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的有效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陈琳
[导读] 色彩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新形势下,围绕着色彩合理搭配、设计进行风景园林建设与改造,充分发挥出风景园林改善生态、愉悦人们的作用,对实现风景园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 要:色彩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新形势下,围绕着色彩合理搭配、设计进行风景园林建设与改造,充分发挥出风景园林改善生态、愉悦人们的作用,对实现风景园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先从色彩艺术方面入手分析了色彩设计中的色彩对比、色彩调和、色彩视觉平衡生理。然后从植物色彩运用,硬性构筑物色彩运用,自然天象色彩运用,光影色彩运用以及色彩心理效应的运用分析了色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色彩;有效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色彩美的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色彩美学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基础课程。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运用色彩不仅仅要懂得风景园林设计知识、方法,更要懂得色彩艺术,且将两者完美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色彩运用提升风景园林设计水平。
        一、色彩设计基本理念
        1.色彩对比
        对比是艺术设计的重要手段。在风景园林色彩设计中也是如此。依据色彩构成要素,可将色彩对比分为:①色相对比。如同一色相、类似色相、互补色相的对比。②明度对比。通过明度对比可以丰富风景园林的层次感,且不同的明度能渲染出不同的空间氛围。③彩度对比。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石材、木材等物质载体属于中、低彩度。高彩度能通过漆色表达。
        2.色彩调和
        所谓色彩调和是指将两个及以上的色彩有规律地组织在一起,进而形成整体、统一的视觉效果。色彩调和分为同一调和、类似调和两种。其中统一调和是指同色相调和、同明度调和、同彩度调和、无彩度调和。类似调和分为色相类似调和、类似明度调和、类似彩度调和等。
        3.色彩视觉平衡生理
        只有满足视觉生理平衡的色彩构成才能带给人们良好的视觉感受。一般情况,色彩视觉平衡多是指人们需要看到中间灰色、互补色的混合能产生中间灰色。风景园林设计也应当如此。况且,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度刺激视觉。
        二、园林景观色彩运用
        在风景园林设计运用色彩之前,应先明确园林景观色彩的物质载体。一般来说,组成风景园林的色彩包括自然色、半自然色、人工色三种。其中自然色是指自然物质表现的颜色,如植物色彩、石材颜色、水体颜色等。半自然色是指经过人工加工,但并未改变自然物质的色彩,如加工石材、加工金属的色彩。人工色是指完全运用人工技术生产的色彩,如玻璃、涂料、瓷砖等的色彩。在风景园林中运用这些色彩之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植物色彩运用
        植物色彩是风景园林色彩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而且植物色彩更加自然、多变。比如苏州园林拙政园十八曼陀罗馆南面天井中靠白粉墙,其色彩主要就是由山茶花、白皮松的色彩组成。其中山茶花有白色、深红、粉红,与白色的白皮松、粉墙正好组成一幅非常优美的图画。但必须要注意植物色彩具有随四季变化的特征,且成活率、市场价格会影响到风景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应用中需充分考虑。
        首先,在选用植物色彩时需充分考虑本地区域特点。不同地域的风景园林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地域植物的风格、特点也不相同。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本地植物,更能保证植物成活率。比如北方风景园林的色彩非常丰富,深绿的松柏、槐等本地植物正可以用于北方风景园林色彩设计。其次,要充分考虑设计区域特点。比如在山地造景时,可以常绿松柏为主,并选用银杏、黄连木等色叶树为衬托,同时配以花灌木,就可营造出层次感强、色彩适宜的风景。再者,充分考虑植物的季相。如春季的白玉兰,夏季的石榴,秋季的桂花、冬季的梅花,其色彩充分体现季节特征。如西湖公园的植物色彩选用;春季有桃红柳绿;夏季有牡丹争艳,出水芙蓉;秋季有丹枫绚丽;冬季有红梅怒放。最后,要注重植物色彩搭配的信息传达。比如南京雨花台陵园以白玉兰、枫树、茶花、杜鹃为主,即渲染出氛围,又不失庄重。


        2.硬性构筑物色彩运用
        风景园林中的硬性构筑物包括水体、山石、栏杆、道路等。这些硬性构筑物要么具有自然色彩,要么具有半自然或人工色彩,也会影响到风景园林整体色彩效果,所以在色彩设计中也要考虑。以水体色彩为例,风景园林中的水体分为喷水、静水、动水、跌水等形式。在运用水体色彩时需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确保其与周边色彩保持一致,相互呼应。比如在有限的地段可设置瀑布、灯光喷泉等,提升风景园林的活力。另外,在硬性构筑物色彩运用时,还可从中性色彩调和方式入手,借助围墙、护栏、雕塑等的黑、白、灰等色彩进行其它色彩的调和,从而进一步提升风景园林色彩的和谐度。如江南园林的白墙灰瓦、青灰色湖石,将其融入翠绿草木、鲜艳花朵中正可以营造出一种更加舒适的色彩景观。或者也可以运用色彩对比,将硬性构筑物色彩融入到其它色彩中。比如在大面积的绿色景观中,可添加红色的椅凳,用以调节色彩,消除人们的视觉疲劳。
        3自然天象色彩的运用
        所谓的自然天象有雨、雪、雾等。这些自然天象所带来的色彩也可以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从而使风景园林焕发出新的自然生机。以雪景色彩为例,在北方寒冬时节,园林树木、地面、景观等都会被雪覆盖。若是添加一些色彩比较高的小品设施,就可以使雪景成为园林一景。如添加红灯笼,既可以改变雪景的冷色彩,也可以改变单一的色彩,为雪景注入活力。
        4.光影色彩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色彩、光、影基本是同时出现。而不同色彩经过光影的作用,会出现有别于传统色彩的景观,给人们带来更加立体、光怪陆离的视觉效果。另外,通过光影塑造意境,还可以提升风景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比如在应用落羽杉进行风景园林设计中,就可以充分应用光影,打造色彩、光、影相互融合且共同变化的景色。以中国四川九寨沟为例,水体在阳光照射下发生的光、植物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天空、植物本体色彩形成的景观非常壮观。尤其是在太阳西斜时,斜射光线透过高松的树木,与山体色彩、水体色彩融合在一起,更能带给人们震撼的景色。
        5.色彩心理效应的应用
        色彩收缩、膨胀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冷色、低明度色彩具有收缩感。反之,高明度、暖色则有膨胀感。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如果想保证冷色、暖色获得面积相同,就要在设计中使冷色面积小于暖色面积。比如在庭院墙角处可以用一两株艳红色的点景杜鹃扩大空间感。同时,还可铺设暖色灯光。色彩距离感的应用。通常暖色具有前景感、冷色具有后退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在环境边缘布设冷色彩植物,拉伸空间感。比如在以树为背景时,可将灰绿、蓝灰色的毛白杨、雪松作为后景,红枫作为前景。这样就可以增加景深。色彩轻重感的应用。暖色系色相较轻、冷色系色相较重。针对基础栽植可选择红色月季、深绿珊瑚等增加色彩画面感的稳重性。这样就不会让人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色彩节奏感的应用。简单的说是按照大小面积、纯度、排列位置、图案等方式进行设计。比如风景园林中园路沿边的整齐划一的绿篱。或者是某些特定图案的花卉等。
        综上所述,色彩千变万化,载体类型多种多样。在风景原理设计中运用色彩之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色彩的特点,并深入理解色彩对比、色彩调和、色彩视觉平衡生理等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科学应用色彩,提升风景园林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烨.色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实际运用[J].现代园艺,2020,43(07):167-169.
        [2]孙伟娜.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色彩设计[J].门窗,2019(21):161.
        [3]李欣妍.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色彩景观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9(15):100-101.
        [4]邹仙.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色彩设计[J].现代园艺,2018(24):62.
        [5]王珍,屈永建.风景园林设计中静态与动态空间的色彩设计策略[J].南方农业,2018,12(23):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