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经济水平提升气道促进作用。在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下,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促进了国家的建设。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最不可缺少的技术就是建筑工程中的结构检测技术,其能合理的控制建设成本,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检验技术概况,并提出了工程结构检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对鉴定评价建筑结构检测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希望能给业界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检测;质量控制
引言
目前,建筑工程发展更趋向于结构形式丰富化,建筑造型不同和结构的多样性不断得到提升,这使得结构检测技术在应用上的难度也就提高了,所以,建筑企业要在建筑进行设计时和具体施工过程中都要更注重这方面的内容。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越发展越不断优化,就更利于更高效的了解建筑结构的实际发展状况,也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1建筑工程中结构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准也不断被优化,但是也经常会出现各种工程质量问题,不仅能够得到及时发现,而且还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处理。当前情况下,大多数建筑单位在工程构架施工过程中仍然发生了相对较大的漏洞。基于此,一定要将管理工作的力度增大,同时在建筑工程治理时采用的途径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此外,还应该将还应该将CECS准则逐步进行完善,注重建筑工程构架检查方面的相关工作,让检查技能充分发挥作用,促使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问题与构建品质得到保障。
2工程结构检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不损坏建筑结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首先,保障检测人员人身财产安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其次,在现场检测过程中,在不改变拟定检测方案原则的前提下,受不可避免因素及特殊原因阻碍时,待双方确认签字更改后,应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再次,检测方法要选择妥当,不破坏原建筑结构主体结构,安全质量问题应避免出现在检测维修过程中;然后,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建筑工程结构检测进行评价与鉴定;不可出现纰漏,应严格仔细开展工作;最后,对于周边的环境,应在检测工作中避免遭到破坏
3检验技术概况
3.1整体结构检测
现代化建筑的检测手段对于整体结构检测有下面几个方法:位移观测、沉降观测和裂缝观测等。对于建筑工程中所有的关联参数利用整体结构检测可以做到有效地分析,同时对于工程具体情况的差异可以进行整体地分析和检测。与此同时,无损检测要和健康检测的理念有所融合,才能对于先进的仪器完成测量和应用。例如,检测大型工程质量中,要利用GPS定位检验技术,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在现代化建设中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工程管理人员的关注,可以满足当下的检测技术要求。
3.2结构性能检测
3.2.1钢筋结构检测
钢筋结构检测其中包含了运输行业、重工产业和化工产业等领域的钢筋结构测试,与此同时在建设工程作业过程中尽管钢筋结构所占的比例相对混凝土结构和砌筑结构而言构架较小,但是在建筑构架中钢筋结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建筑结构。当前情况下,从力学、材料学等方面进行分析,检验钢筋连接完整情况是否良好、构架状况是否稳定、内部与外部是否存在不足等等,对相应建筑钢材的性能、参数进行了非常深入的选取与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钢筋构架产生的影响程度展开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同时此探究也是关于钢筋构架检验所需要的内容。
除此之外,钢筋检验办法还包含了其他多种测试构架受损情况的方法,例如,射线法、超声波法以及浸透法等探察构架损伤,以便更好保证钢筋结构的质量与安全。
3.2.2混凝土结构检测
混凝土是现代房建工程的主体材料之一,也作为结构检测的重点对象。在检测实践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检测混凝土原料质量。房建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中的原材料的检测通常交由专业的质量检测部门进行,因此在文中不做详细论述。第二,检测混凝土强度。强度检测是混凝土检测的关键工序,也是决定工程主体质量是否达标的主要因素。房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材料用量巨大,无法实现全面检测,因此在强度检测中,会结合房建工程的结构特点,选取多个具备代表性的检测点,并对特殊结构进行重点检查。一般检测点的选择应依照以下原则,该点给出的强度信息应能代表混凝土结构强度的普遍水平。而屋顶、地下室等结构由于荷载情况特殊,因此被作为检测重点。在检测过程中应最大限度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避免检测活动对工程主体质量造成二次影响。详细记录检测结果,并对不达标的结构进行复检。例如,某高层住宅建筑采取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层数32层,总建筑面积53100m2。在混凝土检测过程中,发现地下室西侧承重墙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经处理后进行二次检验。在与该承重墙相连的梁及上层承重墙位置加设2个检测点,以检验其周围混凝土结构是否存在强度不足问题,经确认,处理后混凝土强度达到高层住宅建筑质量标准。根据以上案例,要求在混凝土结构复检过程中,适当增加检测范围及强度,严格控制质量风险。
混凝土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可分为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动态检测技术包括脉动检测、起振器共振检测等,测量混凝土性能参数具体数值,以判断其质量是否达标。相较于动态检测,静态检测技术实践过程更加简单,依靠专业仪器完成质量检测,如红外热像检测、回弹检测等。在具体工作中,需结合待检混凝土的位置、环境条件等灵活选择。
3.2.3检测砌筑结构
与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相比,砌筑结构检测技术发展较为缓慢,没有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先进,相对而言较为落后。随着建筑工程对砌筑结构检测要求的逐渐提高,此技术也赢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现场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就是砌筑结构强度检测的两种方法,间接检测法主要是依据现行的规范,通过检测砖和砂浆的强度,来对砌筑结构的强度进行确定。砂浆检测法可表现为以下几种,如筒压法、射钉法、回弹法、冲击法、荷法等。在建筑检测过程中,常规取样检测法就是砖检测方法。而现场检测法可为扁千斤顶、拔出法、轴压法、推剪法、单剪法等,取样检测可以直接在墙体上进行,但结构会受到损伤,现场检测法取样困难,通常不使用现场检测法。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就需要强化检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更加谨慎的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行监管,是实现建筑工程达到高稳定、高安全性的必要内容,因此,建筑的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技术的使用,确保建筑工程的所有细分项目都可以有序的进行。更高效的确保建筑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才可以在达到工程目标的前提条件上,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才能得到提高,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进而促进建筑领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荣军.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237.
[2]廖晓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0).
[3]王浩宇.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9(4):155–157.
[4]佀忠方,徐杰.水利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6(6):19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