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化视角下智慧园林建设初探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孙耢
[导读]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方面及整体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愈发重视低碳环保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地位也逐渐凸显出来。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方面及整体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愈发重视低碳环保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地位也逐渐凸显出来。智慧园林是新城镇化视角下所提出的新型建设理念,主要是利用先进手段、科学技术来满足园林工程的建设需求,提升智慧园林的智能性和系统化水平。目前在智慧园林建设过程中风格单一、植物类型混乱、后期养护力度不足等诸多问题日益严重,这大大影响了新城镇化视角下智慧园林建设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园林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智慧园林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目的是能够为新城镇化视角下智慧园林建设提供积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新城镇化;智慧园林;建设

        如今全球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人们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影响下身体健康问题也频频发生,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新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智慧城市建设也获得了巨大的帮助,如今已经有许多城市作为智慧城市试点,推行最新的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在我国智慧城市试点的评判指标当中智慧园林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对接城市与乡村服务的关键环节。要想改善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解决存在的各种城市病问题,就必须从智慧园林的建设入手,从而提高整体园林建设的质量。
一、目前我国园林建设情况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快节奏的城市当中,园林艺术成为美化市容、维护生态平衡和缓解居民生活压力的重要建设内容。尽管我国在城市园林建设方面的研究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但是收获的效果并不理想,当前仍存在诸多问题没有解决,这大大阻碍了智慧园林的发展脚步。我国园林建设工作由专项人员负责,虽然分工明确、方案定制合理但是仍然存在停留于表面化的问题[1]。首先,当前所选择的栽植植物种类较为混乱,在选择和搭配方面较为随意,缺少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深层考虑,仅仅想通过植物吸引人们的眼球,无法体现出植物自身的天然性,与整个生态环境格格不入;其次,缺乏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很多城市目前无法有效平衡城市绿地布局,通过借鉴其他城市的园林工程来寻求灵感,但是往往忽略了自身城市发展的需求和特征,因此很多地方存在园林景观千篇一律、缺乏有效的管理等问题,这虽然能够节约大量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但是最终的建设成果并不理想,脱离了最初建设园林工程的目的;最后,一些地区在园林工程施工结束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后期养护和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即使施工效果很好,但是很短的时间内则出现诸多问题无法解决,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维护成本大大增加,影响了整体的园林绿化效果。部分地区在遭遇暴雨等恶劣天气之后,园林景观遭到严重破坏,这是缺乏深层次思考的后果[2]。
二、新城镇化视角下智慧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效协调人与生态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是近年来我国发展的重要理念,在新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园林工程逐步趋向智能化、现代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园林工程行业无论在资源使用量还是资源使用率方面都有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借助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园林建设的整体控制和管理,构建更加全面、深层次、系统性的管理体系,牢牢紧扣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主题。当然,在新城镇化建设逐渐加快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很多城市病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包括地面沉降、排水受阻等在内的很多问题成为城市发展所需攻克的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智慧园林、海绵城市、智慧水务等新概念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些新的发展理念有效的协调了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使二者更加和谐的发展[3]。


(二)加强园林生态价值观建设,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推进新城镇化建设
        对城市环境的深入分析、总结优劣形势是新城镇建设的根本,园林工程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将更多绿色、生态、有机的元素融入到人们生活的环境当中,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升能源利用率。我国自2013年以来,对智慧园林建设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为能够获得理想的建设效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研究将风能、太阳能及其他自然循环系统充分利用起来,尽可能实现节能降耗和绿色环保的目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研究人员也提出过人工花园、空中花园、湿地调蓄等很多想法,并积极进行尝试,从而改变目前城市排水压力大、园林工程建设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这些大胆的尝试加强了园林生态价值观的建设,使新城镇化建设得到推进,逐步将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技术融入于园林工程的建设中,促使我国新城镇化的智慧园林建设进入崭新的时代。之所以成为智慧园林是想通过构建数据库的方法实现对园林工程的管理和规范,通过互联网技术构建人与自然的新关系。各个环节的技术人员通过数据化手段对采样和数据进行实施分析,根据结果构建警示系统,为日后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也凸显了当前人性化的社会特点,很多地区已经将二维码技术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当中,人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了解未知的植物信息[4]。
(三)提升智慧园林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想要更好的推进智慧园林建设的步伐,必须从提升智慧园林建设工作重要性认识入手,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相关的园林法规加以约束。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将新城镇规划内容、智慧园林建设、后期维护管理以及园林环境评判标准等内容进行明确,以此保证新城镇化能够合理布局,智慧园林项目决策更加科学。除此之外,智慧园林的建设应该成为新城镇化建设的先行者和服务者,充分利用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化、智能化的技术构建科学的建设体系,带领整体建设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而且其发展方向也需要更加多样和专业。园林建设行业应该加大对智慧园林的研究力度,从国内外引进专业的技术性人才、收集各类成功的建设案例,在研究、改良和总结过后,应用于园林景观的建设当中。园林工程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城市面貌,只有不断提高园林管理水平,才能使园林工程发挥理想的效果,虽然目前我国园林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但是随着新城镇化的推进,已经逐渐认识到以人为本、加强管理力度、重视园林功能等方面的重要性,这说明未来智慧园林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
        在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智慧园林概念的提出为人与生态创建了新的联系,改善了落后管理手段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使园林管理工作更加实时性、精细化。新时代下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更让我们的城市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智慧园林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虽然目前我们对智慧园林的研究仍需深入,但是在未来定会在各个城市中形成系统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管理体系,这也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相符的必然发现趋势。
参考文献:
[1]原媛.新城镇化视角下智慧园林建设初探[J].幸福生活指南,2018,000(005):P.5-5.
[2]刘欣.新城镇化视角下智慧园林建设初探[J].数字化用户,2017,23(33):46.
[3]王芳芳,高小宽,郭继平, 等.新城镇化视角下智慧园林建设初探[J].现代农村科技,2016,(2):73-74.
[4]师卫华,季珏,张琰, 等.城市园林绿化智慧化管理体系及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2019,35(8):134-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