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国土空间规划规模日益提高,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居住人口带来的人流、车流、物流给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国土空间规划运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此,基于计算机大数据分析技术和遥感测绘技术支持下,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相结合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其数据测量自动化、数据分析智能化的特点,推进了工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充分展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客观真理,受到了国土空间规划建设规划者的认可和欢迎。
关键词:地理信息;国土空间规划测绘;应用技术
引言
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 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 号)规范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编制组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拉开了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序幕。回顾规划发展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既是推动新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工作的有益借鉴。
1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运算核心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测量采集、储存保管和分析运算的数据管理体系[1]。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将测量出来信息分为2种: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然后基于这2种数据在专用的地理分析软件中构建成易于识别和分析的图层,然后在通过图层组建成完整的空间地理信息模型,再借助GPS全球定位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快速、实时地进行地理地位和动态追踪工作,以达到为空间地理数据分析、动态预测和科学管理之目的[2]。该技术目前在地理环境评估、国土空间规划建筑测量、城市地图测绘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从专业学科的认知角度来看,地理信息系统涵盖了地理空间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统计测量学等各种专业学科知识,它具有高度的专业融合性和技能独立性,因此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的技术人员需要掌握数门相关专业领域之知识,方能驾驭这门综合性技术。从具体的工作需求来看,地理信息系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测绘要求角度出发,如今城市规模和体量都越来越大,建筑样式复杂多变,再加上一些新材料的应用,这对地理测量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凭借其工程量小,有效简化测绘工作流程,节省时间和人工成本;时效性强,在卫星定位、视频监控等先进科技的支撑下即时获得测绘数据结果;精确度高,其测绘数据信息的采集录入、运算分析和整理储存都是计算机自动化完成等优势,必将成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测绘的主要方式之一。
2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实际应用
2.1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根本。对自然资源进行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是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础,对做好国土空间规划意义重大。自然资源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清各类自然资源体投射在地表的分布和范围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基本情况, 掌握最基本的全国自然资源本底状况和共性特征。地理信息系统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可视化表达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成为自然资源现状调查和实时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自然资源现状调查的初始阶段,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数据组织和管理能力,建立自然资源空间数据库,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数据基础。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空间分析功能,对自然资源种类、数量、空间分布等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进行相关预测分析,并将相关结果以地图、表格、统计图等形式展示,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在自然资源现状调查中发挥作用, 还能结合历年遥感影像建立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库,为研究自然资源空间演变、开发保护、节约集约利用提供良好数据基础,大幅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智能化能力和水平。
2.2应用在资源调查中
城市化发展来了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扩大,导致城市资源消耗越来越多,在粗放型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中,资源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情况非常严重,这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此,利用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测绘中加强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相关数据的探测,以精确国土空间规划综合资源数量,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方案,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保护的平衡协调发展。
2.3立体输出式应用
立体式输出是地理信息系统对传统国土空间规划测绘技术颠覆的具体功能体现,它可以现实的地理图形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更有空间感和画面感,也更符合人们的视觉观察行为习惯,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土空间规划服务信息需求。在立体式输出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多样化的技术形态,将地图绘制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规划安排好,从而能够展现其国土空间规划绘制的整体质量感。在GIS技术的支撑下,技术人员可以将数据处理和地图绘制相结合,开展不同功能需求的工作,而且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能够降低其劳动强度。但这对技术人员提出了2点工作要求,一是要用严谨的态度来持之以恒地做好数据测量的精准度,二是要有创新创造的精神来根据各个国土空间规划的实际情况来开展针对性的数据模型建设及工作部署。
2.4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基于自然资源调查数据,采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整合各类空间关联数据,能够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底板, 结合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步完成县级以上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各类空间管控要素精准落地,逐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行政审批和监管效率,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动态监控国土空间变化并进行预警。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三条控制线”规划后,可结合电子围栏技术构建“三条控制线”的自动化管控。当监测数据发生变更时,如通过监控发现某块基本农田上突然出现较多建筑物,信息平台通过定期捕获更新的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比对后,能够及时进行感知并进行预警,从而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监测和管控,提升国土空间管理水平。
3结语
地理信息技术相对于传统测绘技术不仅要有专业的测绘技能,更需要技术人员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空间数据统计与分析技术都有着全面而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技术人员要不断转变国土空间规划测绘的工作思路和理念,要从信息提供为主的传统工作形态向信息分析处理、信息数据采集的服务工作形态转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适应不停更新的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测绘要求。
参考文献:
[1]田淑静,苏俊彦.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土空间规划测绘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国土空间规划,2017(11):100-101.
[2]赵怀利.智能国土空间规划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国土空间规划,2018(4):99-101.
[3]廖木生.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土空间规划测绘中的应用分析
[J].价值工程,2019,38(2):161-163.
[4]徐莹.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土空间规划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J].信息系统工程,20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