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周景伟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8期   作者:周景伟
[导读] 作为最为基础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公路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水平与城市的发展
        【摘要】作为最为基础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公路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水平与城市的发展,但是公路道路施工较为复杂,同时很容易受到自身施工特性的影响,因此,其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质量隐患,如果不能够在现实中运用合理的施工技术,那么就无法对施工质量水平进行提升。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公路事业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公路施工技术和道路路面施工质量对公路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路面平整程度直接关系到公路使用性能,因此,必须要在日常施工过程中,不断强化和完善公路施工技术,严格控制道路路面施工质量,从本质上为公路路面质量提供保障。
1道路路面施工的常见公路施工技术
        1.1道路路面施工中的掺灰技术
        在道路路面施工中常见的公路施工技术包括掺灰技术、路面压实技术等。首先,从掺灰技术的角度来看,在对其进行使用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基底进行清理,无论是垃圾还是杂草都需要清理干净,目的在于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在完成这一部分工作后,为了能够对施工质量水平进行提升,施工方必须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避免使用性能指标未达标的原材料,其中应合理开展细致的检测工作,在确保其性能符合标准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拌灰操作虽然不具备较大的难度,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在进行拌灰时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测量,确保拌灰质量,另外,还需要合理对控制桩进行架设,减少后续工作的风险。
        1.2道路路面施工中的路面压实技术
        路面压实技术与掺灰技术一样,都是十分常见的公路施工技术之一。使用公路施工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公路的工程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所以常见的公路施工技术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路面压实技术的使用可直接提升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水平,但是这一技术的应用较为复杂,如果应用不当就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在对路面压实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几个细节问题:
        首先,与掺灰技术类似,对路面压实技术进行使用也需要清理路面的杂草,目的在于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其次,在对填料进行选择时,相关人士需要对多重因素进行考虑,因为无论的地形还是基底的地质与填料的适应性都存在差异,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料才可以发挥路面压实技术的具體作用,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其次,施工人员应注意路基的土质,如果土质为黄土,那么就应在将台阶挖出后合理进行倾斜操作,如果含水量较高,那么就应运用石灰吸收水分,确保水量符合标准,如果水分较低,就应持续的加水,从而开展碾压。最后,施工人员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应该考虑到地基的具体承载力,目的在于减少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
        1.3道路路面施工中的强夯技术
        最后需要提到强夯技术。在对强夯技术进行使用时,施工人员应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在整理完成之后根据图纸进行定位测量,目的在于确定强夯技术使用的范围地。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对第一次夯点的位置进行正确的标识,而想要真正的做到这一点,还需要精确进行测量。完成后应使用起重机正式开展操作,并对全部夯点进行夯击,其中应对高度进行合理调整,另外夯击的具体次数也需要根据施工前的计划实施,以防万一。
        2目前我国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量的路面施工所用材料大多数为沥青混凝土或者水泥类型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所用材料为沥青混凝土时,路面质量最大的优点主要是公路表面较为平整,从而避免的坑坑洼洼车辆行驶阻力大等问题;路面表面明显的接缝较少,因此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路面裂痕;当车辆在这种材料所造路面上行驶时,噪音产生较小,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噪音污染;车辆在路面上的行驶过程中较少颠簸,损耗小,感觉舒适;整个施工所用时间较少,并且此材料较为经济实惠;若路面出现需要补修的情況,补修过程较为简易。

但它的缺点主要是受当地季节温度的影响较大;整个施工过程中易受雨水影响。水泥混凝土的优点则是稳定功能较好、整体强度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路面事故的发生,而且水泥混凝土经济价格较为实惠,路面的防护方法也较为简易;缺点则是使用水泥混凝土的路面容易产生一定的接缝,因此使用时间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水泥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对水的供应量需求较大,一定程度上给施工过程带来不便。
        这两种材质的所建造的公路,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则是公路路面出现硬化的问题。公路路面出现硬化的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建造公路时所使用的材料比例存在问题所导致。一旦公路路面出现硬化的问题,就会出现公路路面整体硬化的现象,在车辆的行驶过往中容易形成坑洞,硬化问题严重时则会发生路面移位,甚至引起公路整体的鼓胀和陷落的严重情况,公路此时表层会出现露骨和较大的损害等问题。
3加强施工质量的策略方法
        3.1合理选择施工材料
        加强路面施工质量的首个环节的合理选在材料。材料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条件,尤其是路面施工中需要诸多不同的材料,非常繁琐,必须将这一个关口控制好。路面施工的时候用到的混凝土为混合集料,既应该将其配合比控制好,还应当充分确保其质量,确保其压碎值、级配满足标准,同时,应当充分确保沥青的质量,使其具有良好的冷热收缩性能,不仅如此,还应当将混合料的运输工作做到位,使其在铺设的时候具有最大的活性,使施工的抗压性与稳定性有所提高。
        3.2控制好摊铺过程的施工温度
        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温度,所以,在摊铺过程中必须认真控制好施工温度,这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途径。施工以前,应当加热沥青混凝土至施工要求,使其具有良好的活性,要是温度太低,那么将会影响到沥青的黏结度与压实度,产生负面作用,非常易于出现拉钩和沥青液的现象,要是温度太高的话,那么就又非常易于将施工设备融化,使其受损,所以施工的时候必须认真掌控沥青混凝土的温度,要是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停工,开工以前必须再次加热这种材料。
        3.3提高路面材料的压实度
        这一个环节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路面宽度往往比较大,面层铺料过程中常常通过交叉铺设的方式来进行,要是各个铺设道的压实度没有达到标准,不但会对路面的美观产生负面作用,还致使路面的平整度受到影响,对车辆行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要是压实工作没做好,非常易于导致面层翻浆现象,最终使其使用寿命缩短。所以,路面施工的时候必须确保压实度满足要求。
4切实加强路面的排水及养护
        路面的外观对于体现公路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的时候必须重视路面施工与养护,要是发现其中有破损,必须在第一时间之内做出妥善处理。同时,必须将路面的排水工作做到位,而且是在铺设面层料以前做好,避免由于突发降水而发生渗透问题,当铺设完面层以后,还应当在路两边重复若干次沥青碾压,通过这种方法来避免路面出现漏水现象。
        5结语:
        道路路面施工对整个公路工程而言意义重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事业呈现较快的发展趋势,质量和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所以在公路建设中要合理进行安排,对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根本上保证路面施工的质量,为公路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蒋厚春.试论公路施工技术及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7(27):237-238.
        [2]靳李三.浅析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8(16):117-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