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期   作者:鲜明
[导读]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为了更好的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部门在会计制度方面做了重要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之下,为了更好的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部门在会计制度方面做了重要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会计制度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制度,在改革之后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起到了优化作用。新的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改变了原有的会计核算模式,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体系得到重新构建,满足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日益增长的要求。笔者将从新政府会计制改革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受到的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会计制度改革下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事业单位开始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失去效力。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对原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深远,对延续了几十年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来讲,这是一场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快速作出反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革新会计制度,推进新的会计制度的使用。事业单位作为依靠政府来运行的社会服务主体,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公众的需要,结合新的会计制度财管理财务,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
1.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受到的主要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被运用于事业单位,对事业单位原有的会计制度体系进行了重构,其原有的会计制度被新的会计制度所取代。新的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运用,要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时更新自身财务管理观念,与时俱进,学习新的会计制度,不断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1]。但是由于原有的会计制度使用年限较长,不少工作人员在较长的时间内已经适应了原有的会计制度,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接受新鲜事物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导致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有效执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尽快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消除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不良影响。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会计制度改革下存在的问题
2.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制定实施,对于事业单位来讲无疑是一次重大财务管理方面的变革,对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观念上没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导致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不能尽快适应新变化。事业单位领导层由于财务管理意识不强,导致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不断暴露出来[2]。比如:有些事业单位在核实账目时不及时,导致账目混乱,账实不符,对单位本身的财务状况处于一种茫然无知的状态。在管理上,存在着专项资金不能专项使用,预算外资金管理方式较为落后,财管管理制度严重缺失,以至于权责不清。在制度管理上,会计基础薄弱,没有一个统一的财务管理标准,导致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被解决。
2.2财务管理工作相对复杂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需要重新规范会计处理原则,这对于财务会计的核算来讲,采取的是权责发生制,而对于预算会计来说,采用的则是收付实现制。这样一来,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的时候,就要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由于权责发生制是新引入的,对于一些专业知识不高的会计人员来说,在实际进行核算时,就会降低会计工作的质量,不利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同时在新制度与旧制度交替之际,不利于衔接工作的高效落实,这样在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时,就要变得较为复杂。
        另外由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行,那么原有的会计系统将不再适应当前的需要,无论是会计分录、报表或是记账的方式都有了一定的变化,那么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就要重新的进行学习新的系统和新的规范,这样无疑是增加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2.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我国公益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着预算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这主要是受到体制的影响,事业单位的运行资金主要是靠政府供给,由于自身没有绝对的管理权限,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员工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预算管理观念较为薄弱,缺乏全局意识和危机感[3]。另外,事业单位没有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导致全员参与意识不强,预算工作任务也仅是由财务部门直接作出相关预算,但是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团队,这就导致预算资金的使用针对性不强,容易受到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这也就导致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需要尽快改善的重要方面。
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新会计制度下的优化策略
3.1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意识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落实下,我国事业单位应当及时加强财务管理意识,不断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并将新的会计制度运用到财务管理中去。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意识,就要从上到下落实到每个人[4]。首先是单位负责人,一定要做好带头作用,全面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及开展流程,从根本上转变财务管理的观念,建立成本管理观念,要有意识的将财务和业务项目结合起来,加强内部管控,提高自身依法进行财务管理的意识,树立诚实信用理念,从而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带头人的作用。其次是具体项目的负责人,作为落实具体项目责任人员,要对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包括财务的预算和实际使用情况,都应明确在财务管理当中,自身也应树立新政府财务会计制度。通过事业单位自上而下对财务管理意识的加强,势必会对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行起到促进作用。
3.2运用网络信息化降低财务管理复杂化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当代,财务管理同样离不开网络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将一些复杂的会计数据通过网络快速处理,并且精确度大大超过人工速度。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迅速建立数据库,完善相应的会计制度。首先来讲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制度,对财务管理人员来说,统一的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对财务管理进行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够解决不同人员关于同一财务问题的不同意见[5]。另外,制度的统一,还能够确保资金的流通更加趋于规范化,加之财务会计数据库的建设,可以对财务数据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简化财务管理工作中繁琐,降低财务管理中的出错风险。
3.3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预算机制
        完善的财务管理预算机制对整个财务管理工作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完善财务管理预算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是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人一定要有财务管理预算意识,强化和调动各个部门人员财务管理观念,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性,坚持参与预算指导,并加强沟通[6]。二是要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科学编制预算,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使预算目标落到实处。三是要建立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增强预算管理能力,由自上而下的基础监督着手,发挥同级相互监督的作用,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寻求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单位员工作相应的培训指导工作,加强员工预算管理的专业性。
结语
        综上所述,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其影响深刻且全面,不断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促进财务管理健康、稳定发展,不断将我国财务管理制度向更加健全的方向推进。
       
参考文献:
[1]赖劭文.浅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4:67-68.
[2]毛洁.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有效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J].纳税,2019,1317:108+111.
[3]黎望.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J].管理观察,2019,14:150-152.
[4]赵彦婷.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合理化模式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6:101-102.
[5]吴登.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商讯,2020,07:46+48.
[6]尚艳丽.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J].纳税,2018,1225:92+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