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当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期   作者:闫磊 张新丽
[导读] 近些年,由于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工程的进步。
        摘要:近些年,由于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工程的进步。建筑工程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质量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有效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坚固程度,加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固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其在建筑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鉴于此,文章主要对建筑加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使用年限;结构检测;加固技术
        引言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事项就是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这对建筑施工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一项建筑工程经历设计、施工以及竣工后投入使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结合实际情况多方面考虑建筑的安全性及实用性,因此,要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安全标准,并对建筑结构进行相关检测工作,更大程度上保证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安全,一旦在检测时发现存在安全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通过对建筑结构采用加固技术,使其有效的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1建筑加固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人们所重视的不仅是建筑质量,对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建筑整体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握施工细节,更改设计结构和施工偏差问题常常发生。通过对建筑的加固处理不仅可以有效延长建筑使用寿命,而且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建筑加固结构受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第一次受力为加固前,第二次受力为加固后,因此加固结构属于二次受力。加固结构通常主要是针对结构承载力存在缺陷的结构进行加固截面应力和应变。新增加部分只有在新增荷载时才会产生受力,从而促使加固结构在第二次荷载受力中处于应变滞后状态。(2)实际上加固结构属于建筑二次加工,在对建筑结构加固时应对加固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分析,尽可能防止沿用普通结构观念。
        2结构检测技术
        2.1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
        混凝土结构较为常见的检测方法是钻芯法与回弹法,钻芯法是钻取混凝土结构中的芯样进行强度检验,钻心取样的优势在于能够精准的量测测点数据,但是取样会对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此种方法在大批量试验中并不适用。回弹法与超声法虽然不会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失,但是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有所降低,因此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为了能够确保数据精确性的同时不损坏结构,专家学者提出一种结合钻芯法、回弹法以及超声法优点的检测方法拔出法。拔出法操作方法简便精准度高,减少了测量时对建筑结构的损坏。拔出法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结构检测技术的束缚,不仅简化了繁琐的前期工作,更是极大程度的避免了人为操作造成的数据精准性不足的问题。从而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这是一种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的结构检测技术。
        2.2对于砌筑结构检测
        目前,和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对比,砌筑结构检测技术发展较为缓慢,检测的技术也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当下,随着现代化建筑的要求升高,对于砌筑结构检测的需求也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这项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应用较为广泛。其中间接检测法,主要是检测砖的强度和砂浆,然后按照结果将砌筑结构的强度进行规范。砂浆检测有:射钉法、回弹法等。砖检测主要就是采取取样检测。其中现场检测主要是有:轴压法、扁千斤顶等,主要是检测墙体,但是现场取样工作存在一定难度,会导致结构遭到损伤。
        2.3钢结构检测技术
        随着钢结构的兴起,针对钢结构的检测技术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检测内容主要集中在钢材性能和质量方面。大体上能够分为钢材涂装、构件构造形式、钢材变形损伤、结构尺寸偏差、钢构件连接以及各种材料性能等方向的检测,还能够对钢结构整体进行加载试验来检验其构件性能与整体的结构性能。

钢结构较之其他两种结构有着自重轻、材质构成均匀、结构整体强度大等优点,因此在工业厂房的建设应用当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国内,对于钢结构的检测技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如涂层厚度检测、锈蚀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渗透检测等检测技术都是借鉴于其他行业。
        3结构加固技术
        3.1托换法
        该方法由多项施工技术结合起来施工相对较为复杂,施工步骤分为接柱、拆柱和换柱等。通过一系列的加固措施对建筑物改造加固、提升结构性能、修复变形结构等。这种方法不仅仅用于对老旧建筑的加固与改造,在拆除废弃建筑方面也有着广泛应用。与以往加固技术相比较,托换法施工速度快,投入人力物力较小,对建筑周围环境影响小,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但是托换法操作性较难对从业人员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
        3.2裂缝修补施工技术
        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设计年限的要求,有必要进行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原因分析。从性质和建筑面积等参数着手,选择合适的裂缝修复手段来进行建筑物结构加固。另外,裂缝修补这种加固技术还可以处理已经建好的建筑物结构,不但可以修复墙体表面的裂缝,还可以深层加固建筑物结构。就我国目前的裂缝修复技术来说,还仍然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还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应该加强对裂缝修补施工技术的研究,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3.3预应力加固法
        所谓的预应力加固施工方法通常指的是利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对建筑某些结构进行加固,钢拉杆施工方式通常包括撑杆、分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等。通过预应力加固方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被加固件应力水平,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墙体正截面和斜截面的承载效果。预应力加固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后加件的应力滞后现象,能够有效降低墙体外倾量,甚至可以使墙体裂缝闭合。预应力加固方式的应用优势主要为提升砌体柱承载能力,预应力加固方法被广泛应用在高应力和高应变状态砌体结构中。
        3.4碳纤维加固
        碳纤维加固就是通过应用碳素纤维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碳纤维加固技术有着其他加固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首先该技术的施工成本较低,因此应用该技术可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益;其次,碳纤维是一种强度非常高的材料,同时具备较强的抗腐蚀性,因此应用碳纤维加固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能让其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最后,碳纤维是一种比较轻巧的材料,工作人员使用该材料进行施工能有效提升工程施工效率。通过应用碳纤维加固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能有效解决建筑渗水问题,大幅提升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
        结语
        如何构建完善的建筑结构安全保障体系取决于检测技术是否科学合理和加固技术是否符合结构本身的情况,这两项同属于结构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结构中经常出现的特殊性问题,在结构检测与加固过程中首先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检测、加固的技术也要符合实际问题不断发展与创新,检测、加固设备同时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发展。巧妙的利用检测、加固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兵华.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改造技术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8):137–138.
        [2]刘艳国.结构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8):163.
        [3]龚南屏.浅谈现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114-115.
        [4]夏乐希,王建国.建筑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检测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5):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