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在市政建设中园林绿化成为了重点项目,能够调节城市气候、缓解温室效应,优化居住环境,使城市得到持续性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园林景观的建设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不仅需要设计和施工,后期的养护更为重要。园林绿化养护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园林景观养护的效果,节约养护费用,而且可以使景观得到成长性的改变。本文介绍了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园的影响,同时也阐述了精细化管理的开展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园林景观
前言:园林景观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内容,其后期养护较为重要,其中又以植物修建和土壤管理是重点,可以让景观的美观度、成活率得到极大地提升。而在以往的养护管理过程中,其管理措施程序化严重,缺少与实际景观生长的集合,而且管理结构混乱,不利于景观的保持,造成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而精细化管理将管理的内容做出了详细的分配,将责任和实际工作具体到个人,对养护的技术也进行了要求,这样的管理成效也就能够得到保证。
一、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园的影响
(一)土壤管理保证景观植物的成活和生长
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植物大多依靠移植,生长环境有了改变,虽然可以在设计中多关注植物品种与园林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的考虑,但是移植的过程中成活率依然与养护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同时景观植物在园林中会逐渐生长,在过程中会有一些病害的发生。在绿化养护的精细化管理中,土壤管理的进行需要针对景观植物的特点做出详细的考虑,并在工作中加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和含水率。这样的管理下景观植物的成活能够得到有效地保证,而且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力,保证其正常的生长[1]。
(二)精细化管理优化了养护工作的科学性
精细化管理会对养护工作的计划、制度、工作内容做详细地制定,这就会提高养护工作的科学性,养护工作能够与园林景观的发展建设得到统一,为景观的作用发挥提供有效地支持。园林景观的养护需要人的操作,而精细化管理对人进行了科学化的管理要求[2]。这就让养护工作更为科学合理,而园林景观也就会得到更好的培养和保护,提高景观的功用。
(三)景观修剪管理促进了整体功能的发展
园林景观的作用有净化空气、提供观赏、提高土壤的蓄水量,环境城市效应的一系列功能,而这些功能都建立在景观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的基础之上。精细化管理中对修剪管理有固定的要求,将景观的观赏性与植物的生长相互考虑,即保证景观的美观,提高观赏感受,又提高景观植物的通风和光照效果,促进植物生长。这对于园林景观整体功能的发展都具有推动的作用。
二、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开展措施
精细化管理优化和推动了园林景观的建立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做好管理措施的落实,以保证精细化管理作用的发挥。而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在措施上就要以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和专业技术为基础。
(一)制定养护工作计划
因为现在的园林绿化景观的植物选择较为多样化,相对于养护工作也就有有所不同,在工作重点上要有所区分,所以精细化管理中需要针对园林中景观植物来制定养护工作计划,保障养护工作能够真正地落实到保护中,也让养护工作能够有序地开展。
首先需要管理中掌握园林景观植物的种类和分步,建立相应的档案内容,对植物的生长状况和需求做好记录;其次做好实地考察,根据植物的土壤状况、植物的生长状态做出阶段工作计划,是否需要土壤改良和修剪干工作;再次针对绿化养护的日常工作要制定周期工作内容,比如施肥、松土、病虫预防等,让一些繁复的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最后则是在管理中制定绿化养护的发展规划,比如根据季节变化是否需要增设一些花草的种植,对于园林景观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有了养护工作的详细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序、有条理的进行,使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提高养护效果。
养护工作计划的制定是精细化管理在具体工作中的实施方案,在制定中一定要做好实地考察,将计划与人力调配做整合分析,并指导工作人员基于基础计划做详细内容的补充,让工作更具条理性,也避免出现养护过程中的疏漏。比如在养护计划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园林景观的平面示意图,进行一些重点工作的标注,并在每次工作之后做一些信息的补充,不断的调整计划的具体内容,这样的养护工作会让景观得到全面的保护,也让正面的影响能够最大化,保证园林景观的建设。
(二)建立养护管理制度
精细化管理中需要建立养护管理制度,让管理有一定的章程,而不是随意性的开展,同时也对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管,促使其责任心和专业水平。养护管理制度的内容上主要有三个方面[3]。第一,需要对养护工作的内容做出责任制的分配,确保工作计划有人去实施。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数量进行网格化区分,这样可以让工作工作有序进行,也能促使责任心的提升。第二,需要有适当的奖惩制度,提高养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使其职业素养的提升。绿化养护工作的开展是一项繁复的工作内容,很多时候依靠个人的意识无法做出精细化的养护工作落实,而工作人员也有生活需要,通过奖惩制度的建立,能让工作人员重视起植物的状态,增加日常工作的观察,有助于制度的实效落实。第三,需要规范化养护工作的内容,让工作开展有质量的保证。比如,土壤养护需要达成什么样的效果,植物移植后是否需要营养液的支持,地面水土的保持等,让工作内容有一定的指标,养护工作的开展也就会有质量的提高。在制定养护管理制度之后,需要做公平公正的管理落实,使养护人员能够进行自我监督,重视自己的工作效果。管理制度的制定能够强化养护工作的条理性,并且使精细化管理能够有序的进行,减少管理中工作人员的抵触,无论是软环境,还是硬环境都可以推动管理效果的优化。
(三)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去实施,在精细管理中需要加强对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改变工作人员的养护技能缺乏问题,使养护工作能够科学性的开展。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而园林景观随着生长和季节变化会有工作重点的改变,这些不是统一计划和管理就能实现的。所以在精细化管理要对养护人员做专业技术培训,使养护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保证工作的质量[4]。首先需要养护人员普及绿化的基础情况,包括植物的生长习性、土壤的酸碱处理、植物修剪的季节等,这能让养护工作具体的实际情况;其次专业技术培训要有一定的周期性,针对园林景观中植物的生长周期,做专项的阶段性的技术培训计划,以强化养护技术的落实,也推动养护责任心的提升;最后在培训中还要加强职业规范的学习和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其在工作中能够重视园林绿化养护的效果,在实践中有养护技术的提高。
结论:总而言之,园林绿化养护的精细化管理使有园林景观的绿化作用、环保作用、观赏作用得到全面地提升,也让城市园林的整体效果得到发展,促进园林景观的整体质量完善。而在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下,养护计划、管理制度、技术培训需要做实践性的落实,提高当前养护工作的科学合理性,让养护工作人员能够有责任心,重视景观植物的养护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让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寒英.精细化绿化养护管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20(04):135-136.
[2]杨红卫.精细化管理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及影响分析[J].绿色科技,2019(17):85-86.
[3]李翠萍.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措施与园林景观建设[J].黑龙江科学,2019,10(10):154-155.
[4]李元忠,李书华.园林景观绿化精细化养护管理的探讨[J].山东林业科技,2019,49(0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