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园的应用付杨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期   作者: 付杨1 周龙强2
[导读] 在人类高度密集的居住区,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旅游、锻炼的综合性区域。
        摘要:在人类高度密集的居住区,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旅游、锻炼的综合性区域。城市的发展带来大量的人口,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人口的密度越大,城市空间的生存环境就会越差,因此,在城市中打造适宜的生态环境,为城市提供天然绿肺,既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人类文明的精神需要,符合居民对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将原生态环境设计的理念与城市公园相融合,是建设城市公园的重要核心思想,这既是对城市原有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的稳定和生物群落的延续起到保护作用。
        关键词: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城市公园;应用
        1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园的应用现状
        从我国目前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园的应用情况来看,其中存在一些相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原生态的保护不够重视,一些设计师甚至没有考虑到原生态景观设计的作用,没有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全面的认识,一些植被和水文等遭到破坏。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的时候,原生态环境的运用并不合理,再加上设计师对此并不重视,导致园林景观设计比较盲目,出现了大量资源的浪费问题。很多城市园林的设计,没有考虑到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特点,导致没有实现综合的管理和应用,出现了文化的设计偏差,对于城市公园的长久发展和建设,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2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的特点及相对性
        通过分析发现,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必须要合理的利用自然条件下的东西,充分的发挥出生物与自然环境的重要作用,提升对地貌和水文特点的利用,确保设计的多样性。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必须要最大限度的实现自然的和谐相处,减少对自然的改变,充分的发挥出自然的特点。自然的环境是经过千百年的演变而来,如果对其进行破坏,很有可能导致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变化。所以人为的进行环境改变具有消极的一面,但是合理的进行环境改变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要合理选择改变的方式,充分的发挥出自然改造的作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的利用原则
        在进行原生态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合理的坚持多个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不管是进行什么样的设计,最终的使用者都是人类,因此只有全面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设计的作用,提升设计的水平。另外,还需要坚持科学原则,整个设计的过程,必须要严格坚持科学的指导,提升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防止出现违背科学的设计方式。在此基础上,需要结合艺术的特点,提升设计的艺术水平。毕竟进行城市公园的设计和建设,根本目的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地点,提升艺术氛围。所以进行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的利用,需要秉承艺术的设计要求,提升艺术设计水平,更好的发挥出设计的艺术感。对于不同的城市公园,设计的时候所需要耗费的资金不同,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结合实际要求,合理的控制经济性,更好的发挥出经济的重要作用。作为设计者,必须要尽可能的将多种影响因素考虑在内,注重多种植株之间的搭配,发挥出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提升资金的应用水平。
        4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园的应用方式
        4.1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在城市综合性公园中的应用
        城市综合性公园目前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都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速度的提高,城市人口密度也在逐年攀升,因此为了丰富城市居民生活,为居民提供一个可以满足休闲、户外活动、运动等需要的综合性场所已经成为必需。

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建设,需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结合城市自身的自然资源特点和优势,在保留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大绿色植物的栽培面积,结合城市自身的气候环境选择适宜生长的绿植,进行人工设计、干预和改造,将自然生态纳入到综合性公园之中,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区域。在进行城市综合性公园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满足居民的需要,还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和保护区域内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达到人与生态的平衡发展。
        4.2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在湿地公园中的应用
        湿地公园的主体是公园区域内的水体环境,是在利用城市区域中的湿地生态环境为主体,围绕湿地环境进行对原有生态景观的改造设计,核心是保护湿地区域内环境,结合城市公园实用性和功能性进行重新构建,将水的景观主体作用发挥到最好,保留并且促进公园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活力。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尽量保持原有植物和生态景观的布局。湿地公园中主要著名的是杭州的西溪湿地,西溪湿地是一个集合了城市湿地区域、农耕湿地区域和湿地文化于一身的湿地公园,其区域内的原始生态资源非常丰富,景观自然质朴,在经过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之后,进行了分区域、分功能的整体设计,将东部多样性物种沼泽湿地区进行封闭保护,将西部原始湿地沼泽区域作为缓冲过渡区,实行按照年限封闭保护,而中部因为具有很多人文遗址,则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旅游区,实现湿地城市公园的休闲娱乐和文化传播功能。另外,西溪湿地还根据带状分布规律对园区内进行了进一步的分区设计,让绿色植物按照不同层次进行种植,形成环绕保护区的景观长廊,并且打造“运河田园风光带”“滨水湿地景观带”“都市林阴风情带”等具有生态景观特色的带状区域。湿地城市公园,应用其原有的生态系统优势,加以合理地利用和保护,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的空气和水污染问题,成为了污染物的天然屏障,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4.3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在山体公园的应用
        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城市就在山区附近,拥有一定的山体自然资源。中国古代就有山体环境的景观建设,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文化对山川的原始生态环境进行借景、造景的经验就是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的基础规范。我国很多山川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意义,包含了道家、佛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在进行现代城市的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时,需要继续保留中国文化中对山体环境的偏爱,继续遵循山林野趣、生态自然的环境特征,让人们能够深入到山林之中。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布置,需要充分发挥山体的自然特征,让植物群落错落有序兼具艺术美感的排列,综合考虑当地气候环境,避免移栽不适合种植的植物。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我们可以让山体环境更加丰富,更富有层次,一年四季展现不同的风貌,在对步行道路、栈道及景观设施的安排上,要最大程度地运用当地的材料,减少改造成本,尽量减小对山体本身的影响,合理设计游览线路,对山体环境周边进行景观的延伸,在改造的同时,对之前遭到破坏的环境资源进行修复和养护,提高城市公园中山体生态景观的健康度。
        5结语
        城市公园是市民接触大自然的最好途径,能够大大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与城市公园的结合,让人类发展与自然可以和谐的相处,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改造和维护,可以让城市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载体,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惠共生。
        参考文献
        [1]詹远红.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8(06):243-244.
        [2]蒋良艳.浅谈景观设计中的城市原生态环境保护策略[J].中外建筑,2012(02):68-69.
        [3]范小舰.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环境[J].中外建筑,2011(05):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