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理念探究高国健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期   作者:高国健1 贺嵩2 孙磊2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规划设计的要求也开始在不断的提高,需要合理化的使用土地资源、完成现代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任务、切实的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们多元化的要求标准。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规划设计的要求也开始在不断的提高,需要合理化的使用土地资源、完成现代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任务、切实的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们多元化的要求标准。通过简要的分析建筑规划设计的基础性原则,处理好当前人们的居住性等的问题,提升其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赋予其现代小区多元化的功能。鉴于此,本文对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理念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当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对住宅小区的整体品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也要在设计理念与设计细节上不断创新。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与业主需求相结合,从小区整体规划,从而设计出市场与品质俱佳的高品质住宅。
1现代化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原则
在开展现代化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工作过程中,其必须要遵守相应的设计性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较好地达到其预期所设定的规划效果。首先,在开展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工作时期,需要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进行高度的重视。设计工作人员要模拟构建用地现场的地质环境的状况,多方面的勘察交通、市政设施配套、近远期规划布局等影响因素,详尽化的收集整理地形状况,选择和其相匹配的规划设计方案,保障规划设计在后期建设现场可以达到一个高度统一的状态。通过对市场及客户的充分调研,切实地提升总体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达到人们的各项需求标准,科学性的进行住宅户型等的配置,确保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其次是经济合理性,怎样确保工程项目开展的顺利状态同时还可以提高房地产经济的发展速度,成为了目前我国大部分设计企业开展的工作重心。在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必须要对经济等各类因素进行深度化的考量,并将绿色节能设计等的元素更好地融入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当中,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资源能源的损耗,同时还可以达到环境保护等的目的,让人和自然可以保持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
2建筑设计对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
2.1有利于城市发展建设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和存在的时间都是非常久远的。因此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进行长远考虑,要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进行设计,如果跟不上城市的远期规划发展,就会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和形象产生不良影响或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能随意进行更改,否则会影响城市的功能和布局,对于城市公共安全也会造成一定隐患。设计要对建筑风格和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好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城市的发展,成为城市的名片,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2.2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发展中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高效的利用资源,合理的处置废水废气废弃物等,不但可以可以节约一定的建设成本,更是可以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空间布局非常关键,关系着城市人口的发展布局,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学合理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尽量节约资源,倡导绿色环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2.3能够推动城市生态平衡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建筑设计不断将绿色设计理念与生态平衡发展相结合。建筑设计更加注重考虑“绿色、环保”。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保护环境的政策,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如节地政策、建筑节能设计、低碳排放标准制定、海绵城市设计等等,都是在这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在规划及建筑设计时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要将资源的高效利用、环保、绿色节能等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居民和建筑在青山绿水中的和谐共存。


3现代化小区中的建筑规划设计
3.1合理规划建筑布局
普通住宅和商业或办公性质的建筑在功能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这两类建筑不管是在房间的功能布局还是房间的尺度及空间感等层面的差异性都会比较显著。住宅小区的密度数值相对较大,在一般性城市核心区或周边,土地资源稀缺,其通常都是以高层住宅建筑为主,配套设置一部分商业或办公性质建筑。通过方案比选,根据不同业态合理的进行分区,详尽地控制好建筑物的高度、密度、空间布局、各自出入口对外交通关系等,高效合理地充分使用土地资源。这样使得各种功能既互独立但又有机统一。。
3.2严格根据建筑使用需求把控规划设计
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建筑之间的日照间距、防火间距等,做好建筑相对高度、层高的合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既要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又要满足人居需求,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城市生活中,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与城市绿化面积着很大关系,故要合理规划以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3.3加强对土地使用性质的控制
建筑设计要合理控制实用性,使城市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在规划中,要对城市空间的作用进行明确,使城市规划的功能性与建筑的使用强度保持一致。城市规划设计审查过程要相对独立,从而保证审查的公正性与有效性。
3.4居住区环境中的景观构成情况
居住区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物质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两组具有不可分割的作用。通过物质要素可充分体现精神文化内涵,同时也增加了物质要素的文化性特征。道路在为人们提供行走作用的同时,也为人们锻炼身体与欣赏风景提供场所。因此,为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应设计出满足不同需求的道路景观。居住区环境景观在进行设计时,为满足居民的视觉需求,改善局部小环境质量,可添加绿色设计,实现景观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发挥植物在调节局部气候中的功能作用。同时还可以结合“海绵城市”要求,加入水景与小品景观设计,使吸水、蓄水、净水、渗水这样的功能能够充分融合进景观中,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3.5加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所需遵循的原则
居住区环境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严格坚持社会性、经济性、生态性、地域性及历史性五大原则[2]。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在顺应经济发展水平下,应根据地区经济情况,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改善不良的生态环境,利用居住区环境景观亲切的艺术感召力,促进人们的人际交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尊重历史基础上,注意历史性景观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因地制宜地创造出符合地域特征的居住环境。
3.6重视建筑朝向和间距的规划设计
通常情况下,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建筑都是南北朝向,此种规划设计是为了利用太阳光照射使热量不容易散发。在设计南方地区的建筑时,要结合气候特征对建筑朝向进行选择,最大限度保证热量的流通和散发。此外,在规划设计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时,需要对当地的地区差异进行充分考虑,应借助建筑朝向和间距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来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
结束语
建筑是城市重要的组成因素和文化名片,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城市建设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对城市的发展前景和城市文化的表现有着显著的影响,故其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嵩.关于城市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风,2019(02):231.
[2]陈姣姣,文明草,肖鸿丹.城市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运用探究[J].居舍,2019(02):114.
[3]张强.建筑规划的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思考[J].居舍,2019(02):191.
[4]徐虎.浅析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J].消防界(电子版),2018,4(24):45+47.
[5]刘昆郧.新形势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205.
[6]李冰,史瑞军.规模化养猪场规划设计探索[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11):105-106.
[7]王婵玉.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发展[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8(04):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