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最大的堤防工程,黄河堤防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国家对水利工程的河道护堤施工技术非常重视,避免因护堤施工质量不达标而造成人生安全。本文在分析了黄河护堤施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黄河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黄河堤防;护岸工程
一、黄河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相关的问题分析
(一)堤防填筑
根据工程施工经验可知,堤身是堤防工程的主要围护工程,对于堤身施工,首先需要进行堤身的填筑施工。在堤身填筑施工时,需要重视以下工序的施工质量把控。
1、坝基清理
在堤防坝基清理之前,需要监理人员需要根据设计文件、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基础处理方案进行审核。同时,由于坝基清理是保障坝基稳定性的基础条件之一,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坝基清理。对于坝基清理的范围,一般需要比设计标准高出300mm~500mm。此外,对于坝基清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软弱坝基,需要进行清理,软土坝基的土质内部颗粒之间含有大量的水分,且土颗粒之间的孔隙率比其他土质较大,从而导致软土坝基的抗压能力相对较差,且该类型的土质具有较强的流动特性。同时,软土坝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其本身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且沉降分布不均匀,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出现路基失稳现象。
2、铺设土工布
为了保障堤防坝基具有充足的承载能力,可以采取加筋土法进行加固施工,主要是利用土工合成材料与坝基土体充分的混合,形成加筋土,以提高坝基的抗剪切性能,同时土体的抗拉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提升坝基的承载性能和强度。土工织物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堤防加固工程中是较为常见的施工方法,其主要可以分为深层软土处理和表层软土处理两种类型。其中深层软土处理的效果比浅层软土处理的效果好,可以有效的发挥土工织物的作用,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可以明显增强的密实度、整体性,减少局部土体因承载不足而发生不均匀沉降。
(二)土方回填
对于水利工程堤防工程的横断面坡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需要对地表进行处理,当符合填筑施工要求以后,才可以进行填筑作业。为了确保回填土的强度满足要求,确定分层回填的厚度,可以通过试验段的方式,确定分层回填的厚度,一般分层回填厚度控制在200mm左右,并采取适宜的压实作业方式,从而确保填筑堤身具有充足的承载能力。同时,在土方回填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土料填铺施工,在土料的摊铺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推土机、自卸汽车等完成土料的摊铺,在卸料时需要采用进站法的方式。第二,土料压实,在完成土料的摊铺作业以后,需要利用压力机对土料进行充分的压实,压力机的吨位、辗压次数需要进行试验确定。必要时,需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适当的增加辗压的次数。在压力机辗压方向需要进行搭接压实施工,搭接压实的宽度需要控制0.5m以上。
(三)堤坝混凝土施工工艺
1、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堤坝工程的质量好坏,选择过关的材料能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产生有利影响。在进行原料选择时,首先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勘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利的施工材料,在施工现场需要对采购的材料进行二次检验,确保材料合格规范。
2、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在水利工程混凝土堤坝施工过程中,其工期较长,不可避免的需要解决低温环境中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在低温环境中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当环境温度低于某一值时,需要提高原材料、施工环境的温度。
对于水泥储藏方面,需要将水泥储藏在温度高于5℃以上的暖棚中;储藏砂石的堆场需要设置一定的坡度,从而有利于正常的排水,避免地面积水受冻使得砂石的冻结,且砂石堆的表面需要采用具有一定保温效果的帆布进行覆盖,从而可以避免雨雪进入砂石堆中。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将附着在钢筋、模板上的冰雪进行清理,且不可采用蒸汽进行直接融化的方式进行融化冰雪,避免融化的水在模板底部重新进行结冰。
二、保障水利工程堤坝施工顺利进行的控制措施
(一)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减少能源消耗
在实际水利堤坝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相对较低,对于水利堤坝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理解不透彻,对于施工工法、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从而导致水利堤坝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工程质量无法满足要求,从而导致工程出现返工,不仅影响工程整体进度,且还会造成原材料浪费,产生施工垃圾等。因此,在水利堤坝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对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安全施工意识
在任何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发生安全事故,势必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也不例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人員因素。包括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监督人员以及其他在场人员在内,均有可能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人,由于其不规范的操作或其他行为对他人或自己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其主要行为包括:未经许可的操作,未对警告做到足够重视。参与危险作业,人的行为导致堤坝装置失灵;私自使用不安全的设备。
2、物料因素。物料包括原料、半成品、工具、设备、燃料、成品等。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易燃品对方、保管不合理,施工原材料性能不达标,比如混凝土堤坝工程中钢筋力学性能不满足规范要求,且未经检测而直接应用于工程中,可能导致堤坝的承载力不足,引发洪涝事故;或者物体本身具有危险性和危害性。
3、管理因素。事故发生的管理原因主要为间接原因,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施工工艺存在缺陷,在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未对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审核,或是检查指导上存在缺陷或错误;组织安排不合理;安全操作规章不够完善,缺乏安全生产管理经费,对安全隐患不够重视,导致施工现场疏于安全生产管理。
4、环境原因。不安全的环境更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通常情况下,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的原因,如施工环境等;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原因,如照明、湿度、温度、空气漂浮物、通风及噪音等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重视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节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第一,针对现场的用水设备和器具,安装流量较小的节水阀,在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状态下,最大限度降低水量消耗;第二,采用节水类型的器具;第三,在施工现场结合工程需要,安装水表,监控不同时段的用水消耗量,针对用水量较大的工序,采取用水量分析,需求降低用水量的措施;第四,设置废水回收利用装置,提高废水利用效率。针对现场的雨水和施工污水,需要在排水系统中设置格栅和沉淀池,经过沉淀池处理以后的废水,可以减少废水中较大的悬浮颗粒,生成可以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工序中,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循环二次重复利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把控,针对关键环节的施工工艺,需要经过工艺比选,确定最佳的施工工艺,保障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堤坝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洪涝灾害。
参考文献:
[1]胡传安,丁练军.试论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7(23):29.
[2]王立志.刍议水利工程中黄河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