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的工程预结算,是各种材料、劳动力、机械的消耗量及其建设项目资本成本会计,包括配额、价格管理、索赔管理、成本管理、工程项目的招标或者投标、项目施工前后的项目造价的重要关键依照,在施工企业项目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凭据,跟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程建筑方面对于对于社会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满足当前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编制统一的结算标准的施工方法应提高该制剂的质量,对工程成本控制施工结算,消除的现象,科学、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投资,建立一个高效的建筑市场造价管理越来越迫切。因此在此探究建筑施工项目在核算中显而易见的情况,并在此做出相应的应对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采取措施
引言:建设准备的预结算条件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建设,总会涉及到大量的材料,工作内容也比较复杂,这就需要员工有足够的耐心工作,也是转变思想工作,细化工作内容每一个阶段,更更好地促进建设项目的实施。本文的主要内容,施工前期工作,启动清算和常见问题,展开具体论述,希望能缩短实体经济与初始预算之间的差距,在市场上不断满足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的局面,让中国的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常见问题
1.1 价格管理问题
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固定费用作为工程建设的工程成本,特别是项目成本占材料成本的70%左右的成本预结算价格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一个重要条件在施工单位得投标竞争中。然而,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建筑行业更加市场化,市场管理不健全,结算前的准备施工单位目前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以及预建设单位编程错误结算没有有效的约束,再加上有心之人为了利益最大化,个别施工单位哄抬项目的造价核算,从而导致最终对其产生了无法挽回的影响,倘若相关单位不能严厉审查,针对施工单位采用价格低廉且材料未达标的情况未及时处理解决,最终促使建筑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性能无法得到保障。
1.2 地勘报告缺乏准确性
施工建设场地的地址勘测属于一种专业性极强的作业,而且诸多地址的状况繁杂,导致地址勘探作业量大大增多,难度上涨。与此同时,施工场地勘测的不精准导致设计未达到相应水准,从而导致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设计繁杂,施工难度增强,从而施工单位的作业周期超出正常施工时间,以至企业项目预算员工在核算预算中,极易发生工程施工量的重复推算或者忽略,酿成企业的资源与设备虚耗,减少了预结算的高效率。
1.3 工程量虚报
建筑企业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因工程作业量诸多,相关干扰因素繁多,因此经常发生工程作业量的反复推算工程作业量的错报。例如:施工场地的地质勘探不精准促使工程作业量增多;在基坑开挖时开槽放坡度中,相关审计员工在制作预算时,依照以往的数额进行计算,就会极易的发生工程作业量的推算失误;楼体地面的洞口、梁体中的圈梁、大量所占据的体积不扣所导致的作业量反复;以及因为新兴技术、结构、材料的渐渐显露,第一时间所把控的数据以及相关材料的不精准促使工程作业量虚高等情况。
1.4 其他
设计变更系列问题、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工程计量、信息管理问题缺失等等都是造成建筑工程预结算不准确的主要问题。
2 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定额与价格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中相关的价格管理,特别是采用的材料价格之间的管束,对于项目工程的造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增强定额与价格管束水准,有益于项目花费估算的改良,有益于项目造价的公开性,更有利于对整个项目质量的监督。
工程建设动工前,需与相关建设单位一起商讨工程项目的估算,之后再预算相关管理部门定额管理科室审计、估算之后针对新发现的技术,同时进行统一的计算,避免虚高的现象产生,与此同时,在核算时,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工程组的核算规则,把控建设单位的需求与了解施工图,防止建设单位出现谎报价格的情况,防止工程造价作假。所以,应该成立完善的建设工程核算的价格管理制度,如若需要可执行工程造价从材料供应处到建筑施工地的一票制度,增加工程造价的公开性,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与公民的生命钱财安全。
2.2 地勘报告的监管
地勘报告的不准确导致施工单位预算员在编制结算时,易出现工程量的重复计算和漏算,会加大工程造价,最终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施工方必须科学的做好地质检测,必要时选择第三方机构进行技术支持;有关监管部门更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沟通管理加强对地勘报告的监管,严格避免人情监管等渎职现象的出现,扮好建筑工程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守门员”的角色。
2.3 工程投资的计划性
工程的投资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当前,我国所实行的主要就是分级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投资总额以及分地区、部门都是通过国家来进行决策的。按照建设项目隶属关系和计划安排权限,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区安排的项目,所需资金分别由中央财政预算和地方财政预算拨给。与此相适应,银行收回贷款,其中属于中央预算安排的,上交中央财政;属于地方预算安排的,上交地方财政部门。工程建设单位一律要在建设银行开户,并将批准的工程建设计划、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设计概算及投资包干合同等提送开户的建设银行,以便银行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监督与管理。
2.4 预算的全程监管
项目进行现场招标时,管理人员需对建设清单出具要谨慎,与此同时,相关建设施工单位对清单落项错项情节严峻的情况要追查审计公司的义务;审计人员在制出工程作业量清单时,必须对项目工程进行全方面洞悉审查,确定自身具有干练的工程量计算技术。签订确立合同时也需从多方面入手,重复的研究工程合同条例,做到谨慎,对包干范围及调整范围明确清楚;同时,要及时明确市场上采用的材料价格变更,对重要的材料价格出现的浮动分线,应在合同中明确标注,避免给工程核算预存相关隐患导致施工时施工部位存在建筑做法的变更,均有一定的前提和目的,需具有对应的技术资料或项目补充合同。预算造价文件的编制需要及时高效的把控政府职能部门发放的各类政策、法规及造价信息等若干计价规则。注意定额项目本身包含的工作内容 , 在某些定额项目中已包含了一些表面似乎没有的项目,特别是项目工程与总包及分包都有联系时,最容易出现工程量反复现象。
3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结算中常见的问题有重复建设单位计算,施工单位价格高估风险清单提供的数量不准确或错过,定额错套定额换算不合理,材料价格管理等。但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提高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质量,解决工程结算中常见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材料价格管理、价格虚高的工程问题,米率等问题。对我国市场的情况来缩短差距的预算和结算,以消除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造价控制的现象,更好地节约建设成本,从而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一个有效市场。
参考文献:
1.李小梅. 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与措施探究[J]. 低碳世界, 2016, 000(009):114-115.
2.张婷, 陈硕. 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与采取措施[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12):271-272.
3.闫俊芳, 张倩倩. 探究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20).
4.钱云云.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常见问题与措施探究[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12):00061-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