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城市规划困境提出解决路径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8期   作者:李静茹
[导读]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只有不断提升城市规划的自身科学合理性,才能推动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否则,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将会制约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还可能造成城市的交通问题以及布局问题。通过调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状况不难发现,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规划人员给予了经济发展过多的关注,生态环境的优化缺乏关注,从而造成了一些城市规划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重点强化城市规划工作的研析。下面该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城市规划的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困境;解决路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落实,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有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城市化建设力度也需要不断加强,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的人口数量较多,城市化建设的任务较为繁重,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再加上我国城市规划水平目前尚处于完善阶段,城市规划设计尚不成熟,以致我国城市化建设虽然发展迅速,但也留下了诸多问题,限制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国内人民创造出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本文便指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发展的趋势作简要预测,以期为城市规划工作起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1城市规划工作的自身价值
   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自身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建设以及土地开发的科学合理性,还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区域性都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做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工作,协调好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工作,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大道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2 阐述我国城市规划发展困境
        通过实际调查不难发现,我国城市的创建主要是根据国家相关行政机制落实的,主要是由非农业人口组成的,城市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因此,城市的规模以及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和判断国家发展能力、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城市的现状是 :亦是城市化水平总体较低,但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多,距前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 ;二是城市规划设计不合理,大城市规模过大,小城市发展能力不足,大城市人口总数往往占城市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三是城市发展格局不合理,工业过分集中,人口相对膨胀,但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城市规划的重视,情况有所改善;四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未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将处于重要的“龙头”地位,有助于改善和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人员需要遵循的准则
3.1 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准则
        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上文中已经提到,城市是我国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场所,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城市作为拥有大量非农业人口和各类高精尖人才的集聚地,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调整规划理念,助力城市发展。
3.2 需要遵循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准则
        城市规划工作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应该认真落实好城市规划工作,从而有效提升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质量、居住型建筑设计水平等。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划和设计,将城市视为一个整体,使不同区域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实现互补共促的作用。同时,在人的规划上,也要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3.3 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准则
        为了更好地落实城市规划工作,工作人员不能按照自己的医院随意更高规划方案,应该严格按照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素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区域划分,同时结合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等要素科学合理的进行功能区的划分,“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让城市服务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工作,也确保在人的活动过程中,也能对城市经济、政治、文化起到反作用,使两者间达成良性循环。此外,社区作为城市的最小构成单元,但是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城市规划时要便于城市管理者对于社区进行管理,同时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确保社区作用的实现。
4 城市规划问题的解决路径
4.1 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现代化水平
        城市化发展水平能够从侧面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发展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因此现代化是任何一个国家推动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也是城市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结果。结合我国国情,现代化的城市设计是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之一,主要包括实现一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一是要达到较高的环境质量,摒弃以往的“先经济后环境”的城市规划理念,而是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设计理念,使城市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是要使城市居民达到较高的生活质量,具体包括舒适的住房、优美的人居环境、便利的交通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等 ;三是要实现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现代化,使城市具备顺畅的流通、新陈代谢和安全保障的功能;四是实现产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城市具备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产业机制与活力。
4.2 创建人文化的城市环境
  近几年,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人文建设工作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为人文化的城市环境设计,也是城市发展与城市服务“以人为本”的体现,亦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所谓人文化的城市环境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地结合当地的区域文化以及国家、民族的文化特征,营造符合人们审美的城市环境,让城市人口在工作、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人文的关怀与城市的温度,从而增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5 结语
        城市化建设与规划工作的落实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长远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城市规划工作发展和落实。随着城市规划研究的不断加深,现代化的城市设计、人文化的城市环境是未来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但由于本人自身经验及视野有限,本文并未设计城市规划的具体实践,存在内容上的局限性,还需要更多城市过规划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本文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 罗俊浅 . 析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建材与装饰,201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