便农事作业、日常生活为主要考虑因素,而对于所建房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不作考虑,因此占用农田建房的现象较为普遍。此外,部分农户对农村土地自行流转,转让后出现了双方的纠纷或土地弃管、撂荒的现象,这样的问题持续下去就会导致农村的耕地总量逐渐减少,对实施集约化、区域化、规模化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1.2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入不敷出
农村税费改革实施后,使得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某些村出去为数不多的机动地承包费以外,几乎无其他收入,更有甚者欠有债务。因此,某些地方将机动地对外发包,强制性的流转农户的承包地,出卖集体地或者高价对外出租而获取高额回报,挪用土地补偿费以及土地流转费的现象较为突出。
1.3缺乏土地管理意识
所以会造成农村土地管理的困难,就是因为人们对于土地管理的意识十分淡薄,并且重视程度不足。很多人不知道土地管理条例的内容,只是单纯理解为土地是自己的,自己对土地有随意支配的权利,可以任意进行转让和使用。因此,对人们进行土地管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农村土地管理与规划问题措施
2.1转变思想,做到保护耕地和经济发展两手抓
目前,国家加大了土地管理的力度,实施了较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在保证耕地不受损坏的基础之上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以严格增量、管住总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为准则,开源节流,积极开发新耕地,对旧城老村实施大力改造,盘活闲置基地,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相应的使用权流转进行试行,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2.2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监督力度
为了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首先,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督调查小组。通过专门调查小组可以实现对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实时监督和调查,这样就可以确保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从而保证土地资源有效管理。其次,建立相应监督机制。要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相应的责任追究可以明确管理工作的范围以及所承担的责任,这样就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避免事情发生时无人问津的情况发生。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2.3要提高土地补偿标准
土地补偿费低,土地增值分配严格不合理,是农民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也是造成大量耕地被征用占用的重要因素。必须尽快提高土地的补偿标准,给老百姓一个合理的补偿。要改革土地补偿标准的计算办法,不能只单纯考虑征地前几年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要充分考虑土地的市场价值,考虑当地农民的最低生活标准,让土地回归其应有的市场价值。要改革补偿的分配机制,合理确定集体和农民个人各自所享有的比例,农民所有的补偿费要直接分配到农民手中。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要仅仅盯住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成果,同时,还要看到对大量失地、失业、失保农民产生的隐患。
2.4科学规划土地
农村土地管理工作要特别注重土地规划的引领作用,让土地管理有法可依,这样不仅使农民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而且还有利于农村的建设与可持续性发展。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协调整体格局与局部的关系,对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或出现的违法拆建等问题予以坚决杜绝、制止、惩处,统一规划农村建房的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环境,令其焕然一新,实现农村人文居所环境美化、环境亮化、环境新化的总体目标。另外,还要改变传统的土地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变为集约型,大幅度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2.5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规范
新形势下,由于诸多原因农户实施了土地自行流转,在土地自行流转过程中,要遵循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农村行政部门指定的规范标准,依照“依法办理、有偿转让、双方自愿”的总原则。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于农户或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产权转移要强化管理,一旦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事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配合其做好相关的转让价格评估、转让合同管理等事宜,对于集体实施土地流转的不能忽视税费事宜,要保证集体土地流转合情合理,依法依规。
2.6提升土地资源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很多基层土地管理人员并非是专业的土地管理人员,很多人都缺乏专业的土地管理知识和土地管理经验。同时,由于一些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的土地资源管理思想较为落后,对相关规划缺乏理解和认识,这都会直接影响到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首先,要加强对基层土地管理者的专业培训,使其具备土地管理的专业素养,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土地管理者的专业技术水平,打造出一支具备高素质的土地管理队伍,从而确保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其次,加强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通过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并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库,将全国各地的土地资源网络数据进行共享,从而为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更优的决策和选择。最后,土地管理部门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建立网上信息监督系统,从而实时追查和监督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方便相关部门及时进行调控。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地土地管理工作水平及质量是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完善高效合理的土地管理方针、政策和工作机制、方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之间的关系,推动土地利用开发工作的有效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贡献积极的力量。农村经济是我国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是提高国家经济水平,对农民土地权益的维护就是加强农村经济的必要途径,就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唯有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权益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才能有效的保证国家经济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飞雪.浅谈农村土地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J].科技信息,2010.
[2]黄春华.浅析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风,2016.
[3]于凤桐.土地利用规划[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9.
[4]张燕.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01):377-379.
[5]孔伟,张飞,郭杰,欧名豪.兼顾经济发展与资源禀赋的增量建设用地区域配置研究[J/OL].江苏农业科学,100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