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薛振云
[导读]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建设水准也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城市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建设水准也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城市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现阶段城市建设中产生了复杂严重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给社会、生活和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制约和阻碍。特别是我国在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城市建设产生了若干环境地质问题,例如反复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水质建设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的产生,给人们生存和生活带来了不便和限制。所以,对城市建设中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要重视起来,并积极思考应对措施。
        关键词:城市建设;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措施
        1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1.1水资源问题
        城市发展中因人口的增加、供水量的加大等,会出现水资源有所匮乏的问题,同时对城市环境质量产生了潜在威胁。具体表现为:1)部分城市的地下水由于存在地下水过度开采问题,导致路面出现了沉降、塌陷等现象,使城市环境地质方面的结构稳定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受水资源保护不够重视、地下水开采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建设中水资源问题发生率有所上升,给地质方面带来一定的威胁。实践中针对城市的水资源问题,需要通过对工程地质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实地调查工作的开展等,对城市地下水的水源选择、保护等加以分析,落实好相应的评价工作,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从而降低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发生率,逐渐改善其地质状况。
        1.2城市地壳稳定性问题
        城市地壳稳定性是指对城市所在位置的地质构造运动、地震运动、火山运动的稳定性进行综合全面的研究和评价,目的是为了通过研究分析避免城市因为地壳运动造成各种损失。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质量最关键的内容之一就是评测城市地壳的稳定性,其中包括地震、地裂、火山、断裂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地质研究资料表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地球岩石圈进入了地壳运动的新时期,这是地球第五个强烈的地震活动期,这会造成不少城市会引发由于新构造运功产生的地陷、塌裂、滑坡、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决定地壳稳定性最主要原因是地震灾害,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地震震级超过7级的大、中城市一共有110多个,因此,做好城市地壳稳定性评价在城市建设中极为重要。
        1.3地基结构相关问题研究
        城市建设中,地基结构属于核心设施,具备十分重要价值和作用。环境工程地质在地基结构问题方面研究更加细致,包含有地貌结构、岩土结构、水文地质以及力学结构等,在地基结构方面研究更为全面和细致,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建设稳固性。城市建设前,需要做好地质结构的细致全面分析,促进建筑质量安全的全面性提高,提高地基稳固性,实现对各类意外风险的有效控制,更好地满足城市顺利建设需要。
        1.4城市建设问题
        由于大量人口涌进城市,我国城市飞速发展。城市基础交通设施、房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配套的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很容易造成环境地质问题,比如淤泥、水土流失等。加之近年来很多城市兴建地铁等地下项目,地下空间开发过度,进一步引起水土流失,造成地表塌陷、城市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如果在建设的时候不能处理好这些环境地质问题,会给城市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发展甚至人们的生活。
        2解决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主要措施
        2.1建立人与地质之间和谐的关系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人和地质之间的关系,必须从长远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只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犯一些目光短浅的错误,忽略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持续作用,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由于人类的鼠目寸光才导致目前的城市地质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子孙后代造福。


        2.2逐步加强地质环境质量与容量的改善
        以目前所产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来看,城市建设的地质环境的质量和容量现状并不乐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今后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发展。地质容量是指城市建设区域所能承担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最大压力,产生的压力是有上限的。如果过度地进行城市建设,那么城市的环境和地质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把控好社会发展产生的压力不超过城市发展的容量是现阶段最需要思考的问题。这要求城市建设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把控好发展的程度,不要为地质环境施加过多的压力,超出其承受范围,要对地质环境的容量进行科学积极的改善,促使地质环境更有效合理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许会造成破坏地质环境,损害地质条件的情况发生,这时,不能弃之不管,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来避免地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防止更严重的后果发生。例如,对日常生活中垃圾的处理、工业排放的污染气体、废渣、废料等。总而言之,要想有效解决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就要从城市建设的发展程度下手,让发展适应城市建设的容量,才能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2.3展开城市三维空间工程地质环境质量预测和评价
        在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中,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属于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尤其随着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增多,其评价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具备复杂性和动态性特点,研究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明确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同时明确这一影响所造成的危害。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工作的开展需要针对地质环境中各组分质量给予定量评价,同时,综合人类工程活动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分析考虑。不仅需要做好二维空间方面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同时还需要注意在地下工程建设和发展中充分利用三维空间激素展开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等方面工作。将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研究与土体保温隔热性能等方面研究并重。以综合性研究为基础,提高土地使用方案选择科学合理性,明确不利工程地质条件分布区域。
        2.4妥善处理城市发展对地质环境容量的影响
        一个城市的地质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当人类进行经济发展的活动超过了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容量,将造成一系列的恶劣反应。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无可避免的对地质环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在建设发展城市的过程中,应当提前做好相应规划。保证城市经济发展一定要建立在地质环境能承载的基础上。此外,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也是增加城市地质环境容量的重要举措。人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走得更高更远。要想城市稳步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对各类资源积极进行开发利用、回收利用,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2.5水污染防治措施
        无论是地表水的污染还是地下水的污染,在城市建设中,水污染问题一直是一个突出且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水污染整治是我国环境工程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水污染不但直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对影响供水范围,加剧水资源的短缺,所以,要对水污染进行防治是迫在眉睫的。对于生活污染源,可以通过有效措施减少其排放量。如推广使用节水用具,提高民众节水意识,降低用水量,从而减少生活污水排放量。对于农业污染源,提倡农田的科学施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农田中残留的化肥和农药,进而减少农田径流中所含氮、磷和农药的量。对于工业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以无毒无害的原料和产品代替有毒有害的原料和产品;改革生产工艺,减少对原料、水及能源的消耗;采用循环用水系统,减少废水排放量。要制定科学合理城市水污染防治规划、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规划,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发展污水经适当人工处理后用于灌溉农田和回用于工业或市政,成为稳定的水资源。
        结论
        城市建设中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较为突出,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有严重影响和阻碍,想要更好地满足城市建设工作开展需要,就必须要针对当前存在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城市建设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规划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9(5):290.
        [2]王保山.城市环境的地质问题和环境工程地质作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3):177-178,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