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好农村路是指建好、管好、护好和运营好。文章先概括了创建四好农村路的意义,随后,结合四好农村路的发展方向,以保证公路质量安全为出发点,围绕监管工作的开展,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调整养护机制、完善质量监管体系等,希望能够在某些方面给人以启发,为相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四好农村路;质量控制;发展措施
1 引言
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公路,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强有力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是贯彻落实“两山”理论、全面发展“两个高水平”建设的重要措施。建设高品质“四好农村路”,能够有力支撑农村经济向高品质方向发展。对“四好农村路”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发展水平,形成畅通安全、舒适美丽、绿色智慧、行游一体的路网体系,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2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绍兴市香榧林环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榧林环线嵊州段共由三段县乡道路组成:X105车谷线、Y029并栈线和和C507袁上线。X105车谷线和Y029并栈线为四级公路,旧路平纵横指标基本满足规范要求,C507袁上线为准四级公路,部分路段尤其是回头弯路段路线平纵指标较低,本次提升工程通过对环线公路嵊州段进行整体改造,使之能够满足四级公路技术标准。
3 四好农村路发展总体要求
1)统筹考虑城乡发展,衔接相关规划,整合区域各种自然、人文资源,加强城乡联系,引导形成网络体系,发挥综合功能。2)尊重生态基底,顺应自然机理,对原生环境和自然、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历史人文资源产生最小影响,避免大挖大填。强化生态连通和“海绵”功能,构建连通城乡的生态网络体系。3)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与园林绿化、排水防涝、水系保护、生态修复,以及环境治理等相关工程相协调。4)充分结合不同的现状资源与环境特征,突出地域风貌,展现多样化的景观特色。5)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利用现有设施,严格控制新建规模,降低建设与维护成本。鼓励应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技术、材料、设备等。
4 新形势下四好农村路质量监督的相关措施
4.1 加强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
农村公路工程作业计划完成中,与之相关的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是否规范,与该工程质量能否提高密切相关。因此,实践中应在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持下,有效监督农村公路工程建设目标实现中的质量行为。确保其应用状况良好性。具体表现为:(1)在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监督方面,应重点加强对是否严格执行监理规范、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工作是否到位、材料和工作把关是否严格的监督,促使该责任主体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中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了解建设及施工单位在农村公路工程作业计划实施中所实施的质量行为状况,加大监督力度,并从工程项目批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办理、交工检测和竣工验收这些方面入手,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及应用风险。
4.2 运营好
1)提升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通行条件审核工作机制,农村运输安全综合监督管理机制应健全落实,实行“县管、乡包、村落实”政策。运营企业应加强对车辆运营的监控,并纳入政府监管;制定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2)提高客运服务水平。降低农村居民出行成本,加快建设标准适宜、安全实用的乡镇运输服务站、客运站、公交首末站、港湾式停靠站、候车亭,推进城乡客运可持续发展。3)完善农村物流网络。建立以县级物流基地为枢纽,乡镇物流站场为中心、村庄物流站点为节点的覆盖全省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鼓励大中型物流企业向农村布设配送网点。
提升农村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农村物流与电商深度融合。4)建立农村公路信息发布机制。运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短信或电台等通讯手段,及时发布农村公路交通信息,服务农村公路管理,方便公众出行。应建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农村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机制,规范运营服务要求。
4.3 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我国公路法针对公路创建、保护所做出规定,集中体现在自建、自养和自管方面,公路监管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的原因,与上述规定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在创建四好农村路的过程中,有关单位应从合理统筹、有序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公路创建体制进行完善,保证所制定四好农村路的创建方案,可以得到有序开展。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农村公路的要求和特点,构建合适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以相关法律和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标准为根本依据,优化所建立体系,将施工过程当中的责任落实到参与施工的具体人员,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建立起相应的奖惩机制,充分激发施工人员的参与感、责任感,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的效率和效益。
5 四好农村路未来发展
5.1 跳出交通谋划交通
在交通规划上,应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文旅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村庄布局规划等,以大视野谋划大通道、打造大枢纽,高起点编制和完善交通综合规划,彰显扬州特点优势。在交通设计上,既侧重交通通行功能,又兼顾生态涵养、全域旅游、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功能。在节点打造上,应考虑地方文化和建筑风格,让桥涵闸洞等打上区域的烙印和标识。
5.2 放眼全局利用交通
一方面,交通建设要充分考虑现有产业发展。在规划交通时,充分考虑产业布局、景区景点、美丽田园等各级路网的连接,打通“断头路”、消除“瓶颈路”,增强乡村公路快速通行能力。另一方面,产业发展要利用好现有的交通线。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特色小镇打造、旅游项目实施等,应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县干线,利用高速、省道、市道、县道勾连起高效便捷的“县域环”,加快产业发展内外连接能力,为经济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5.3 整合资源建设交通
一是专家要聚合。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形成一个专家库、智囊团,将研究文史、方志、古建、绿化和地方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充实到班子里来,汇聚各方智慧,形成工作合力。二是项目要整合。把文旅项目、产业项目、水利项目、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项目等与交通建设有机整合起来,杜绝交通建设“单打独斗”。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不同监督措施的支持下,有利于提高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效率,实现对科学建设目标,满足行车安全性要求,且能使该工程应用中的性能更加可靠,满足公路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未来在提升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水平、增强其应用效果的过程中,应加深对质量监督的重视程度,实施好相应的工作计划,给予工程质量可靠性增强科学保障。长此以往,有利于实现对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朱雨晴. 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及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9.
[2] 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J].中国公路,2019(07):16-19.
[3] 段正辉.“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交通世界,2019(09):164-165.
[4] 焦蕴平. 以新作为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N]. 中国水运报,2019-03-20(001).
[5] 黄月梅.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 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J].交通企业管理,2019,34(0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