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对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建筑的安全操作具有重要影响。应与项目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施工意识越来越强烈,建筑施工管理单位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积极探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水平十分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关系到经济增长,更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建筑行业因为其特殊性,也是安全事故的高发行业。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缺失必然导致工程出现问题,导致公司利益受损,因此,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建筑企业经济利益息息相关。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切实搞好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保证工程的稳步进行,才能有效保护工程的质量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确保各项经济活动顺利进行,使建筑工程各方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
工程安全管理需要调动施工工人和施工管理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管理要从源头上进行防范,加强预防工作,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及原材料存放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尤其是对于钢筋和水泥等材料的摆放要严格按照摆放和储存要求,确保安全。对于施工设备要停放规范,对一些施工工地的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协调解决,在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巡视力度,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小组来让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强化,确保工程施工更加有序。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不仅可以确保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于工程建设进度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利剑。但是,“责任不明、奖惩不严、制度不健全”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项目管理中往往重生产轻安全,在安全保障与制度不完善,事故责任不明确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安全管理漏洞,造成出了事故只能事后补救,不能主动提前预防。
2、现场技术人员水平较低: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大件吊装、模板支护等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对安全技术的要求较高,但现场技术负责人及技术员对安全技术认识不足,且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法编制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生搬硬套的方案往往无可行性,造成施工组织无序,安全措施无法保证。
3、安全监督工作无法适应行业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安全监督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较差,无法满足建筑队伍的发展要求,甚至部分建筑单位为了节约项目工程施工的投入,会要求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身兼两职,既负责工程质量,又负责工程安全,其中,施工质量是外在因素,而施工安全需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这就导致项目工程的安全监督工作人员只能关注到施工质量,而无法注意到项目工程的施工安全,从而导致建筑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只是形式化。
三、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1、提升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切实加强其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必须先从安全管理重视程度入手,保障这一安全管理工作能得到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才能对该项工作的实际操作投入人力、财力,促使其更好地落实,而为了提升其重视程度,必须要加强相应的宣传教育,向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阐述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发生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进而促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深入人心。
2、完善并严格实施安全管理制度:目前,因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我国建筑施工作业较为复杂。由于施工管理人员不注重安全管理,使得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施工的进程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建筑行业竞争越发激烈,施工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注重安全管理,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预先考虑,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施工问题发生,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的损失。另外,企业要严格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并不断的建立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为促使施工过程更加顺利、安全,应严格批评违反制度的工作人员,严重者还应予以严厉处罚。
3、改善施工环境: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重改善现场施工环境,为施工工作的展开创设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第一,要强化对施工材料的安全检查。在施工材料采购、进场以及实际施工时,应强化各个环节的施工材料安全检查工作,把这个材料质量,防止施工安全问题发生。同时在施工材料使用后应做好对剩余材料的管理工作,防止材料浪费,消除不安全因素。第二,做好施工设备器材管理工作。在施工开始前,应对施工设备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对于陈旧、损坏的施工设备及时进行更换和处理,保障工程施工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设备器材工作,防止其出现损坏现象,避免安全问题发生。
4、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审查和控制,尤其是对施工人员选拔和管理的控制,避免出现一些滥竽充数的施工技术人员,并且还应尽可能地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对于一些素质较差的农民工人员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培训和指导,重点针对相应的安全教育采取相应的培训操作来提升其安全水平,保障其能够在施工中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除了这种安全意识的培养之外,还应该重点针对其安全操作水平进行培训,结合其自身的施工操作技术进行有目的的培训和指导,进而在较大程度上保障其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避免在施工中出现施工技术操作失误而导致的施工安全问题产生。
四、结束语
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有利于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社会的稳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增加安全投入,保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法律法规。在建筑工程中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并及时找出现存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建设安全,从而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泽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方法分析[J].居舍,2019(12):148.
[2]刘沛均.探讨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J].江西建材.2014(21).?
[3] 冯峻.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J].江西建材,2015?